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强调,要突出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争创世界一流的导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推进、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今年,是新版学科目录修订后,首次在研究生招考中使用。《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中,原艺术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由5个合并为1个,专业学位类别由1个调整为6个,并升级至博士层次,充分显示了国家对艺术类专业的重视与认可。这为艺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有助于提高艺术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也使得艺术类专业得以更好地与产业对接。
同时,如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文化创意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由学科目录调整带来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的变革,以及新的学科分类和培养要求,不仅会直接影响学生培养的质量,也会对毕业生未来的就业产生影响。艺术类院校如何积极更新培养方式和方法、教学设施和研究条件,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实践创作水平和科研能力,以培养出更具竞争力的艺术类人才,值得探究。
针对新版学科目录调整,在设定艺术类人才的培养目标时,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首先,学科交叉和融合是新版学科目录的一大特点,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跨学科培养,让学生在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触类旁通,形成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和技能体系。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艺术类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更好地适应未来交叉学科的发展趋势。其次,实践能力在新版学科目录中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从新版学科目录中艺术类专业博士学位的设定就可窥见一斑。针对艺术学科的特殊性,我们需要通过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成长,提高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应用水平。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和作用。此外,新版学科目录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需要鼓励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并付诸实践。通过开展创新项目、创业实践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艺术人才。同时,职业素养的培养也是新版学科目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需要通过加强职业道德、职业规划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感。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还能使其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
在培养目标设定和完善之后,进入到学生的实际培养环节,最重要的就是课程设置。如何让专业类的课程更有吸引力?我们需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更新和优化。这可能涉及对教材的重新编写,或者引入新的教学资料和案例。同时,也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翻转课堂、小组讨论、案例教学、项目制学习、教授工作坊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自主学习能力。此外,实践教学也是艺术类学科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新版学科目录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通过采风、田野调研、多专业联合实习等方式,不仅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也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在课程教学环节的最后,对于学生成绩的评判,也需要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来满足新版学科目录的要求,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习实践成果等,同时也应考虑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等非传统评价指标。
不论是培养目标的达成,还是教学环节的实现,都离不开优秀的师资队伍。新版学科目录的制定,给艺术类学科的师资队伍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新版学科目录凸显了艺术类学科的实践性和跨学科性,这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帮助他们在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中适应和提高。通过制定全面的培训计划,对于学科梯队中的重点培养对象,甚至可以“一人一策”的方式,包括教学研讨、实践锻炼、观摩辅导等多种形式,培养其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传授知识、引导探索和助力创新。新版学科目录不仅要求艺术类学科的教师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专业素养,同时也非常注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因此,建立一套合理的评价机制,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价十分重要。这一评价机制应该涵盖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等多个方面,并且定期进行评估和反馈。通过这样的评价机制,教师将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及时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积极招聘和吸引优秀的艺术类学科人才,特别是那些具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高端人才、有突出代表作品的行业内顶尖创作者。通过招聘和吸引优秀人才,我们才能够为师资队伍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提高艺术类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
(作者:徐迟,系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学办公室主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