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艺术是为了考级,还是为了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在日前召开的昆明市“两会”上,“双减”后如何加强青少年艺术教育、改变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资源匮乏的现状,成为关注的热点。
会上指出,由于教育主管部门没有建立与艺术教育要求相符的监督、管理、考评机制,艺术教育课程受挤占、挪用、排挤现象比较普遍,艺术教育课程的开设、授课、管理、考核流于形式。目前,不少农村中小学仍然把音乐、美术等课看成是可开可不开的副课,某些学校的音乐、美术课被语文、数学等主课占用,有的学校让学生自习,有的学校甚至取消了音乐、美术课;这些学校中,从正规师范院校毕业、受过艺术专业教育的教师极少。小学艺术教师配备相对较好,初中和高中阶段的艺术教师大多短缺。乡镇以下的学校几乎没有艺术教师。不少地方没有建立长期有效的艺术教育师资培训机制,从事艺术教育的专任课教师成长滞后,岗位胜任率低;一些中小学重视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但对艺术教育软硬件开发投入少,没有建立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没有开展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的场地场馆、设施设备达标工程的创建及评估工作等,学校艺术教育缺乏应有的物质保障。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师资和设备,艺术教学无法实施。
据南京大学前往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支教的研究生们2021年上半年对当地4所中小学的调研,这些学校每周开展“第二课堂”的时间平均为1.1小时,学校将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用在了“第一课堂”,用来备战中、高考。而前来支教的老师,大多承担的是“第一课堂”教学工作。即便如此,当地中学的高考一本上线率仍处于较低水平。“第一课堂”挤占“第二课堂”时间,每周用来开展美育的课程很少,缺少落实“双减”的重要抓手。
和城镇的大多数孩子一样,不少农村中小学生对艺术也充满了渴望。
云南大理飞扬舞蹈学校教师王雪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县民革小学支教结束那天,师生们眼里都是泪水。一名教师对王雪说:“千万不要放弃我们,我们想跳舞!”
“那一刻,坚定了我要继续支教的决心。”王雪说。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团大理市委便在飞扬舞蹈学校成立了大理州的第一个校外少工委,少工委不仅开展有特色的队日、队会等活动,还把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小白剧、白族大本曲、白族霸王鞭、白族三弦演奏4项白族“非遗”项目列为长期教学课程,走进60余所小学、幼儿园,开展“非遗进校园”公益课后服务,培训学生4万余人。
对此,代表们认为,“双减”政策出台后,昆明一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有的关闭转让,有的以高价租来的教学场地、教学设备等在节假日被闲置、利用率低。
据此,政府应尽快加大对非学科培训机构的情况摸底,有序引导机构利用现有场地和师资力量,开展双休、节假日托管及兴趣类活动、服务;倡导有场地条件和资源优势的培训机构向辖区中小学、社区青少年提供免费开放,条件成熟的可由教育部门、共青团组织打造中小学生校外实践基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给予支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