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在线音乐平台的竞争史
国内的在线音乐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2002年,百度上线MP3业务为起点,率先支持普通用户在网上免费下载音乐。紧接着,酷狗音乐、QQ音乐、虾米音乐、天天动听等各大在线音乐平台相继成立。
那个年代由于数字音乐在国内刚刚兴起,处于法律的空白地带,导致版权问题不被重视,各大音乐企业都在版权的灰色地带游走,甚至盗版音乐大行其道。
这个阶段最鲜明的特点是:由于版权不规范,平台鲜少向上游的版权方支付音乐的版权费用,所有音乐平台基本上都支持用户免费听歌甚至是将歌曲下载的本地。同时音乐的功能性被放大,各类音乐的场景意义远大于欣赏意义,各类草根歌手开始盛行,这一点我后面会讲。
在我看来,这一时期的歌曲对于各大音乐平台来说,充当的是「引流品」的角色。通过免费的音乐,把音乐用户聚集起来,再发挥这群用户的流量优势吸引广告商,从而实现盈利。音乐平台在乎的不是对音乐质量的把控和管理,而是把人群聚集起来以后能够形成什么样的商业价值。
第二个阶段以2009年,文化部第一次对盗版音乐出手为开篇。当年文化部发布了一系列规范网络音乐秩序,保护音乐知识产权的通知。由于监管的收紧使得音乐平台的版权费用加大,导致了一些变现效率较低的音乐平台迎来第一波关门潮。2015年,国家版权局出台史上最严的版权令,监管进一步加强了对音乐版权的管理,各大网站纷纷下线未授权作品。
早些年间,网易云音乐打造的文艺、高品位以及小众调性深受各类青年的青睐,我也不例外。当时各家音乐平台在曲库上差别不大,网易云音乐吸引我的地方主要在于:推荐歌单比较符合我的口味以及每首歌下面比故事会还精彩的评论区。
但是在2015年的某天,一觉睡醒后,打开收藏列表一看,列表变成了一片灰,很多歌曲因为版权问题都没法听了,还记得当时的朋友圈一片哀嚎遍野,纷纷抱怨不平。虽然有些歌听不到,但只要一段时间,那种不爽的感觉就没那么强烈了。
又过了三年,周杰伦的音乐在网易云全部下架,这件事迫使我下载了QQ音乐,成为了尊贵的绿钻会员。虽然QQ音乐的无损音质很香,但在我眼里始终是一款播放器。
这一段时间也是国内在线音乐市场进入下半场的转折期,借着国家版权局的版权东风,腾讯、网易、阿里凭借自己手里的独家版权,高楼筑起,三家独大。而音乐曲库的保有量成了最大的护城河与竞争力,任何用心设计的用户体验、苦心经营的社区感在健全曲库面前变得不堪一击。
目前在音乐版权领域,独家版权方面已经基本形成三家并立的局面。其中腾讯音乐由于手持国际三大厂商版权以及并入中国音乐集团带来的大量独家版权,其版权数量在业内遥遥领先,基本掌控90%的音乐版权。在此格局下,网易和阿里也不断寻求突破,孵化自己的音乐人,虽然大家口口声声说自己需要的不是“播放器”而是“音乐社区”,但是从数据来看,打造音乐库确实能够吸引更多的用户。
02网络音乐成主流
网络音乐这个分类实在是太广了。百度给出的定义是:音乐作品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各种有线和无线方式传播的,其主要特点是形成了数字化的音乐产品制作、传播和消费模式。
只要是通过互联网等方式传播的都称之为网络音乐,除了唱片公司的签约歌手在互联网渠道发歌以外,还有各种草根歌手自制的音乐,这类音乐主要依靠网络传播,即有音乐文化的通性,也有自身的特点。我国的网络音乐是从草根歌手开始走红的,再到后面的几乎占据了华语乐坛的半壁江山,大概花费了十几年的时间。
为什么网络音乐会慢慢成为主流,简单谈谈我的理解。先抛出结论:
1.音乐产业跟不上市场对音乐的需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的互联网场景以及社会场景需求量变大,而传统音乐产业由于制作及使用门槛的限制,导致了音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供不应求,社会需要更多元、丰富的音乐,这就导致了网络音乐的出现。
早在九十年代前后,制作音乐以及使用音乐这两件事都是有门槛的。制作音乐就不用多说,早年间普通人很难有录音棚机会,也没有那么多数字化设备。就算你千辛万苦把歌曲制作完成,但缺少低成本的传播路径,所以有钱做歌也很难做推广,也就是没办法让更多人听到你的歌。
从另一个层面来说,早期音乐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和文化活动存在于大众的生活中,我们普通人听歌是抱着舒缓心情、表达个性这样的目的,多数人喜欢一首歌都是因为好听、唱出我的心声这样的理由。
在这个阶段,除了常规音乐产业的应用和输出以外,其他需要使用音乐的场景非常少。但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象,丰富的互联网媒介让音乐发挥更大的作用。
网络音乐起源于20年前,最初形态是网民在电子邮件中附带的配乐,随后变成了各种网页的背景音乐,紧接着flash动画出现,再到后来就更普及了,想想我们以前写个博客、弄个QQ空间少不了配上一首背景音乐才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品位。各类互联网场景的涌现也带动了社会场景的需要,各类音乐餐吧、商家广告宣传等等,只要是需要渲染情绪的场景都少不了音乐,从而导致音乐产业真正的供不应求。
2.网络歌曲更受民众喜爱
这类网络歌曲通常取材自生活,反映实际生活的真实感受,引发情感共鸣容易受到学生族和白领的喜爱。而且这类歌曲旋律简单、有很强的记忆点,容易洗脑,歌词诙谐幽默,朗朗上口,很容易就形成自发的传播。
「东北人都是活雷锋」以及「大学生自习室」是最早红遍网络的动画配乐;
「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以及「丁香花」是最早红遍彩铃届的网络歌曲;
这类歌曲一方面是大众所追求的好听、动听,激情洋溢的旋律,既有奇异性也有符合乐理的规律性,另一方面是追求标新立异、寻找与众不同凸显个性的歌词与记忆点。
网络音乐也和其他商品一样,是群众文化消费商品的主要形式之一,听众自然愿意接受它。而作为工业文化的流行音乐,必然存在着大批量的生产特性,产品快速的推陈出新,是为了满足消费者不断更新的文化消费的需求,因此这类网络歌曲一经推出后,自然就受到普通听众的欢迎。
03听众为哪些音乐付费
前两天,国际唱片协会IPFI发布了一年一度的《全球音乐报告》,报告中显示:2019年全球录制音乐市场总收入为202亿美元,增长了8.2%,连续五年增长。而中国录制音乐市场收入的增速是16%,继2018年之后,再次排名第七。
数据上略一看,国内音乐市场一片欣欣向荣,蓬勃发展。除去付费那么是谁贡献了这么收入呢?
鹿晗数字专辑总销量破亿;
RISE(男版创造营)组合专辑销售额破三千万;
蔡徐坤的EP销售额突破五千万;
华晨宇单曲销售额突破六千万;
肖战单曲销售额破亿;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特意把上述歌手的代表作都听了一遍。
拿肖战这首光点来说,我一个门外汉的感觉是:这首歌的编曲、制作水平非常高,很欧美。肖战那经过修音后毫无瑕疵的声音就像这条音乐流水线上最不重要的环节,听不出来任何感情,整首歌有种说不出的融洽。我在音乐评论方面比较词拙,总体感觉就是有这制作班底,谁去唱这首歌都不会太差,或许这就是现在年轻人喜欢的流行音乐吧。
再一搜这首歌的三位制作人:
Wynne Bennett曾经参与过获得格莱美年度专辑的创作;
Leroy Sanchez在17岁就发布EP并举办了国际巡回演唱会;
Rik Annema名气稍微小一点,但也是上过荷兰排行榜第二的吉他手;
用知乎知名独立音乐制作人哎呀君的原话评论就是:光这词曲作者就够国内90%的音乐人酸,今时今日,像肖战这样舍得如此真金白银做音乐的演员已经不多了。
肖战的粉丝是连GAI都羡慕的水平。以前的粉丝追星习惯白嫖,顶多买两张CD或者支持支持演唱会。肖战的粉丝不一样,为了哥哥的音乐梦想,数据非做不可,我的哥哥唱歌真好听,我的哥哥是全世界最厉害的。
除了这些顶级流量歌手以外,我们再去看看其他的音乐人。
Click#15直言做乐队每个月只能赚1000块钱,打车费要留着和主办方报销;
刺猬乐队的主唱兼吉他手子健因为工作不好请假的问题,频繁换工作;
九连真人三名成员都是兼职搞乐队,两名成员险些被学校开除;
南京市民李先生当了一年社畜之后把工资全部投给了第一张专辑;
陈粒做《如也》这张专辑的时候银行卡上只有200块;
不说了,太惨了。
去年11月,中国传媒大学发布了《2019中国音乐人生存状况报告》。报告中显示全职音乐人仅有12%,学生身份音乐人占比超四成,兼职做音乐仍旧是大多数音乐人的现状。即便去除所有学生群体的受访者,发现音乐行业的兼职音乐人占比仍高达80%,其中非音乐行业的兼职音乐人为绝大多数,占比近60%。
为更准确地了解音乐人的收益状况,报告的音乐人收益部分排除了学生群体。调查显示,近半数非学生音乐人的税前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有四分之一的音乐人税前月收入维持在2000-4999元的水平,月收入能达到8000-1万元的仅占5.89%,而月收入能达到1万元以上的则只有9.3%。
看到这种两极分化的场景不禁让人思考,现在偶像歌手做的歌,真的就受普通听众的欢迎吗?这种音乐能够让整个音乐产业变得更好吗?我能够理解不同的歌曲受众是不同的,偶像歌手做的音乐就是供粉丝消费自嗨,这些流量歌手本身并没有错。
但是音乐也是内容的一种形式,也会面临劣币驱逐良币的问题。李宗盛在一次采访中曾经说过讲一句话,一个生物你一直喂它吃烂东西,它会变成猪的。对音乐的渴望大家都有,但你不能一直喂它烂东西。歌曲也是一样,你发现一些很廉价、很烂的歌,有一天突然爆红,你会想原来这个也能赚钱,这样也行哦,那我也这样搞吧。要改回来非常难。
当整个行业正经做音乐的人都赚不到钱,反而是这些流量明星以及所谓的抖音神曲大行其道时,我们又怎么期待华语乐坛能够做出更多精品,更多用心制作的音乐。
#专栏作家#
平安科技资深产品经理,《产品经理进阶:100个案例搞懂人工智能》作者;擅长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商业化应用,实践经验丰富,对产品设计方法论有深入洞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