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音乐类包括古琴艺术、西安鼓乐、南音、花儿、侗族大歌、蒙古族长调民歌、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唿麦歌唱艺术、麦西热甫、赫哲族伊玛堪等,而江南丝竹、唢呐艺术、回族民间器乐、马头琴等431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作名录。
这些非遗音乐形式或豪放洒脱,或婉约细腻,彰显出传统音乐的无穷魅力,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并为之骄傲的。
上海音乐学院作为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一直致力于对中国传统音乐领域的深耕,集研、教、创、演于一身。
10月30日上午,上海音乐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暨少数民族器乐艺术研究联盟揭牌仪式在上音歌剧院举行,也正式拉开上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暨中国少数民族器乐艺术研究学术展演周系列活动。
上音党委书记裴小倩、原副院长、《中国少数民族器乐研究》首席专家刘英为活动揭牌
院长廖昌永在联盟揭牌仪式的开幕致辞中提到:上海音乐学院作为一所迈向建校百年的高等音乐学府,始终高度重视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也十分注重少数民族拔尖创新音乐人才的培养,积极开展对中国少数民族器乐艺术及非遗器乐艺术的研究和保护,希望通过文本研究、艺术创作、人才培养等多元化的形式,开拓一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拔尖创新艺术人才培养道路。
为期三天的展演周系列活动以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科重大课题为主轴,以中国少数民族器乐艺术研究为经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为纬线,经纬相交,凸显上海音乐学院的演出,科研实力的同时深度挖掘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文化精髓,展现上音多元化学术研究成果以及“教创演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成果,在传承与创新中赓续中华民族的音乐文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齐·宝力高、赵牧阳,广西艺术学院院长侯道辉教授,于10月30日分别带来题为“近代马头琴发展与演变”“赵牧阳演奏艺术分享会”“壮族民间乐器啵咧及其艺术作品创作”的专题讲座。
多位非遗传承人与专家团体齐聚上音,进行学术研讨、主题讲座与演示。包括:齐·宝力高主讲《近代马头琴发展与演变》、赵牧阳主讲《赵牧阳演奏艺术分享会》、侯道辉主讲《壮族民间乐器咧及其作品创作研究》、孔庆浩主讲《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背景下甘肃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区域形态及发展走向》、刘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器乐艺术研究”子课题“中国少数民族器乐共术的传承与传播”阶段性成果分享会。
10月30和11月1日19:30在上音歌剧院,将以“非遗传承专场音乐会”和“上海音乐学院民族乐队学院·民族管弦乐团专场音乐会”两场不同形式的音乐会集中展示非遗音乐的魅力。
两场音乐会在曲目选择上,既有如江南丝竹《行街四合》、浦东派琵琶《龙船》、孙文明二胡《流波曲》等传统音乐形式;又有古筝浙派《月儿高》、古琴卫仲乐版《流水》、琵琶瀛洲古调《瀛洲古调套曲》、马头琴五重奏《色楞格河》等改编曲,又有如筝与侗族歌团《江火流萤》等原创作品的演绎。有机会去现场聆听,一定会打开您对非遗音乐的认识和感受。
FM94.7《947爱乐厅·中国现场》节目也将择日播出这两场音乐会实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