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里,儿童剧创作领域,存在着不专业的问题。一些人甚至把儿童剧当作“小儿科”,觉得儿童剧不过是逗孩子玩,没啥艺术含量。在这样一种思想指引之下,很难创作出好作品,甚至会出现导向错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劣质作品。
近些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长对孩子的艺术教育也越来越重视,这使得儿童剧的演出市场不断扩大。特别是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每到周末,不少家长都会带孩子去看儿童剧,让孩子通过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来感知社会、明辨是非。于是,经常会出现儿童剧演出一票难求的现象。但与此同时,有些儿童剧创作和演出粗制滥造,以逗乐为终极目标,辜负了大众的期望。
优秀儿童剧的教育功能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逗笑孩子并不难,难的是要触动、激发孩子的内心情感和艺术共鸣。比如,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创作的儿童剧《阿凡提与小毛驴》取得成功,就是儿童剧弘扬民族团结、平等互助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很好探索;又如北京儿童艺术剧院《团仔圆妞》,以两岸团圆的主题包裹着“打怪兽”的内核,寻找到二者更贴近儿童成长的结合点,就是儿童剧引导孩子在艺术审美中树立爱国情怀的很好探索。这些制作精良的儿童剧作品一经上演便大获成功,受到家长和孩子的欢迎,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作品以巧妙构思的故事情节培根铸魂,用有品质的舞台演出带给孩子灵魂上的触动、心灵上的慰藉、情感上的激励,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孩子们的价值观。
优秀儿童剧要能够满足儿童的娱乐需求。绝大多数文艺形式最简单、最基本、最原始的功能就是娱乐大众,儿童剧也是这样。一方面,儿童剧要能够用独特的视角回应儿童的关切,向他们传递友善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宽容豁达的人文情怀,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助一臂之力。尤其是对于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而言,快乐是他们健康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在“童趣”与“教育”中寻找平衡点,是儿童剧观众和创作者之间一个共同“纠结”的问题。一个人如果没有童年时期的快乐记忆,往往也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快乐人生。所以,儿童剧的创作要能够满足儿童的娱乐需求,让孩子能在快乐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优秀儿童剧的创作要抛开成人视角,多用孩子的眼光去看世界。观看儿童剧是儿童接受艺术熏陶的重要方式,一部好的儿童剧不仅要能带给孩子智慧的启迪,还要能让孩子开阔眼界,看见更多的美。这就要求创作者既要保持一颗童心,不去臆断儿童的喜好与接受程度,也要保持对艺术的敬畏之心,不进行“想当然”的创作。不论题材选择,还是形式创造,应充分尊重孩子们独特的灵感、思考和想象,关照他们细腻、真切而丰富的多样情感,让他们在观剧中感悟艺术的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