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首页 > 资讯 > 评论

国之重器——编钟,它的出现为何会颠覆了中外音乐文化的地位?

2020-07-24

  在中华文化渊源流长的五千年中,音乐随着历史长河缓缓流淌到了现代。"宫商角徵羽"作为载体,传承了一首首古律,悠长而动人,每当听到古律,就宛如时光倒流一般,回到了那个小桥流水、才子佳人的年代。这是独属于我们的中国美,《周礼》中记载中国古代乐器可分为"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编钟就是"金"的代表,亦被誉为"国之重器"!
  出现于乱世,传承数千年
  编钟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打击乐器,青铜材料铸成,一个个大小尺寸不同的扁圆钟组合排列,音调高低皆不同。从二维平面来看,编钟上窄下宽,钟口边缘参差不齐。大多数编钟上都有着精美的雕刻图饰,或者排布着精致的鼓包,这个鼓包叫做钟乳。
  编钟最早出现于商朝,出生于乱世之中,在春秋战国得到了弘扬,一直沿用到了明清。可以说是出现于乱世,传承数千年。早期的编钟大多数由3枚或者5枚组成,可以演奏一些比较简单的古曲,到了西周时期,数量发展到了八枚一组,到了春秋时间发展到了十三枚一组,到了战国秦汉时期,编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形制上有了巨大的改变,可以说是来到了巅峰,到了明清时期,编钟的铸造技术已经失传了大半。
  明清以后的编钟和传统的编钟是完全不同的,不仅形制相差巨大,音律也相去甚远,到了此时的编钟音乐也早已失去了当年编钟的雄浑苍凉。编钟一般都用于宫廷雅乐,在刚兴起的时候,征战、宴会、祭祀等重大场合中,都会使用编钟来奏乐,所以说在古代编钟也是身份和权力的象征,只有统治者才有权使用编钟这种乐器。《诗经》中有一句"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说的就是编钟,这种乐器也会出现于大型宴舞之中。
  在目前出土的所有编钟中,最完整最大的就是曾侯乙编钟,曾侯乙编钟来自于战国时期,整套编钟足以占满一个音乐厅舞台,对于我们研究古代音律文化和编钟文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战国时期的编钟可以说是达到了一个小巅峰,曾侯乙编钟一共由19个钮钟、45个甬钟以及一件钟一共65件组成。外观极其精美,编钟的两端由做工精良、雕刻精致的青铜套包裹。整体分为上中下三层,最下层声音最大,声音浑厚,最上层钟体较小,声音也比较清脆。
  曾侯乙编钟的总音乐可以达到5个8度,略次于现代的钢琴,足以证明古人的智慧以及专业的音律知识。除了曾侯乙编钟本身外,在这套编钟上还记载了28000字和音律有关的铭文,向世界展示了2400年前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我国在那个年代的音乐造诣和乐器铸造技术就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了。
  国之重器,一出土就颠覆了中外音乐文化的地位
  编钟被誉为"国之重器",所谓重器,从字面意思是看是沉重的乐器,本意是指青铜器,青铜的铸造技术最早出现于夏,在商周时期达到了巅峰。古人的青铜铸造技术已经到达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不仅可以铸造出各种武器和生活用品,在编钟铸造方面的青铜技法也非常的高超,从曾侯乙编钟中就可见一斑。
  "礼乐自天子出",在古人心中,礼仪和音乐都是非常重要的存在,编钟更是成为了天子身份的象征,再加上编钟本身雄浑辽阔的音调,才会被人称为是"国之重器"。关于曾侯乙编钟还有一个小故事,也是曾侯乙编钟的由来。在战国时期,曾侯乙是曾国的首领,当时楚王一直针对曾侯乙,于是决定为难下曾侯乙,曾国一向以编钟铸造技术出名,于是楚王就给了曾侯乙500斤青铜打造编钟。
  当时楚王本意就是试探曾侯乙会不会拿这些青铜打造武器,只要发现有任何打造武器的蛛丝马迹就决定立马拿下曾侯乙。在楚王访问曾国的时候,曾侯乙拿出了这套巨大的编钟,楚王当场就被恢弘的编钟震慑到了。之后曾侯乙由弹奏了一段越长,楚王也是懂音律之人,听出了曾侯乙弹奏的"双音",旨在求和,双方和平共处,楚王终于信任曾侯乙了,于是将这套编钟赠给了曾侯乙,曾楚两国交好。
  这便是曾侯乙编钟的由来,也证明了曾侯乙的大智若愚,以及战国时期的各国形势,除了曾侯乙编钟,还出土了许多其他编钟。出土最早的编钟出现于叶家山墓地,将编钟历史成功前推500年,从此改写了世界音乐史!中国音乐雏形的出现比西方社会更早,编钟更是证明了古人在音乐方面的造诣,要远远高于同时期的西方社会,从此改写了中西方音乐文化的地位。
  还有西周时期的编钟大多数都是上窄下宽的椭圆形,在编钟的钟体上记载了大量的演奏乐谱,其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排练和演奏,也意外的成为了编钟文化的载体。从秦朝开始编钟逐渐追求外形的美观,忽略了本身音律的打造效果,清朝对于礼乐的不重视让许多优秀的青铜编钟铸造技术逐渐失传。到了汉朝,编钟大为没落,虽然还是天子的身份象征,但是乐律上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编钟相去甚远,在消音方面甚至不如先秦时期,这个时期的编钟逐渐开始向装饰品转变。在经历了500多年的巅峰时期,编钟还是走向了衰退。
  宋朝开始,外国的乐器流入,其它传统乐器兴起,编钟逐渐从宫廷演奏中淘汰,到了清代塑造出来的编钟也只是光有外形不能演奏的装饰品,从宋代到清代时期,编钟成为了皇室和贵族的装饰品,外观艳丽,镶嵌上了各式珠宝玉石,非常的华丽美观。编钟的铸造技艺也从宋朝开始失传,好在曾侯乙编钟的出土,中国文化局成立了曾侯乙编钟复制研究组,在1984年成功复制出了全套的曾侯乙编钟,编钟铸造技术重见天日。
  现代科学遇到传统编钟,弘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编钟铸造技术的失而复得,让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编钟技术也与现代的音乐和科学结合在了一起,得到了更高层次的深华。1970年发射的"东方红一号"卫星对于中国近代科学发展是里程碑式的存在,让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法国等国家后第5个能够制造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在这颗卫星上发射着《东方红》音乐,这首音乐便是由河南信阳出土的两千年编钟演奏。在河南信阳小刘庄村中人们生活安逸悠闲,一天几个村民在水井的时候发现了一座古墓,专家迅速赶来进行了抢救性挖掘,这是春秋时期的两座大型楚墓。里面的陪葬品就包括演奏《东方红》音乐的编钟。
  这座编钟的完好程度空前,已经过去了2000多年,出土的一瞬间焕然一新,最大的一枚编钟上,铸造有12字铭文:惟荆历屈抑晋人救戎于楚境,记载了楚国名将一生最大的功绩。经过科学家的研究后,这组编钟可以完整的演奏现代音乐作品,并且用这套编钟演奏出了《东方红》音乐,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拿这首曲子当成了没开广播的开播曲,最后还来到了太空,成为了国之象征。
  着名女歌手龚琳娜老师的丈夫罗伯特先生于2005年第一次看到了曾侯乙编钟的复制品,并且在现场听到了编钟的声音,老师一瞬间就被震撼,之后沉迷编钟音乐无法自拔,想要在现代社会中成功将编钟音乐符号,2007年,创造了《山鬼》,2009年在香港乐团和民族管弦乐团的帮助下共同创造了《钟乐和鸣》,2018年,龚琳娜老师和罗伯特在《经典流传》节目上用编钟完美的演绎了屈原的《离骚》,让沉睡千年的古老音律出现在现代电视节目上,让全国观众领略到了编钟的魅力。
  在上海世博会编钟更是成为了现代音乐的代言人,中国科技大学的孔凡教授带着自己的研究小组在上海世博会上将编钟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打造出了磁悬浮编钟,让人耳目一新。在每一个编钟都有一个稀土圆度制作的强磁,通过每秒上千次的高速检测确定青铜编钟的悬浮位置,这一组磁悬浮编钟再一次惊艳了世人。
  在历史长河中流淌了2500年的编钟声,终于通过现代科技再次出现在了人们的眼前,给我们呈现出了一个个视觉盛宴。在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国文化保存的最为完整,在现代适应和存活的最后,这一切除了科学家的研究引领以外,更与许许多多的传统文化继承人和爱好者离不开关系。在这个五彩纷呈、海纳百川的年代,传统文化也应该拥有它的一席之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任重而道远,先有,后有百里大道,畅通无阻!

0

  • 上一篇:中国艺术的“古意”是什么
  • 下一篇:深度数据下的音乐版权正在日益影响我们对艺术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