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非遗文化
马山民歌音乐舞蹈免费公益课开班啦
“一个蛤蟆子龙灯,一个蛤蟆子凤灯,两只眼睛四条腿呀,扑通扑通跳下水呀”一阵阵稚嫩的童声从教室里传来。为进一步促进马山民歌的传承与发展,扎实组织开展荆州区2024寒假儿童关爱服务活动,丰富儿童假期精神文化生活,马山镇举办了为期8天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山民歌音乐舞蹈免费公益培训班,来自全镇的近30名留守儿童参与本次培训。
培训班上马山民歌省级传承人黄清芳、市级传承人唐宜芳等老师先后为大家传授了《五大调》《蛤蟆调》《插秧舞》等脍炙人口的马山民歌,并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知识及马山民歌的体裁、题材、唱词特点、音乐特点等内容进行了生动的讲解。培训中,学员们踊跃上台试唱,台上台下、课内课外形成了精彩互动,大家都认识到了学习和传承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马山民歌地域文化特色鲜明、流传久远,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楚地的“扬歌”“田歌”。马山民歌题材广泛,内容涵盖历史朝代故事、生产生活知识、节日观灯贺彩等,与本地的人文习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马山民歌培训,不仅让大家感受到马山民歌的独特魅力,增强了民族自信,更让小朋友们在低鸣浅唱中自信成长。
在本次活动开展之际,马山镇妇联在镇域范围内广泛招募巾帼志愿者,不仅一同参与民歌的传唱与舞蹈的学习,更积极融入与留守儿童的互动中,做好后勤保障,传递了冬日里的温暖力量。
下一步,马山镇将继续探索“公益+”“文化+”的传承模式,积极动员妇女儿童参与公益活动,助力马山民歌保护传承,让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