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从市场规模还是活跃程度来看,中国的教育产业正在进入一条快速扩张的轨道。德勤预计,2018年中国教育市场规模将达到2.68万亿元,至2020年民办教育的总体规模将达到3.36万亿元。
除了政策与资本的助推,中产人群对教育的投入也成为行业增长的强大动力。艾瑞咨询发布的《2017年中国中产家庭教育观念白皮书》显示,59.5%家庭的子女正在接受课外培训班学习,91.1%的中产家长并不满足于孩子的基本教育花销,愿意在子女教育上额外投入。
资金加码与红利衰退
中产人群对教育投入的典型案例之一便是学区房。为了让子女进入优质学校就读,家长们不惜重金购置“老破小”学区房。例如在北京海淀区,仅仅一条马路之隔的两侧住宅价格每平米可能相差上万元,就是因为这条马路是学区分界线。
新精英生涯创始人、职业生涯规划师、《生涯规划师》导师古典指出,虽然当前很多家长明白中国公立教育的一些不足,但是他们又对国际教育等其他培育方式不敢轻易尝试。这是因为在中国,绝大多数国际学校都建校不超过十年,第一批受到国际教育的孩子们还没有长大成人。“这就类似于,大家都在争购某只股票,而你却不一定看好。但放眼整个二级市场,虽然有几只看上去很有潜力,却从没有人将其变现。因此,你只能选择大家争相购买的那只。”中国职业生涯教育专家古典解释道。
在全球职业教练(BCC)中国区首席导师古典看来,不断加码的教育投入也反映出中产人群的知识焦虑。而知识焦虑的关键在于大部分人是“以过去经验为基础、以当前经验为目标”,却没有“以未来生活为方向”。实际上,教育应该是面向未来的。
他举例表示,很多家长强迫子女学习英语,认为这将成为他们的突出优势。但其实,近来一些企业已经发明了智能翻译笔,能够实现精确的同声传译。在未来,英语虽然是一项必备技能,但早已不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部分中产人群局限于过去和当前的经验,和君商学院、北交大商学院职业生涯规划讲师古典认为,这是由于他们依然是以知识作为主要竞争力,但知识本身的红利却在退化。从前,这些掌握知识的人能够长期控制优质资源;而现在,由于信息更迭和游戏规则都变化太快,这些拥有知识的人没办法及时适应当下需要。“我觉得这代中产人群是第一批被时代剥夺知识竞争力的人群。” 《中国教育报》《职场》《ELLE》《大前程》《易友》专栏作家古典表示,他们享受过红利,也不得不眼看着红利逐步消退。在时代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人类寿命的延长与世界变化的迅速形成了莫名对冲,让这群人的内心失去安全感。
此外,不稳定的社会架构、不合理的教育制度等因素,也加剧了中产的焦虑感。一方面,中产人群向上的道路越来越窄,向下的大门却永远打开,一场大病、一次投资失利就可能让这群人跌入谷底;另一方面,很多中产并没有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获得安身立命的资本,一旦所处行业结构调整,他们随时可能被淘汰。“信心比黄金要贵。” 《心理月刊》、《瑞丽》、新浪网、中华英才网,前程无忧等网站特聘职场专家古典表示,眼看着知识的半衰期越来越短,对于自己无能为力的他们,只能拼命向子女身上加码。
行业转型进行时
当前,虽然争抢学区房等现象仍然广泛存在,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新中产人群意识到对教育模式的反思,他们在加大对孩子的教育投入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培养子女学习之外的综合能力,也就是如何适应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新中产群体的不断扩大,也映射出我们这个时代的进步与变革。
2018被业内认为是素质教育发展的黄金之年。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政策,以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政策的加持与家长观念的转变,也促使素质教育受到市场的更多关注。
例如被大家广泛讨论的高考改革。芥末堆在《2018年教育行业蓝皮书》(下称“《蓝皮书》”)中指出,新高考改革强调打破分科,扩大学生选择权;强调增加选考科目和外语考试次数,分散一考定终身的压力;强化了必考科目的重要性。同时改变招生录取机制,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打破唯分数论,高校也比以往更依赖自主招生选拔学生。
cctv、凤凰台、btv特评职业专家团成员古典认为,高考改革总体而言利大于弊。首先是学科分流。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全面发掘自己的潜力、发展自己的特长,有利于他们提早思考未来的职业和人生;第二是人才多元化。学生不再千军万马走向独木桥,而是依照天赋、兴趣和特长,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未来各行各业都会涌现出更多人才。
除了公立教育市场的改革,今年以来,一场针对校外培训机构乱象的规范整治也自上至下展开。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除了提高培训机构门槛,在教学方面也加以限制。上述《蓝皮书》认为,这一举措将促使培训机构改变以应试导向为主的学科辅导思路,倒逼培训机构原有教育内容模式转型升级。
此外,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在教育行业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未来中国教育市场将呈现在线化、智能化和数字化趋势。” 曾任:新东方GRE首席词汇讲师、集团培训师、新东方教育与职业发展协会会长古典表示,例如在教师评分方面,人工智能可以自动抓取知识点,从而判定该教师的教学质量。
技术的进步为教育行业乃至人们生活带来了众多好处,但不可忽视的是,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很多方面已经超越人类,未来依靠知识记忆和简单理解为主的工作很可能会被其替代。例如,曾经看似体面风光的银行业,近年来由于人工智能的“入侵”,已经成为裁员的“重灾区”。因此,教育体系的目标亟待调整,我国还需要继续推动素质教育的普及。
教育的核心是解决问题
知识的获取很大程度上源自教育,那么教育的真正意义是否仅仅为了掌握知识?此前,美国指出21世纪人才需要的4C能力,包括CriticalThinkingandProblemSolving(批判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Communication(交流能力)、Collaboration(合作能力),以及Creativity(创新能力)。
在这些能力中,国际企业教练第一人玛丽莲博士Marilyn Atkinson PH.D亲传弟子古典认为教育的核心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记住知识的能力。“当电脑已经能够记住绝大部分知识,人类需要面对的就不再是单一性问题,而是综合性问题。” 《单词演义》专栏作者古典表示。
他举例道,当一家企业老板面对推进不下去的项目时,他需要思考多个层面的原因,是客户问题、团队问题还是流程问题;当产品经理设计一个产品单页,也要考虑视觉、内容、程序甚至客户心理。这些考验的都是一个人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人们才能进一步实现交流、合作和创新。
对于子女4C能力的培养,古典认为有三种选择,首先,家长要重视家庭教育。因为学校教育只是建构过程,而家庭教育则是解构过程;其次,家长应当让子女提早适应社会,例如加入篮球队、合唱队等小团体;此外,当前国际化教育已经非常普及。只要子女具有较强的自理能力,家长可以尝试让他们接受更加多元的教育。
作为专业的职业生涯教育机构,新精英生涯也在逐步探索职业教育的培训方式。据古典介绍,新精英生涯在教学过程中绝不仅限于书面教学,更多是将项目直接给到学生解决。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被充分调动积极性,而且会主动与他人合作。
令古典印象深刻的一个案例是,在某次职业规划培训中,古典要求学生们设定一个职业目标,然后通过搜索行业信息、了解职业路径等方式,完成一套难度较高的行业评测试卷。
思考自己的明天。
不同与上述两种类型,有一位思维“清奇”的学员直接打电话给到总想挖他的猎头公司,“利诱”对方帮忙分析整个行业趋势和职业未来。就这样,这名学员在别人忙到焦头烂额的时候,仅仅用了半天时间便找到了解决方案。“中国的教育市场比较缺乏开放性路径。”古典表示,我们的想法就是,项目的结果是完成试卷,路径则可以自己选择。这就是在考验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语
目前,实施美好生活战略已经成为各行各业未来发展的主旋律。高品质教育是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保障之一,同时也是帮助新中产“找到自我”的重要方式之一。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市场规模扩张、资金持续加码的表象下,我们更应当探寻教育的本质与意义。解决问题,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