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和煦,乐韵悠扬,余音绕梁。由香港特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香港驻京办)支持的“岭南风·香江情—香港竹韵小集音乐会”2月25日晚在国家大剧院小剧场上演,为首都观众奏响春日乐章。
音乐会上半场节目为当代作曲家具岭南与香港特色的作品,如《扬帆行》《雾月夜》《维港夜曲》《兰桂腾芳》《广东音画三首》,呈现香港文化“植根岭南,融会中西”的特点。
下半场节目为粤乐名家和作曲家以崭新手法创编的作品,如《粤舞升平》《昭君怨》《平湖秋月》等。乐曲既保留香港本土韵味,也富于时代气息,展示了粤乐的当代面貌。
粤乐又名“广东音乐”,是香港传统音乐文化,入选首份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及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
此次音乐会汇聚古今中外的音乐风格,凸显香港作为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下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角色,并展示竹韵小集继承和开拓香港中乐文化的成果。
香港驻京办副主任阮慧贤表示,“新春伊始,香港驻京办推出‘乐见春天’系列音乐会,寓意今年香港与内地之间文化交流活动朝气蓬勃,生机无限。期待两地文化交流能够更深更广。文化是民心共融共通的桥梁,香港驻京办将继续大力支持香港艺术团体到访内地演出交流,鼓励他们用艺术讲好中国故事、香港故事。”
“去年我们只来了5位成员,今年基本上全团都来了。不少曲目还是特意为演出编曲定制的。”香港竹韵小集创办人陈照延介绍称,“演出的乐器还包括大提琴、鼓等西洋乐器,将一些传统曲目融入流行、爵士等元素。”
乐团艺术指导何文川称,“竹韵小集这次演出很荣幸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为我们往后的文艺创作注入很强的动力。未来希望乐团有更多机会到各地演出交流,把粤乐带到更远的地方。”
二胡演奏者王家乐是出生于1995年的香港青年演奏家,曾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做交流生。接受北京日报记者采访时他表示,“非常开心时隔一年再次来到北京演出,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更是激动不已。这次全团一起演奏,带来的音乐层次更加丰富,希望大家能够尽情享受粤乐的魅力。”
多位观众在演出结束后表示,表演很有特色,令人耳目一新。“我最喜欢的曲目是《维港夜曲》让我想起在香港读书的时光。《娱乐升平》《步步高》的爵士改编更是惊艳!”在北京从事金融业的吴小姐告诉记者,“之前也听过不少中乐,但是这次感受特别不一样。乐团虽然体量小,但携带的能量大,欢腾之处格外有劲。”
“返场的三首曲目《彩云追月》《旱天雷》《花好月圆》很应景。今晚充分感受了粤乐之美,全家人一起度过了开心的时光。”孙女士称,音乐会结束后自己仍意犹未尽,仿佛置身于鸟语花香的春日里,希望可以再有机会感受粤乐的美好。
据了解,香港驻京办呈献的“乐见春天”系列音乐会,展示香港音乐发展的不同风格。除了此次的“岭南风·香江情—香港竹韵小集音乐会”,还包括结合中西乐并体现香港流行音乐魅力的“春天—姚珏小提琴名曲音乐会”,于2月29日在中山公园音乐堂演出;以及展示古琴大师风采的“琴怀香江—香港国乐名家交流会”,于3月22至24日在北京老舍剧场和天津津湾大剧院举行,让大家在连场音乐盛宴中畅游古今中外,感受香港中西文化荟萃的魅力。
新闻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