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首页 > 科技与创新 > 政策研究室

第三届器乐教学研讨会开幕

2021-04-22
  4月19日,第三届器乐教学研讨会开幕在嫘祖故里盐亭开幕。器乐教学研讨会每三年开展一次,全国各地器乐界名家和音乐教师近100人参加活动。来自全国艺术界、教育界及音乐行业的专家、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器乐教学如何适应新时代特点。

  器乐进入课堂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有利于学生的特长培养,更好的面对自主招生。在很多的学校已经把口琴、吉他、电子琴、钢琴、竖笛、口风琴,甚至是古筝,琵琶等等的乐器,一点一点的搬进了农村音乐课堂,建有完善的音乐功能室,甚至还成立了学具乐队、班级乐队、或是民族管弦乐队、铜管乐队等等,并结合“五四”专场、“元旦”专场等文艺汇演多方面实践活动,大大加强美育教育的力度,对学生进行着素质教育。同时凭借着新课程标准教学改革的实施到位与实验教学,促使器乐进入农村音乐课堂教学得以飞跃性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青年音乐教育家刘天心,中国旋律学学会会员、青年音乐教育家、钢琴教育家刘晓晖,中国小金钟奖评委、国家一级演奏家王清泉,中国音乐着作协会会员王天灵,中国旋律学学会会员刘晓晖,河北垣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东豪,中国教育学会理事兼会员单位刘晓晖,中国传媒行业最具影响力人物、中国传媒行业十大杰出优秀企业家孟焕章,钢琴学会理事王栋,全国优秀教育园丁刘晓晖等嘉宾参加大会,并进行专题发言。

  本次论坛为器乐教学从业者提供了交流平台,加强了学术交流合作,针对课堂乐器的理论方法、应用技术、教学推广与普及问题深入研讨,分享了大中专、中小学、社会教育课堂乐器的经验、着作等。

  在课程标准中提到,课程性质分为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审美是我们国家两千多年来一直坚持的教育思想,我们国家的教育始终坚持以美育人,以情感人的教育思想。音乐审美也是我国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性质——以美为核心,既符合国家教育方针中“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音乐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我们国家对音乐在两千多年来文化方面的共同认识。我们国家的以美为核心与西方是不同的,它贯穿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很重要的意识形态性,有很高的教育人,培养人的标准。以美为核心,与价值观是一样的有着具体的指向内容。它包括了体验、交流、感悟、沟通以及对于不同文化的感知与认同,还有对音乐作品的整体把握,感受音乐的整体的表现力,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等相结合,在美中得到音乐技能的提升。

  音乐新理念积极倡导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因此在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不再是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单纯歌唱课教学,而是引导学生自己从看谱听范唱、感受音乐情绪、了解音乐基本特点,或分析旋律结构等入手,进行享受与感悟音乐为主导,结合实践表演玩耍的学习过程。例如:老师用乐器范奏旋律,表演音乐,学生进行听赏、观赏和感悟,再作出音乐评价或讨论,在这过程中,学生或以听为主,或以想为主,感受音乐是在歌颂或赞扬,还是在述说或描写,是在欢庆或祝贺,还是愤怒或仇恨的体现等等,享受音乐的性情陶冶。最后才跟随老师的引导或器乐伴奏演唱歌曲,或用乐器模仿演奏歌曲。经过演唱或演奏练习,甚至进行二度创作和表演,把歌曲所要表现的内容含义、中心思想等等真正领会,演唱起来深情到位,把自己扮演成音乐中的主人翁尽情地歌唱,培养了学生无限的审美情感,发挥了音乐“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的功能,体现了以审美为核心教育理念。

  解放军军乐团萨克斯管演奏家、教育家王清泉介绍说: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师生的互动交往,是教学过程的本质。在新课改下的音乐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进行音乐实践表演活动?已成为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的重要课题。

  王清泉老师2003-2008年,曾在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中国音乐学院、海军军乐团、武警军乐团等高校任教,并培养了众多优秀的萨克斯管音乐人才。2012年初,在烟台大剧院成功举办了《萨克斯管专场音乐会》,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2013年初,在团机关的统一组织下,赴三沙市水警区辅导战士业余辅导乐队,圆满完成授课任务,荣获部队颁发的“天涯哨兵”荣誉证书。

  在实验教学实施要求上,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着眼,提出了“参与”、“探究”、“合作”、“交流”等一系列关键词。其中,“参与”是这一切的前提和基础,并且,这种“参与”是主动的,而不是被迫的、随众的,人云亦云的,是学生的一种行为习惯,是学生心中的目标,是学生意识里的一种向往。我主张“先学后教”,一是老师先学再教学生,二是学生先学,不懂的再要求老师教,二者结合,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而且是提前参与,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王清泉老师分享了多年经验,如1无论是否正在使用,手指总要始终置于键子的上方;触键要果断,但不要拍击。轻轻地果断触键已足矣。如果键子需要用力才能按下的话,这说明垫子贴置得不好;通过慢练来掌握演奏技术。千万不要为了追求速度而影响音与音之间干净的连接和节奏的准确性。为了更系统分享萨克斯管教学,王清泉老师1990年底调入解放军军乐团教研室,任专职萨克斯管教官,对高音、中音、次中音萨克斯管都能自如地演奏并教学。在教学方面,认真备课,坚持示范教学,从教30年来,为军乐团培养了十届学员。1991年录制了管乐教学录像带《军乐博士》中萨克斯管教学部分,对社会普及管乐教育及萨克斯管教学起到了良好的作用。2002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萨克斯管演奏教程》。

  青年音乐教育家、钢琴教育家刘晓晖分享了钢琴教育心得,他说首先,培养学生学琴的兴趣。启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唤起他们的音乐感受力,进而点燃他们的音乐表现欲,激活他们的音乐创造力。其次,尊重差异,目标适度。善用激励,着眼发展。

  弹琴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任何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练习的结果能获得老师的肯定和表扬,而这是学生最好的学习动力。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丰富教学课堂。刘晓晖2000年发表论文《旋律性格极其表现》,作为中国唯一的一个本科生,与中国的各大音乐学院院长、音乐研究所所长、博导等34位音乐学家,如瞿晓松、乔建中、荣鸿曾、周青青,金经言、钱仁平等专家,一起被邀请参加香港大学举办的中国旋律学学会第二届国际研讨会宣讲论文,并成为中国旋律学会会员。2011年论文《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教育的重要价值分析》获山东省教育厅 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二等奖;2013年论着《艺术欣赏-音乐欣赏篇》获山东省文化厅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同时还发表了其它论着论文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教育的重要价值分析》、《交响音乐鉴赏》等,推进音乐教学的发展。

  据刘晓晖自己介绍,他有2020年在北京开放大学山东金谛教学中心担任招生负责人的是2020年戴玉强“戴你艺考”“戴你唱歌”项目青岛办事处负责人过程 中,接触了大量艺考孩子和家长,他们对钢琴学习的渴望很强烈,但是缺少系统化的平民教学机构,很多家庭承担不了高昂的费用。所以钢琴教育最好是借助水学校这个国家平台,才能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学习钢琴。

  课堂教学上,以前的音乐课,是由原来歌唱填词歌曲发展而来,现在新课程标准的音乐课,教学内容以歌唱内容和欣赏内容为主,内容标准是感受和鉴赏、表现和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等等。加入器乐后,既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又使学生在这些乐器的加入而轻松的掌握和理解所学知识,既使学生学习好歌唱和欣赏的教学内容,又加强了学生对音准的听力以及视谱即唱的能力,同时还提高了乐器演奏的技能技巧。虽然不是器乐教学课,但它在课堂上已经起到了重要的辅助性作用,达到了参与学习的教学目的。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要以创新和实践为重点,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建立新的教学方式,处理好传授与培养的关系,要培养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产生质疑、参与调查、积极探究,给学生更多空间,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要改革学习方式,促使学习成为是老师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富有个性的探索和思考的过程。

  器乐进入农村音乐课堂,促使学生又多了一份好奇心、多了一些新鲜感,多了一条学习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重要途径,营造多样式教学环境。学习乐器表演一句半句主旋律,参与实践表现音乐活动,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热情、肯定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认识并探索,探索到课里课外的拓展。如在与学生集体备课、讨论、讲解以及实践表演的练习过程中,去发现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值得进一步探究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性学习,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不难发现,这些拓展的教学步骤并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一体的。因此,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我们绝不能机械地去照搬、模仿,而应根据实际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特点灵活地去运用、尝试,既立足课本,又跳出课堂。

  如在常规的欣赏课教学中,首先叫学生预习(自己能够学会的基础知识不用老师讲授),或到网上寻找相关知识阅读,或找到相同与不同版本的多个音乐听熟,甚至要求某个别或部分学生动手做好学生课件,在课前向全班同学播放并讲解自己了解到的相关知识。其次,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网上资源,结合乐器,把原本是欣赏教学的内容,形成科学结合鉴赏、表演、游戏、创作等等的综合课。另外是老师的示范,如果老师用乐器表演给学生听,而且有些老师能用多种乐器演奏,学生听后直鼓掌,对老师佩服得五体投地,学习热情与兴趣随之激发,师生马上共同进行分析旋律,了解作者、创作背景等活动,学生恨不得把整个音乐的全部有关内容都搬到眼前,放进脑海,再用自己的乐器把音乐像老师一样演奏一翻。课堂最后或许还真能利用乐器进行伴奏或合奏练习,或进行同学之间的比赛活动。这样课堂上就会出现“小音乐会”的形式,台下“观众”还积极点评与讨论,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这无疑是一节成功的、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

  器乐进课堂教学,还可以体现出它特有的教学形式或功能,教学方法与过程等等。希望在不断创新和改革的教学道路上,全体音乐教师共同努力、积极探讨、认真钻研,摸索出更多更好的适应于新形势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中国音乐着作协会会员王天灵介绍说:在器乐教学中应特别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教师必须注重趣味性,在各种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贯穿审美教育,进而达到思想品德的熏陶、心灵的净化、性情的陶冶。如果在器乐教学中忽视这些,一 味追求技能技巧的操作、训练,甚至以学生演奏器乐的水平高低来评价音乐课堂教学的标准,必然不能达到教学目的。

  2、让学生学习正确的演奏姿势和方法,培养从小规范地演奏和爱护乐器的良好习惯,培养初步的齐奏、伴奏及合奏能力,注意增强其器乐演奏的表现力。可以从中小学音乐教材中进行选择、改编,也可选择适应不同年级、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简单易学的器乐教材。

  3、依据学生心理特征,培养学习器乐的兴趣和习惯。 兴趣是少年儿童学习音乐、认识事物的倾向和需求的原动力。

  少年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一般是从“有趣”至“乐趣”最后为“志趣”三个层次。“有趣”是少年儿童对学习音乐直接产生兴趣的“幼芽”,表现在一旦学生看到某种乐器独特外形和奇妙音响时就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想过过瘾,这种好奇心理是有限度的,不稳定又容易自我转移或消失。“乐趣”是少年儿童学习音乐兴趣发展、形成的中层次,他们在“乐趣”的心理因素的影响下,开始对事物的本质内容产生求知欲望。刘晓晖2004年1月任青岛海韵音乐专修学校钢琴教研室主任,2006年7月任中国音乐家协会钢琴考级评委,2006年9月青岛市世正杯青少年器乐大赛钢琴评委,在这系列比赛中,他发现成功的孩子,主要是本身对乐器有兴趣的,而因为家长安排学习的,基本没多少有好成绩。根据中小学器乐教学的性质,“有趣”和“乐趣”是器乐教学中所必然出现的心理现象,“乐趣”的心理培养并非是借助一招一式就可以形成的,教师要掌握学生这一心理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心理对策。在“器乐进课堂”的第一天起,就应该努力使学生对所学乐器有“乐趣”,并引导学生将这项“有趣”的学习内容视作自己学习生活中的大乐事来做。在教学中多动脑筋创设一些符合少年儿童心理特征的“有趣”教学形式、内容,将其贯穿在“器乐教学”的全过程中、使学生学习的兴趣成为学习的动力。


 ↑↑↑长按上方图片进入“中音联博览会”微信小程序
 
       关键词: 中国音乐教育   中国音乐教育网   CSMES  音乐教育    中小学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投资  音乐投资   中音联投资    才艺擂台赛  音乐培训   钢琴    中音联新文旅一带一路艺术小镇  C.CMU艺术小镇   中音联邮箱csmes@126.com
 

 
 ↑↑↑点击图片带你进入《才艺号船长日记》拍摄地
 
 

0

  • 上一篇:中国音乐学院全球音乐教育联盟学生联合培养项目喜报
  • 下一篇:庹谱未来——唤醒艺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