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司马周
民间歌谣为民众口头创作,发自于民众内心的原始感情,是真实自然、丰富且富有生命力的原生态文学,呈现出独特的通俗美学风貌,也是中国文学创造活力的重要源泉。以往人们对民间歌谣文学价值的看法,大致有两种不同偏向:一是认为民间歌谣难登大雅之堂,“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冯梦龙《叙山歌》);二是将搜集民间歌谣的目的当作是为民俗学发展搜集资料,将民间歌谣看作民俗学的附庸,忽视民间歌谣的文学价值。
有鉴于此,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书录等著的《中国历代民歌史论》(以下简称《史论》)注重从文学研究的视野考察民间歌谣,发掘这种原生态文学的艺术价值。胡适在《歌谣》的复刊词中指出:“我以为歌谣的收集与保存,最大的目的是要替中国文学扩大范围,增添范本。我当然不看轻歌谣在民俗和方言研究上的重要,但我总觉得这个文学的用途是最大的,最根本的。”《史论》大力加强民间歌谣创作研究,从对民间歌谣侧重于民俗学的考察回归到文学本位,同时大力加强民间歌谣理论批评的研究。
《史论》坚持以文学为本位,与文献、民俗等交叉,视野广阔,分为“轨迹与特征篇”“交叉与互动篇”“文献整理篇”三大部分。近来,陈书录等推出的《中国历代民歌史论》及其系列成果《先秦歌谣集》《两汉魏晋南北朝歌谣集》等,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优秀”等级结项。其中,《史论》被选为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英文)项目。
“轨迹与特征篇”将中国历代民歌分为开创期、拓展期、流变期、绝唱期、集成期、新兴与反思期,探究演进轨迹与不同时期的特征,初步梳理与建构中国历代民歌的传承体系。《弹歌》这首开山之作引来了中国歌谣的开创期——先秦歌谣的百花齐放,其中有原始歌谣、《易经》中的部分卦爻辞、《诗经·国风》中的全部及《小雅》中的部分作品。又如《史论》指出,明代民歌成为堪与唐诗、宋词、元曲相媲美的“一绝”,达到中国传统民歌创作的最高造诣,从题材内容来说主要是“民间性情之响”,是一部张扬个性、奇绝的“私情谱”;从艺术手法来说主要是最浅最俚、真情真声、纯朴自然的特色,同时巧妙运用谐音、双关、顶真、拟人、排比等手法,将中国民歌的艺术成就推向一个高峰。清代及民国时期的民歌时调是中国传统社会歌谣的集成期:一是民歌时调创作的规模更加宏大;二是曲调(牌)更为丰富;三是题材内容不断扩大,既有“私情”民歌时调的主流,又广泛涉及社会时事、劝善惩恶、地方风物、故事传说等,在有关社会时事的民歌时调中,明末农民起义、清兵入关、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入侵、辛亥革命等尽在其中。
《史论》将中国民歌史分为六个发展期,且把握其鲜明的民间特色——口头流传、草野俚俗、真情真声、自然清新,既与中国文人雅士的文学史二水分流,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第二部分“交叉与互动篇”分别将民歌与商贾、宗教、民俗、情爱风尚、小说、戏曲、散曲、地域文化、传播等进行交叉互动研究。例如民歌与商贾世界、精神的交叉研究是一大亮点。纵观中国历代民歌,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商贾世界。南朝的吴歌中有浓郁的商业风情,民歌时调与商贾的联姻形成明清文坛上一道新的风景。其新景之一是《时尚劈破玉歌》(商):“做生涯委实直堪羡,走燕齐经楚粤,天涯海角都游遍。江湖随游荡,万金腰系缠。四海为家,四海为家,到处随消遣。”这是以一种艳羡的心态来看商贾,将商贾的生活态度视为一种时尚,这具有扭转时代风气的意义,呈现出反对“重农抑商”、对抗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自由等文化精神。
第三部分“文献整理篇”在田野调查、资料搜集的基础上对中国历代民歌文献进行梳理、介绍,大致摸清了中国历代民歌的家底,并分六章进行专题论述,体现了中国历代民歌文献整理的成果。
总之,《史论》以文学研究为本位的民歌理论创新和多学科交叉互动的方法创新,有效推进了中国历代民歌研究,对梳理和建立中国历代民歌的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中国历代民歌史论》已由经济科学出版社于2017年11月出版)
来源:中国文化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