看点:2018年,政策对校外培训行业监管力度史上最强。在大力减负、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大方向下,素质教育成为2018年最热门校外培训品类之一。尽管教育消费和教育理念升级,家长开始关注孩子的综合素养提升,应试仍然是绕不过的坎。热门的“素质教育”类交易产品难逃实用主义。
文 / 欧阳海蒂
I. “看得见的手”对校外培训机构的影响
政策大力监管校外培训机构
2018年,政府对教育行业监管力度加大,“有形之手”对教育市场的作用和影响显著。今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 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拉开政策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序幕。该政策引导家长理性看待校外培训的作用,并对培训机构的内容作出规定,严禁中小学生等级考试及竞赛、超纲教学。这条政策无疑意在打击应试型培训机构,避免校外补习的热度进一步升级。
而同样是今年8月由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则被称为“史上最严”校外培训机构监管政策,规定生平均面积不低于3平方米;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8:30,不得留作业;不得一次性收取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不得聘用中小学在职教师,学科知识培训的教师应具有教师资格证。该政策出发点在于:避免培训机构拥挤、保障学生安全;减少学生补习时长和额外课业负担;减轻家长经济压力;规范从业人员资质,保证教学质量。
然而在商业模式上,该政策实则限制了教室容纳量、培训机构运营时长、现金流、劳动力成本。当日凌晨,培训行业巨头的股价应声大跌,新东方下跌8.15%,好未来下跌5.18%,朴新教育下跌7.6%,精锐教育下跌6.51%。与此同时,校外培训机构整改力度加大,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共摸排校外培训机构40余万所,存在问题机构超过65%,完成整改率38.4%。杭州校外培训机构数量两个月减半;南京突击检查新东方、乐灵教育;深圳突击150家校外培训机构;北京超五成教培机构完成整改。
政策监管背后的逻辑:高考指挥棒短期内改变困难,但“剧场效应”可以减少
综上所述,2018年政府政策对校外培训行业监管的大方向为: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减少中小学生学业负担。我们都看得到、体会得到中国家长的普遍焦虑。其实,升学评价体系才是家长心态、行为真正的指挥棒。近几年热议的新高考改革只是将传统的文理分科改为学生依照兴趣选择高考科目,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考试成绩的地位。而且新高考改革谈不上成功,因阻力较大,原本2018年秋季计划实施的18个省市中,仅有八个省市启动新政策。而清北交复等名校“三位一体”的“综合评价录取”虽然多维度衡量学生的高考成绩、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但在大面积推广时,却不可避免地难以确保过程评价的诚信度。因此,鉴于中国人口基数大、多样化测评难以确保公平性等复杂因素,“以分数论英雄”的升学评价将难以在短期内改变。也就是说,家长与学生在教育结果上,仍不得不把成绩放在首要地位。
但是,尽管考试仍然要继续,但是教育的过程可以尽可能地降低负担焦虑,减少“剧场效应”—这也是政策大力监管校外培训机构背后的逻辑。此处的“剧场效应”指的是,在剧场中,一个人因为怕看不清而站起来看戏,继而导致他周围、乃至全场的人都一起站起来看戏。政策监管正是要避免教育成为这样的一个剧场—一群人因为怕成绩不够好而上补习班,继而导致所有人都一起蜂拥上补习班。
政策鼓励、资本助力下的素质教育“黄金元年”
教育政策监管在大力减少应试、超纲教育的同时,重点鼓励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综合素养。《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提出,“鼓励发展以培养中小学生兴趣爱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培训”。在2018年8月发布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中明确指出:“设立实施语言能力、艺术、体育、科技、研学等有助于素质提升、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民办培训教育机构……可以直接申请法人登记。”
在“看得见的手”的大方向下,2018年被称为素质教育的“黄金元年”。根据《2018教育行业蓝皮书》,截止今年10月,尽管在资本寒冬中,素质教育融资仍超过110起。其中,在线素质教育尤其受资本青睐。少儿编程和在线少儿英语持续为热门赛道。而公开资料显示,考拉阅读、火花思维、VIP陪练(音乐)、美术宝等在线素质教育企业,今年的融资额均在亿元以上。
II. “看不见的手”—市场对校外培训内容的影响
家长端:校外教育消费高,发展孩子兴趣爱好,但学业成绩最重要
在教育市场的消费者端,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支出日益加大。根据新浪的《中国家庭教育消费白皮书》,超过51%的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消费比其他消费更重要,而教育支出平均占家庭年支出的20%以上。在教育消费结构上,43.06%的受访家庭表示,辅导班在教育消费中的占比最大。
在进行校外教育消费时,家长更侧重培养孩子的什么方面?随着教育理念提升和80后、90后家长增多,越来越多的家长注重发展孩子的综合素养。根据家长帮的《中国家庭素质教育消费报告》,近七成家长会因为孩子喜欢而报名素质教育机构。然而,这主要体现于小学中低年段之前。在现实的升学压力面前,家长对成绩的追求并未发生较大程度的改变。
北师大发布的《2018年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在四年级学生和八年级(初中二年级)学生中,七成孩子感受到家长希望自己的成绩进入班里前十名及更好;有八成孩子认为,家长最关注的是自己的学习情况;只有10%左右的孩子认为,家长最关注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除了孩子的视角之外,在接受调查的四年级、八年级班主任中,有九成认为家长最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与FT中文网发布的《2018年家庭子女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报告》也显示,一旦进入小学阶段,学习成绩便成为家长最关注的成长领域,与道德品质的重要性不相上下。而随着孩子升学进入初高中,家长对成绩的关注度逐步提升。在高中阶段的子女教育,家长把一半的关注度放在孩子的学业表现上,远超过个人才艺、身体素质、社交情商等其他方面。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首要需求仍然为学习成绩,以及其他相关的实用型目标。因此,校外教育培训产品如果不能满足这项需求,便恐怕难以令大众消费者买单。
III. 2018教育热门品类:素养与应试相结合的“混合型“
政策“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的手”共同作用,塑造着2018年热门教育产品的形态。一方面,政策大力打击、减少应试教育,鼓励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另一方面,家长虽然开始关心孩子综合素养,却同时更看重考试成绩。2018年热门教育产品呈现出素养与应试相结合的“混合型”形态。
传统应试学科的“素质类”产品崛起
“数学思维”于2018年5月开始增长,是一种内容为数学学科,但是侧重创造力、逻辑思维的新型 “素质类”教育产品。传统数学培训的内容与学校教材同步,侧重提升解题技巧,以升学考试为目标。而 “数学思维”训练产品,通过数学知识,侧重提升类比、归纳、变量、模型等数学思维,以提升空间想象、逻辑推理等数学能力为目标,授课形式也多采用游戏和故事。可以说,“数学思维”无论在教学形式、内容、目标上都有创新之处,是对传统应试型数学培训的突破。今年六月,“数学思维训练”类企业成长保和火花思维分别宣布获得1.5亿元B轮融资。资本的青睐侧面反映了对其市场的看好,以及新兴思维类产品对家长教育需求升级的满足。
然而,思维训练类产品的弊端在于,“能力提升”这一目标难以在短期内体现出实际价值。因此,此类产品仍宣传“提升成绩”这一直接应试结果,其地位与培养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思维能力等并列。而在给家长的文案中,也不时出现标题类似于“孩子做加法快人一步,只需要这三个方法”的文章,迎合家长唯恐孩子落于人后的心态。于是我们看到,打着“素质教育”旗号的思维训练类产品仍然无法以提升学科素养本身为目的,而不得不与应试结果挂钩。
语文素质类产品“大语文”也在2018年大热。什么是“大语文”?传统语文学科侧重组词造句、划分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等语言学习,以提升应试成绩为主要目标。而(理想中的)大语文不仅提升思考、表达等语文能力,而且将人文学科融会贯通、融入生活场景、结合社会议题,旨在完善人格、培养道德情操、审美能力、眼界格局,堪称“全人教育”。
教育消费升级,家长对孩子的语文学习诉求也逐渐升级为提升人文素养—这固然可以成为“大语文”兴起的原因之一,却并非主导因素。“素质类”语文产品大热的主导原因是,在中高考改革的进程中,语文的地位日趋重要。历来,校外培训学科的首要需求分别为难度较高的英语和数学,而语文作为日常使用的语言,则显得相对壁垒较低。近几年,在弘扬传统民族精神的时代大背景下,语文在升学考试中的重要性增加;而且,相关政策也将语文的定位上升为培养人文素养,“大语文”才应运而生。
市场上的大语文主要以什么形态呈现呢?例如,立思辰大语文的教育理念为“做有意思的语文课,让孩子爱上语文”,不仅注重阅读理解与写作等应试能力,而且为学生建立东西方文学史体系。在学习李白的唐诗时,围绕他的生平故事展开,带领学生“穿越”到李白所处历史背景,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地领会作品背后的故事与作者的心境。而新东方泡泡则在人文领域内跨学科,使学生通过小说、历史、国学、简单哲学等学习“大语文”。
早在2013年,北京市教委就在《2014-2016年中考中招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中面向社会征求意见,考虑是否从2016年起,将语文卷总分从120分增加至150分,而将英语卷总分从120分减至100分,突出语文作为母语学科的基础性重要地位。在第十六届全国基础教育学习论坛上,原国家副总督学、教育部基教司原司长王文湛表示,今后高考中,英文要考两次,数学难度降低,因此高考的区分度主要在语文。“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也曾公开透露语文高考改革方向:阅读量将可能从7000字增加到1万字,阅读面将会广泛涉及哲学、历史、科技等内容;增加思辨性、复杂性、扩展性,让语文学科成为拉分项。
那么,大语文真的培养人文素养吗?首先,该领域的机构鱼龙混杂,面对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原本的阅读班、写作班、国学班、甚至语文托管班都抢先来分“大语文”的一杯羹。其次,哪怕在相对优质的培训机构,课程高度模块化、工具化,甚至可以被简化地理解为讲名人故事、阅读文学历史、写创新作文,这与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独立思考等语文核心素养仍存在较大差距。而“素质类语文”产品的尴尬之处还在于,如果在培养人文素养的同时不能提高考试成绩,这样的产品难以让奔着中高考改革而来的家长买单。
理想中的人文素养,或许是在乘高铁路过江南水稻田边时,看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或许是在遇到困境时,自我鼓励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又或许是在金秋十月菊黄蟹肥时,像大观园里的人儿那样品蟹赏菊喝黄酒,微醺中写诗记录味觉之鲜美,视觉之动容。文学照进生活的诗情画意,无论市场接受度还是产品成熟度,现在的“大语文”都还达不到。
在线素质教育与考级考试挂钩
2018年,在线音乐陪练成为素质教育领域的新型热门赛道。其中,VIP陪练的C轮融资金额达1.5亿美元,创素质教育行业最高融资记录。目前该赛道还有熊猫陪练、快陪练等品牌在抢占市场,提供的陪练课程多为25分钟或50分钟,该市场用户规模预计可达数千万名。在线音乐陪练对接琴童和乐器陪练教师,通过直播视频、数据分析等技术,使琴童在无父母陪伴的情况下也能高效练琴;乐器类型主推钢琴,也包括小提琴、手风琴等。练琴时将iPad放在琴谱架上,使屏幕另一端的陪练教师看到琴童的手型;陪练教师不仅可以实时为琴童纠正指法,还可以在屏幕的琴谱上圈出错音,使琴童收到及时的练习反馈。陪练教师还会将练琴数据记录分析,提升琴童回课时教学的针对性。
然而,在线音乐陪练虽然创新地通过科技手段提升了练琴效率,但并未改变以考级为目标的实用主义音乐教育。传统的乐器学习流程为:音乐老师面授一小时—琴童在家每日练习—一周后向音乐老师回课;而在线音乐陪练只是提升了“琴童在家每日练习”这一环节的效率。由此可以想见,为孩子选择在线音乐陪练的家长中,多数人的音乐教育目标仍然是传统的乐器考级。而在线陪练机构正是迎合这一市场需求。例如,熊猫陪练最初以钢琴考级切入陪练市场,而柚子练琴也通过“考级辅导通过率99.98%”来体现产品效果。因此,虽然做着“素质教育”的内容,在线音乐陪练却将乐器学习的重点放在助力考级,而非培养乐感、感受力等音乐素养。
相对而言,在线少儿美术品牌“美术宝1对1”具备提升艺术素养的教育理念,在产品包装中体现了中国美术核心素养与21世纪能力,借鉴了英美艺术体系,在学习绘画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注重学生情感的熏陶。尽管如此,美术宝最初能打开市场局面,其实是因为它专攻美术高考的相关资讯,其内容包括艺术类高考招生信息、考试题库、分数查询等。为艺考服务的衍生业务有美术培训机构信息、画室报名平台等。1对1在线少儿美术课程是美术宝2018年推出的子产品,布局艺考生的上游年龄段,将美术宝的用户从中学生延伸至4-12岁。也就是说,“美术宝1对1”的部分用户是被其母公司在美术高考上的品牌优势所吸引。而且,从2020年起,美术将纳入部分省市的中考范畴,虽然不与升学硬挂钩,但会作为招生录取的参考依据;这更加大了美术学习的热度。
所以说,家长的确关心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欢迎以音乐美术为代表的校外培训。然而,哪怕是在新兴的在线素质教育赛道,热门产品仍需与考级、考试等实用目标挂钩,方能满足大众市场需求。
总结
从2018年校外培训市场的热门产品看出,政策监管和消费者(家长)心理共同影响着教育产品形态。尽管在政策导向下,素质教育类产品热度升级;然而,无论是传统学科内崛起的“素质类”产品,还是新兴的在线素质教育类产品,都需要与提分、考级等实用结果挂钩,才可能满足大众市场需求,成为热门品类。未来,也许素质教育产品形态会更“素质”,逐步脱离实用主义,以综合素养提升和内在享受为主要导向。但届时,重资源投入的素质教育是否进一步加重了教育不公平,将会成为另一个社会议题。
内容来源:FT中文网,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