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把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特征称为能力,把各种能力完备的、独特的、质的方面的有机结合称作才能。把创造性地、杰出地完成相应活动的能力结合称作天才,天才是能力、才能的高度发展和优化。
人们进行音乐活动,无论是作曲还是演奏,都需要有一定的音乐才能,要有敏锐的听觉、丰富的想象和良好的表现能力。
音乐才能
才能是人获得某种知识与技能的能力,是人完成某项任务所必需的能力的结合。才能实际上是潜在的能力,与知识技能有密切联系,但并不等于知识或技能,人除了具有普遍存在的一般才能之外,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才能,音乐才能就是一种特殊才能。
同样,音乐才能并不等于音乐知识或技能,音乐才能是人进行音乐活动的潜能。掌握了音乐知识或技能有利于音乐才能的发展,音乐才能的发展有助于音乐知识或技能的进一步提高。缺乏音乐才能的人,尽管学了不少作曲知识或演奏技能,但是他的音乐只不过是音响的机械组合,不能感动听众,不为人们所欣赏。而音乐才能水平较高的人,能够自如地运用作曲知识或演奏技能,以丰富变幻的音响,表现出音乐的意义,给人以美的陶冶和精神上的享受。
可以认为,音乐才能与音乐成就之间的关系,大体上等于智力才能与学术成就之间的关系。的音乐才能是进行音乐活动的能力,是作曲或演奏的基础,因此,音乐才能的重要性越来越为人们所注意。
人们发现,音乐人才的发掘和培养都离不开音乐才能这个基础。因为音乐人才的成长或发展直接与音乐才能有关。近年来,人们对于音乐才能研究的兴趣似乎已超过对于音乐成就研究的兴趣。
有史以来,关于音乐的记载和资料极其丰富。我国远在周秦时代已把音乐用于典礼和道德教育,并且很早就有关于音阶知识的记载。
在西方,古代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对于音乐与生活和宗教的关系做过许多论述。但是,古人关于音乐才能方面探讨的记载几乎没有。十六世纪阿格里帕将音乐与人的心理特征加以联系,将歌唱嗓音与宇宙要素相联系:低音(男低音)一—土,基本音(男高音)水,高音(女低音)—空气,最高音(童声或女高音)—火同时,又把这些要素分别与人的四种气质相联系。
十六世纪以后音乐人才辈出,尤其是当神童莫扎特出现之后,人们逐渐对音乐才能感到兴趣,并进行了一些探索人们对于音乐才能进行系统的研究只不过是近百年的事。十九世纪后半期起,科学事业蓬勃发展,声学、生理学、心理学、遗传学有了巨大进展,在此基础上,人们才有可能对音乐进行深入的研究。
古人把声响视为怪物,那是因为当时不懂得声学和听觉的奥秘。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普及,人们对于声响不再奇怪,而视声响原理为常识了。同时,在今天,一些人并不理解音乐才能这个概念,认为音乐才能不外勤学苦练,一提起才能就想到的是汗水,这种看法实际是片面的。
当然,如今对于音乐才能的系统研究还仅仅是开始,对它的认识还远未完善,但它确有独特的规律,随着基础科学的发展,对于音乐才能的探索必将获得更深的了解。
音乐才能的形成
音乐才能是如何形成的,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人的音乐才能是先天禀赋,简单地认为,如果双亲都是天才音乐家,那么他们的子女也近乎天才;如果父母一方是天才,他们的子女也有可能是天才;如果双亲都不是天才,他们的子女也就不大会是天才。
显然,这种观点难以解释这一现象:有些大音乐家子女并非音乐天才;有些大音乐家的父母也不是天才音乐家。还有的人认为音乐才能完全由环境决定,只要环境条件适宜,并且勤奋努力,任何人都能成为音乐天才。
这种观点在遗传学尚处萌芽阶段,遗传的物质基础尚未证实之前,颇为盛行,似乎很有说服力。
至今,缺乏遗传学知识的人仍持有这种看法:无论什么人只要经过训练,只要努力,都能成为音乐天才。但实际情况又并非如此,勤奋的人中,并非个个都属天才。一,木音的如今,把音乐才能的形成简单地归于遗传因素或是环境因素单独作用的结果,这类观点已不能为人们接受。
大量的事实表明,一个人不经培养训练是成不了天才的,而,而一个天资较差的人,任凭培养训练,也难成为天才。
目前比较普遍的看法是,遗传因素是音乐才能形成的基础,环境因素起主导作用。至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作用各占多少比重,仍是心理学家探讨的问题。
总之,音乐才能的形成离不开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作用,同时也离不开个人的实践活动以及主观努力。
遗传因素
所谓才能的遗传,是素质的遗传,是才能的物质基础的遗传,并非才能本身的遗传。所谓遗传素质,是指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它包括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和神经系统、大脑的结构和机能等特点。音乐才能是否存在着遗传因素,它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心理学家通过遗传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来证实音乐才能的遗传因素。尸体解剖这是遗传学家研究常用的方法。据解剖研究报告,人群中大脑左侧颞叶增大被认为是判断音乐能力物质基础的一种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两侧颞叶的差异在出生时就已存在,此种情况说明音乐才能与遗传不无关系。
调查家系情况这是分析和发现遗传因素和规律的另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高尔敦的材料上写道:巴赫的家庭中出现音乐天才最早是在1550年,经过五代之后在伟大作曲家巴赫身上表现最为突出,其中有二十名是著名的。
莫扎特家族中也有五名著名音乐家。高尔敦认为,巴赫家族音乐才能的遗传是从父亲传下来的。
音乐心理学家斯坦顿在“音乐才能的遗传”一文中,介绍了六个家庭的调查情况,在这些家庭中,共有八十五名成员,每个家庭中至少有一个专业的音乐家。据音乐心理学家谢菲尔德的报道,他研究了两组音乐天才的家系。
一组是三十六名著名演奏家,一组是三十六名著名歌唱家。
结果发现著名演奏家组中,有十七个母亲、二十九个父亲、三分之一左右的兄弟姐妹属于音乐天才;歌唱家组中,有三十四个母亲、十三个父亲,一半以上的兄弟姐妹属于音乐天才。从而认为如此众多的音乐天才与遗传因素有着密切关系。
对孪生子的情况加以研究,是遗传学另一个重要研究方法。并且它的研究结果具有很大价值。
孪生子分为两类,一类是单卵孪生子,另一类是双卵孪生子。单卵孪生子来自一个受精卵,所以他们在遗传上是一致的。
双卵孪生子来自两个受精卵,因此他们在遗传上不甚一致,其关系犹如同胞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一样。当然,单卵孪生子的性别总是一样的,双卵孪生子的性别可以一样,也可以不一样。
由于单卵孪生子在遗传上的一致,心理学家对于他们极感兴趣,因为从他们身上某些特征的相似和差异,可以了解遗传因素对这些特征的作用程度。
据舒特对孪生子在音乐才能方面的研究发现,单卵孪生子之间的音乐水平比较接近,相关系数为0.84,而同性别的双卵孪生子之间的音乐才能水平要疏远一些,相关系数为0.72。
这些相关数字证明,由于单卵孪生子遗传上的一致,因而他们的音乐水平也较为一致;双卵生子遗传上不甚一致,因而他们的音乐才能水平也很不一致。据此,可以明确地说,遗传因素在音乐才能的形成发展上起着重要作用。
综合遗传学三个方面研究的成果,可以有把握地说,遗传是音乐才能形成发展的自然前提,人的音乐才能是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环境因素
人的心理活动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人脑只有在客观现实的作用下才能产生心理活动。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两者是心理活动的源泉。
人的才能与心理活动有关,因此环境在才能形成发展中是不可少的条件,也就是的,说,人的才能是在环境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发展环境,从广义上说,除了人所接触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之外,对于胎儿来说,尚包括母体这一环境。
孕妇在妊娠早期如患有某些病毒性疾病或服用某些药物,就有可能引起胎儿畸形,甚至影响胎儿的智能。同样,孕妇长期营养不良,胎儿的营养也不足,于是胎儿的脑细胞数目会低于正常,也将影响生后的智能。
孕妇经常听音乐是否有助于后代成为音乐天才?这方面虽然无肯定性的资料可以参考,但法国卫生与医学科学研究所对胎儿听觉功能的研究发现,早在26孕周的胎儿就能听到外界的声音。
当母亲向胎儿讲话或播放音乐时,超声显示胎儿有所反应,常表现为下肢的伸展与屈曲。声音停止,下肢动作也停止。出生后三天,让新生儿吸吮橡皮奶头,吸吮的动作以曲线形象示波及记录。
当新生儿听到子宫内听到过的音乐或听到他母亲声音或听到他喜欢的音乐时,会出现吸吮奶头的动作,说明婴儿能回忆在子宫内听到过的音乐,能辨别他母亲的声音,而且能选择所喜欢听的音乐。也就是说,孕妇听音乐对胎儿听觉及婴儿对音乐的反应确实是有影响的。后天条件,如营养、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等对于人的才能形成发展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婴儿出生后营养不良同样会影响大脑的发育,影响智能的发展。
一个人如果生下来就与世隔离,脱离社会,处于缺乏刺激的环境里,智能就会很低。例如印度的狼孩,自幼离开人类社会,后来被人发现其心理发展水平是极低的。相反,如果处于良好的家庭和教育环境下,就会有益于音乐才能的形成和发展。
了解了环境对于才能的形成发展的作用,人们就可以设法提供有利的条件,以使儿童的音乐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音乐才能的形成发展与早期教育的关系更为密切。先天素质一般的儿童,经过早期教育,音乐才能可能发展到较高水平。先天素质较高的儿童,经过早期教育,音乐才能可能达到更高水平。
↑↑↑长按上方图片进入“中音联博览会”微信小程序
百集影视纪录片[中华才艺术少年]又名“才艺号船长日记”少年儿童准演员才艺测试活动于10.1黄金周在中音联国际邮轮嘉年华影视基地暨北京电影学院培训中心举行,即日起开始接受机构推荐报名(七天六晚海上国际行程,12岁以下免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