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首页 > 教学与研究 > 中小学

音乐师范生主课应该教什么?

2023-02-01
  4月2日,应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邀请,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徐元勇以线上课程的形式举办建立艺术硕士音乐教育方向主课课程机制的讲座。近400名师生一起热烈探讨,大家共同探讨音乐教育专业方向的学生应该学什么、怎么学。
  不应效仿主课为“技能专业”模式
  讲座期间,一些老师向徐元勇提问,钢琴、声乐、器乐为主课的传统音乐师范教育课程设置是否已经过时?应该做出哪些改变与突破?
  “以钢琴、声乐、器乐三大件为主课的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于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要求,师范大学的音乐学院培养人才的侧重点与发力点,应当放在音乐教育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专业型人才上。”徐元勇表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主要为社会输出中小学音乐教师,因此,教育是专业,音乐是专长,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不仅要会唱、会弹,更重要的是会“教”。由于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不同,师范大学的音乐学院不应仿效独立建制音乐学院的“技能专业”为主课的课程模式,应根据学院自身硬件与软件的评估、学生规模以及教学成本等实际情况进行研究,科学设立核心课程,构建专属于音乐师范教育的专业集群课程。
  徐元勇介绍,近年来,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建立了包括德育,职业理想、道德、法律法规,音乐师范教育专业思想精神和追求,研究生升学,就业发展规划及相关知识,中国传统文化与礼仪七个部分在内的主课课程体系。把道理、人文精神的内涵用接地气的方式融入到音乐学科知识内容课程之中,生成名副其实的音乐师范教育专业特性课程。例如,将中国音乐史的内容与史学的方法与手段结合,将《中国音乐史》课程转为《中国音乐史与史学基础》课程;强化技能型课程学习的力度,制定或钢琴或声乐或其他乐器的“专一”技能型课程以及“一对一”的授课模式。音乐师范教育从过去的“一专多能”“万金油”转变为“一技到底”“一技之长”。
  核心为让学生掌握“教”的能力
  师范大学的音乐教育专业主课的核心与内涵是什么?如何实施?徐元勇总结,在音乐教育专业中,声乐、钢琴及其他乐器的技能训练只是专长课程,而非专业课程,这些技能训练应回归到师范大学音乐普通课程之中;音乐教育主课课程的核心在于让学生掌握“教”的能力。具体来说,在本科阶段实施教育主课课程运行机制,硕士研究生阶段深化延展本科主课功能。音乐教育方向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特长的培养,要特别重视主课的设置,这需要极大地发挥主课教师的积极性,根据学生将要面临的教课对象进行分类、分层、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主课的设立与运行,要从根本上改变教师意识上的认知,也要让教师带动学生能够认可自身的职业规划。
  南京师大音乐学院根据学生差异性开展分层次教学,既要确保学生人人得到发展,又要让每个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发挥;小班化教学,每个班级不超过30人,高度个性化设计,有利于师生充分交流、创造优良的教与学的师范教育氛围。
  徐元勇介绍,对于技能型小课,南京师大音乐学院要求授课教师提前提交下一学期的“个性化培养方案”;根据学生不同年级、不同水平、不同问题制定教学计划,细化教学过程、达成要求、施教措施等;学院的管理者根据教案内容实施过程性考核,随机抽检曲目,进行教学检测。
  加强过程性考核与教学质量监控
  徐元勇总结,主课的目标不只是关注学生最终的学习结果,更要重视学习过程中思想性的建构与呈现。授课模式采用“精准结合多样”的方式;授课内容除了要建立教师方面的文档化、系统化、透明化的备检机制,还需切实培养学生从事教育职业多元的知识储备及优良的道德思想。
  他指出,加强过程性考核有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良性循环。例如,南京师大音乐学院的过程性考核包括课堂答题、课堂笔记、课后作业等内容,其中,技能型课程的分数构成:出勤(10%)、平时成绩(50%)、期终成绩(40%);理论型课程的分数构成为:出勤(20%)、平时成绩(50%)、期终成绩(30%)。这些举措侧重对学生“学”的考核,对教师“教”的监督,帮助学生更好地强化记忆、消化课堂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盛鸿斌表示,本场讲座使师生们对音乐教育方向的人才培养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对导师而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而言明确了学习目标,受益匪浅。


0

  • 上一篇: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如何破?
  • 下一篇:钢琴教学与演奏的几个争议问题,疫情后首次进行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