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对于传统音乐史的继承
19世纪的室内乐可以说是最缺乏浪漫精神的领域。它继续强调音乐思想的纯净,乐器之间对位化交谈和主题动机的展开。在电子音乐以前,作曲家们对于使用科技创作新兴音乐有着逐渐增加的期望。一些仪器使用电子机械设计来创造出并且铺陈出之后电子乐器的兴起。一个叫做电传簧风琴的电子机械仪器于1898年至1912年由泰岱斯·卡希尔发展出。双排键的出现弥补了音乐史上电子合成音乐的空白,它促进了西方音乐艺术的发展和传承。
2. 开创了新的艺术形式
其实真正说到电子合成器代替传统的弦乐是从1982年开始的,它的出现的契机按照当时电子合成器之所以能够诞生的理由都是极其简单的“弦乐曲容易出错”。自此合成器和弦乐的对立是越来越明朗,前卫似乎成了合成器的代名词,因为其间还是有一些很不错的作品的。
双排键的出现,开辟了音乐的一个新天地,自从电子合成器问世以来,电子音乐就又进入了一个更高的阶段。
3. 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电子琴创造出了许多其他乐器无法演奏出的音色,甚至自然不存在的音色,这些音色帮助了人们通过音乐表现自己的情感,在很多电视节目或者音乐作品中都有运用。
电子琴是目前用于音乐普及教育和音乐素质培养最多的乐器,它的经济性为他在普通家庭中的普及带来了可能;电子琴作为科技与音乐的产物,在信息化和电子化的时代,为音乐的大众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现代歌曲的制作,很多都需要电子琴才能完成,然后才通过媒介流传开来,电视剧电影插曲、电视节目音效、甚至你的手机铃声,都很可能包含电子琴的身影。
4. 对现代音乐教育的推动作用
在传统的音乐教育中,“应试化”、“功利化”痕迹十分明显,而使教育目的逐渐背离音乐教育的初衷。传统教育里音色单一、学习期间枯燥单调,多强调技法练习、速度练习,知识结构不完善、课后教学无保障,教学方式过于传统、教材老旧无新意的弊病始终无法割除,导致学生始终缺乏主观兴趣,也形成了消极、被动的恶性循环,忽视音乐欣赏,缺少对学生音乐整体素养的感知和培养,最终导致了传统音乐教育面临着不仅无法满足市场新需求,而且市场近乎饱和,行业竞争压力大,尽管教、学、演奏者泛泛,实际艺术人才缺乏,难以突出的尴尬局面。
功能更为强大的现代乐器之王双排键于是应时代而生,一台琴就拥有上千种音色,有效解决传统音乐教学中因枯燥乏味而难以坚持的困境,乐队化的演奏体验,帮助学生全面提升演奏技巧、培养综合音乐素养,手脚并用的演奏方式,可以促进孩子的全脑发育,激发演奏者的想像力和创造力,MIDI技术的应用,使得双排键芯片可以不断更新,音色能够不断升级,不仅功能异常强大,而且价格相当亲民。通过结合智能音乐教育课堂的多元化个性化便捷化的特点,双排键给传统教学课堂带来了全新的气息,其独特的谋求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也完美契合了新时代素质教育的更高要求。
5. 双排键在社会中的普及
双排键已经风靡全球,双排键的教育也已经在56个国家中普及,其中发展比较火热的国家就有美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墨西哥。
在中国,台湾地区的双排键十分盛行,大陆则起步较晚。直至1990年,沈阳音乐学院率先开办了双排键本科专业,沈晓明教授为大陆双排键的宣传普及立下了汗马功劳,代表学生著名器乐演唱组合玖月奇迹-王小玮,她也是中国第一位双排键硕士。
目前我国有三家音乐学院(中央、上海、天津)定期举办双排键考试。我国公民直接或间接接触电子琴领域的人数大约为2亿人左右。曾经或正在学习电子琴的人数已经超过1000万人,大约是300个家庭。我国已经荣登电子琴(含单排键)拥有量最大、普及率最高的国家榜首。近20年来,我国9所重点音乐学院中,有8所开设了本科双排键演奏专业。
6. 双排键产业的发展
目前,由于电子音乐的普及,电子合成器可以解决相当一部分的歌唱及舞厅的伴奏问题。可以在事先由一个人制作伴奏音乐乐曲或背景音乐,而不需要乐队,或者部分代替乐队。由于制作和修改方便,成本低,音乐丰满,所以市场需求量很大,因此,世界许多国家的厂商都不断地在发展并推出新的型号,每年都要更新换代。
现代的流行音乐离不开电子琴,键盘手一般是现代电声乐队的中坚力量。(单排键)电子琴、电吉他、架子鼓是流行音乐的三项主流乐器。
双排键的普及与发展无疑对音乐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也奠定了自己适应时代潮流发展的新生代乐器之王的位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