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一些大学生将辅导班创业视作“朝阳产业”,而舆论却一边倒地批驳起辅导班带给孩子的身心伤害。“办辅导班,还有前途吗?”类似问题让不少大学生感到困惑。
近几年,各级政府部门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相关部门明确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可以享受税收减免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对于一部分大学生尤其是师范生来说,创办辅导班可能是其最便捷也最得心应手的创业方式。这也是把知识转变为价值的一种方式,既锻炼了自己的能力,还可以帮父母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那么,为什么大学生创业在其他行业没有异议,而在教育行业却成为困惑呢?与其他“在商言商”的行业不同,公益性是教育行业的基本属性。对于教育类企业来说,如果一味地强调经济效益,必然会将“百年树人”的教育大计变成一门冰冷的生意,这既不利于人才的全方面培养,也不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当创办辅导班只为“向钱看”的时候,难免会引发社会和家长的质疑。
其实,教育之所以能成为产业,一是在教学,一是在商业运营。没有良好的商业运营,教学可能会沦为孤芳自赏的草台班子;没有真功夫的教学水平,商业运营也只能是一锤子买卖的“牛皮藓”广告。从这个角度说,创办辅导班和“向钱看”不仅不矛盾,二者还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大学生创办辅导班不仅要锤炼自己的教学水平,还需要懂得一定的运营之道。
弗里德曼就曾指出,“所有的学校生产的教育服务都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私立教育也服务于公共利益,承担社会责任,从这个角度来讲,所有学校其实都是公立学校”。
大学生创办辅导班,确实不能等同于一般的大学生创业,它除了对创办者的教学和运营提出要求之外,更重要的是,它需要大学生不忘记“教育是社会公平的基石”,不忘记教育不只在传授知识,更在传递精神和价值,要常常想到“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对于怀抱教育理想的创业者来说,则更应该以一己之力改变严重功利化的教育培训现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