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卡塔尔世界杯已经开赛,这场四年一度的盛会点燃了全世界亿万人的热情。近日,浙江杭州采荷第三小学二年级音乐老师叶佳琪带领学生共同欣赏了世界杯主题曲,并手工制作“小乐器”为主题曲伴奏,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让孩子们感受到足球世界的无穷魅力。
11月25日,叶佳琪告诉新京报记者,卡塔尔世界杯开赛后,她曾在课间听到学生们在讨论世界杯赛事,于是有了制作乐器为主题曲伴奏的想法,“平时我们音乐课上也会有制作乐器的活动,这次正好碰上世界杯,他们应该也会蛮喜欢的。”
叶佳琪为此做了充分准备。她带学生们学习了不同乐器的相关知识,如弹拨乐器、拉弦乐器、吹奏乐器、打击乐器等,介绍了每种乐器的声音和效果,并确定这次手工制作以节奏感强、适合伴奏的打击乐器为主。在约十几种打击乐器中,学生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两三种进行制作。
尽管老师会提供材料清单、讲解步骤,孩子们还是发挥出了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受欢迎的乐器是沙锤,最简单的制作方法就是把大米或豆子装进空塑料瓶,摇起来就有沙锤的声音。还有一种带手柄的沙锤,“一开始我告诉他们,可以把超市里装鸡蛋的盒子剪下来,两个合在一起,组成沙锤。但有的小朋友非常有创意,他们把生鸡蛋凿了一个洞、清洗干净之后,做成‘鸡蛋沙锤’,有个同学甚至带来一个鹅蛋,这是我没有想到的。”叶佳琪说道。
还有一种“响铃棒”:用彩带或扭扭棒连接起几个铃铛,再绑在一根细棒上。但有的学生直接将连接了铃铛的扭扭棒缠绕在了手腕上,把“响铃棒”变成“响铃手环”,叶佳琪称,“她把它绑在自己手上,举起手来摇给我看,我就觉得小朋友的创造力真是很丰富。”
除了在乐器上“加料”,学生们还在节奏上创新。叶佳琪只是教了他们最简单的节奏,同学们就能在此基础上编出更复杂的节奏。
经过这一堂特殊的音乐课,叶佳琪感觉,学生们对世界杯有了更多了解,对音乐的兴趣也更浓了,“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这次活动)不仅能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也能为他们提供一次亲身体验的过程。”
叶佳琪还表示,“人文性”是音乐课程的一个重要性质,通过音乐,孩子们可以了解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国家和民族,促进多元文化交流。在课堂上,从二年级孩子的理解能力出发,她也介绍了世界杯的历史,世界杯相关音乐的风格,还有一些著名的足球运动员,如贝克汉姆等。
“《Hayya Hayya(Better Together)》(在一起更好)是由来自卡塔尔、尼日利亚、美国的三位歌手共同演绎的,更能表现世界的多元融合。节奏非常明快、轻盈,很容易记住,我觉得适合小朋友们来感受、体验。”叶佳琪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