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是否永远囿于实验室中?科学家是不是也需要艺术修养?在SELF讲坛的“科学与艺术”圆桌对话中,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蔡天新和跨界音乐家吴彤一起畅谈艺术与科学的融合,带来充满启发的思想合奏。
问:请问在科学家的心目中,艺术究竟重不重要?
欧阳自远:科学家追求的是什么?是真理,科学容不得半点假的东西。科学的目标和任务是造福人类,科学最后的呈现是非常美妙的。我认为科学追求的终极目的是真善美,辽阔的宇宙是最美的图画,而牛顿和爱因斯坦的公式,将辽阔宇宙的规律都包含在几行字里,太神奇了。
我很赞赏、敬佩艺术家,我认为艺术家追求的也是真善美,我觉得这是他们的天性。他们追求的“美”是为了人类的美好未来,这也是一种善、一种真。
虽然两者之间有很大的不同,艺术家是以形象思维思考,科学家是用逻辑思维思考,但是艺术家和科学家都是在向山顶攀登,最后他们在山顶上汇合了,因为他们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人类美好的未来。我觉得科学要借助艺术的美,艺术也要更好地理解科学,得到科学的支持,通过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我们将创造出科学和艺术灿烂的未来。
蔡天新:德国19世纪有个数学家叫雅可比,他说科技的唯一目的是为人类的精神争得荣光,科技在这方面起到了艺术的作用。真正美妙的科学,像牛顿、爱因斯坦、伽利略的科学,就像艺术一样。
文艺复兴时期的很多画家都对自然科学非常热爱,因为那时候有一个口号,叫作“把你所有的才能都发挥出来”,就是把科学方面和艺术方面的才能都发挥出来。达·芬奇虽然没有成为伟大的科学家,但科学作为他的业余爱好,帮助他的艺术达到顶峰。
真正的科学与艺术融合的时代是在17世纪,这段时期被称为“天才的世纪”,英国、法国、德国出现了很多伟大的科学家,同时他们也是伟大的人文学者。那个时代以后,科学和艺术渐渐分离,走上了各自发展的道路。虽然20世纪初的时候,大家又试图把这种精神重新发扬,但是没能成功。作为我个人来说,我不希望太过强调文理分科,数学家也可以爱好音乐、爱好写诗,也许这样可以重振17世纪的辉煌。
问:艺术家在今天也是一种职业,那么作为一名专业的艺术家,您认为科学和艺术又有怎样的关系?
吴彤:就像我吹奏的笙,它是一种充满科学性的乐器。笙振动的部分为什么用竹苗,而不用木苗呢?因为竹苗里的纤维是直的,最下端的簧片振动发出声音以后,竹苗的纤维会帮助声音更快地传递出去,声音反应也就更快。这种笙的音色非常奇妙,因为它不单纯是一个簧片的声音,从科学角度来解释,它还有一种高频的泛音频谱。我们有了这样的知识基础以后,就会更好地认识手里的乐器。
我觉得一个了不起的科学家就像艺术家一样,也充满了灵感。我非常赞同欧阳老师的说法,真善美也是我做艺术的初衷。从事艺术创作或科学研究,它可以让你非常开心,会觉得自己有存在的价值,同时你也可以贡献出更多美好的音乐和造福人类的科学成果,我觉得这是科学家和艺术家同样期待的。
问:如大家刚才所说,科学和艺术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那么是不是应该鼓励科学家去学习艺术呢?
吴彤:我认为,科学家只要具备一定的艺术审美能力,只要有足够的智慧、思路足够开阔的话,完全可以把自然界想象成一曲交响乐,也可以把自己的内心想象成一个人的交响乐。所谓“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我觉得这是一个眼界问题,而不必去拘泥于具体的技巧。
欧阳自远:我们不是说科学家一定要学艺术,也不是说艺术家一定要懂科学,才叫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李政道先生说过,科学和艺术相当于硬币的两面,它们永远相连,但是又有差别,这个面的图案跟那个面的图案是不一样的,但是都在一个硬币的两边,它们永远在这个世界上纠缠在一起、融合在一起,并产生出更多、更美、更好、对人类更有意义的成果。
正因为有了艺术家们的帮忙,使科学更形象了。比如,我讲探月工程,PPT、摄影、动画,这些都是艺术家经常用的手段,可以使科学成果更丰满,表现得更真实,使人们更容易理解。在科学研究中,也有很多艺术的想象。我们在研究宇宙、研究月球的时候,必然也会有很多形象的思考,去支持科学概念的成立,甚至我们要做出一个模型来,那是很艺术的。我想这种融合发展,最后开出来的花朵一定会具有科学和艺术的精髓。
(本报记者 徐蓓 整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