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音乐会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院长于丹教授主持
2019年1月6日晚七点,“魔弓传奇”吕思清小提琴独奏音乐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学生活动中心圆满举办。著名小提琴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教授吕思清为听众演奏了数十首古今中外名曲,得到了北京师范大学师生的热烈关注和广泛好评。本场音乐会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主办,共青团北京师范大学委员会提供支持,再度在北师大校园内谱写出琴声与人文交融的美妙乐章。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院长于丹教授主持本次新年音乐会。
于丹教授在致辞中特别提到,作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的教授,吕思清在艺术公益教育尤其是儿童音乐公益教育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场音乐会是自2015年以来,吕思清教授第三次在北师大举行专场小提琴独奏音乐会,他的琴声成为这个变化多端的世界里不变的期待。
于丹教授说:“今天思清教授演奏的音乐里面,有《爱的忧伤》,也有《爱的欢乐》,并且它们都出自同一个音乐家——克莱斯勒之手。这样的安排并不矛盾,就像一个硬币有着正反面,如果爱只有欢乐,那也不是完整的爱,不是深沉的爱。期待用音乐唤醒内心,让我们在音乐里完成一次真正的跨岁洗礼。”
吕思清教授希望通过新年音乐会传递美好的新年
吕思清教授表示,自从成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工程研究院的教师,通过研究院和北京师范大学的平台,在公益音乐教育和音乐普及领域做了诸多探索。他坦言,每年都会对北师大专场音乐会充满期待,不仅是因为能够见到众多喜欢他的演奏的师生,更因为这是他自2016年以来每年的第一场音乐会。他表示,尽管现在社会浮躁之气盛行,仍然要坚持用最真诚的心把最美好的音乐和美好的愿望带给大家。
“天才小提琴家”演绎魔弓传奇,传承古典之美
吕思清教授深情演奏
吕思清教授将他对音乐的赤诚信仰和对公益艺术教育的热忱融入到此次演奏中,用一段段或悠扬婉转、或激越慷慨的旋律传达出音乐塑造人格的美好信念,为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余味无穷、优雅动人的小提琴艺术洗礼。据了解,吕思清教授由于先前运动导致左腿肌肉拉伤,至今仍未完全康复。为了能够给在场听众奉献高水准的表演,他坚持整场音乐会站立演奏十余首经典名作,让人不禁敬佩于他卓越的艺术追求和无可挑剔的敬业精神。
吕思清教授用悠扬的琴声传达出对新年的美好期盼
作为第一位获得国际小提琴艺术最高奖“帕格尼尼金奖”的东方人,吕思清教授以他激情洋溢的演奏风格和无与伦比的音乐魅力征服了世界近四十个国家及地区的观众,被西方媒体盛赞为“一位杰出的天才小提琴家”。他四岁起学习小提琴,并在八岁时被中央音乐学院附小破格录取,成为这所著名学府历来年纪最小的学生。11岁时,他被世界著名小提琴家耶胡迪·梅纽因选拔到英国,进入其创办的天才音乐学校学习。此后,吕思清教授继续在小提琴事业中全心耕耘,获得过包括帕格尼尼金奖在内的北京、英国及美国等多个重要国际比赛大奖。
中外名曲浪漫回响,艺术之魂开启美育新境
著名小提琴家吕思清教授与优秀青年钢琴家芦静怡默契演绎中外经典
吕思清教授特意为本次音乐会甄选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爱的忧伤》《爱的欢乐》《梁祝》等八首古今中外名曲,由经典中翻出新意,由浪漫中更见情怀。本次演出由优秀青年钢琴家芦静怡担任钢琴伴奏。
吕思清教授新年首次演奏全版《梁祝》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最为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之一《梁祝》诞生的六十周年。为纪念这一特殊的时刻,吕思清教授突破以往独奏会上仅演奏《梁祝》节选部分的传统,首次采用钢琴伴奏的形式演奏全版《梁祝》。这场让人耳目一新的经典曲目新演绎赢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反响和一致好评。
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携手吕思清教授致力于公益艺术教育
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发起“国民艺术素质提升和公益素养培育计划”,力邀吕思清教授共同致力于以领先的国际视野和卓越的音乐造诣开创国内公益艺术教育的新理念和新途径。本次演出是吕思清教授指导并参与的公益艺术教育创新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院希望更多人能够在音乐旋律中感受生活的趣味,在音乐秩序中完善自身的人格,不断为公益美育开拓新境界。
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院长、著名文化学者于丹教授表示,研究院将继续与吕思清教授一起,不遗余力地致力于提升国内公益艺术教育水平,以艺术之魂、公益之心不断开拓人文美育的新境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