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两种花,一种花能结果,一种花不能结果,可它们同样美丽,比如玫瑰,比如郁金香,它们在阳光下开放,虽没有任何明确的目的,但这也就足够了。这才是成功的境界,一种大智慧!”
先来说说爱因斯坦与小提琴的三个故事
上个世纪初,有一个犹太少年,他做梦都想成为像帕格尼尼那样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他一有空就练琴,可是,就连他的父母都觉得这个可怜的孩子拉得实在太蹩脚了,完全没有音乐天赋。有一天,少年去请教一位老琴师。
琴师说:“孩子,你先给我拉一首曲子听听吧。”少年拉了帕格尼尼24首练习曲中的第3首,简直破绽百出。一曲终了,老琴师沉吟片刻,问少年:“你为什么特别想拉小提琴呢?”少年说:“我想成功,想成为帕格尼尼那样出众的小提琴演奏家。”老人又问道:“那你拉琴快乐吗?”少年回答:“我非常快乐。”于是,老琴师把少年带到自家的花园里,对他说:“孩子,你现在非常快乐,说明你已经成功了,对不对?
你拉小提琴的目的是为了成功,获得快乐,而你现在已经是这样,那又何必非要成为帕格尼尼那样伟大的人?你看,世界上有两种花,一种花能结果,一种花不能结果,可它们同样美丽,比如玫瑰,比如郁金香,它们在阳光下开放,虽没有任何明确的目的,但这也就足够了。这才是成功的境界,一种大智慧!”
老人的一番话,让少年恍然大悟。于是在后来的日子里,少年不再对拉小提琴那么狂热了,只把它当作调节生活获得快乐的一种活动。他做什么事都变得从容冷静起来,不再去刻意地追求成功了。
20年后,这个少年成了名震天下的物理学家。他就是影响世界的伟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的母亲波琳是一位多才多艺的钢琴家,她也希望儿子也喜欢音乐,所以当爱因斯坦六岁的时候,她开始教他学习小提琴。不幸的是,起初,爱因斯坦讨厌拉小提琴。他宁愿建造他非常擅长的纸牌屋(他曾经建造了一个14层楼高的纸牌屋)或做其他任何事情。
当爱因斯坦13岁的时候,当他听到莫扎特的音乐时,他突然改变了对小提琴的看法。随着对演奏的新热情,爱因斯坦继续拉小提琴,包括他生命的最后几年。
近七十年来,爱因斯坦不仅会因为在思考过程中陷入困境而对小提琴放松,他会在当地的独奏会上进行社交游戏,或者加入即兴团体,或在家中演奏圣诞颂歌。
爱因斯坦这位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在童年时是个学习成绩一塌糊涂的孩子。从小,他就被看成是个笨头笨脑的孩子。他4岁时才开口说话,上学后也没有变得聪明起来。学校的老师和校长都断言:这孩子将来不会有什么出息。到最后,他也认为自己是个“少见的笨孩子”,就像邻居和长辈们说的那样。他对这些众口一词的结论感到既惶恐又沮丧,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也没有信心,甚至想退学算了。
不过他的父亲——一名机电工程师从来没有指责或抱怨过自己的孩子,反而千方百计地鼓励他,让他重新恢复信心,即使那个时候,大家都瞧不起他的孩子,孩子也自认为很笨。有一次,父亲给他买了一盒积木做游戏。当他搭积木的时候,父亲安排全家人都坐在他身边,每搭好一层大家就开始鼓掌,掌声热烈而真诚,并大声喝彩:“真棒啊!”“搭得实在太好了!”“这孩子真是能干啊!”他的自信就在这些掌声与喝彩声中逐渐重新凝聚起来了。接着,他的父亲开始教他学习小提琴,他父亲虽然是个业余的小提琴演奏家,不过他拉得很好。他对爱因斯坦说,能够治疗人生的伤痛和绝望的最佳良药就是音乐。爱因斯坦在父亲的培养下很快显现了自身的音乐才能,他的小提琴拉得十分出色,并开始经常登台表演。这时,大家完全改变了对他的看法,夸奖之词就像雨点一样扑面而来。这时候,父亲总是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孩子啊,其实你非常优秀。不管何时何地,你都不能对自己失去信心。”
爱因斯坦的母亲波琳是一位具有文化修养的贤慧母亲。她爱好音乐,并是爱因斯坦的音乐启蒙老师。有一次,母亲坐在钢琴前轻轻地弹着琴键,弹出的旋律就如潺潺的溪水。一曲结束,她回过头一看,小爱因斯坦正歪着脑袋听琴呢!他听得是那样的入迷。年轻的妈妈感到孩子有很强的音乐感。她很高兴地对小爱因斯坦说:“瞧你一本正经的样子。像个大学教授模样!喂!亲爱的小家伙。怎么不说话呀?”小爱因斯坦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不答一句话。那时他只有3岁。小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名字)从6岁开始正式学习小提琴。他那幼小的心灵就已经进入到幽美的旋律之中。
7年之后,他懂得了和声学和曲式学的数学结构。他休会到演奏莫扎特作品的技巧和奥妙。琴弦和心弦一起共鸣了,他一生中的科学和艺术生涯也开始了。
爱因斯坦学习小提琴的技巧并不是通过正规的小提琴教程,而是通过莫扎特的奏鸣曲来学习的。他认为热爱就是最好的导师,从此他爱上了莫扎特。小提琴也成了爱因斯坦科学生涯中的终身伴侣和欢乐女神。她为这位科学家驱散了忧郁和喧嚣,驱走了混乱和邪恶,她为科学家增添了美丽与和谐。
音乐赋予我无边的想象力
“如果我不是物理学家,可能会是音乐家。我整天沉浸在音乐之中,把我的生命当成乐章。我生命中大部分欢乐都来自音乐。”
“死亡意味着再也听不到莫扎特的音乐了。”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正是音乐赋予我无边的想象力。”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与音乐
13岁那年,爱因斯坦在阅读康德的哲学著作时,无意中发现了莫扎特的奏鸣曲,从此便无法自拔,坚持自学小提琴,甚至形影不离。荷兰物理学家艾伦·费斯特、德国最伟大的物理学家、量子论开山祖师普朗克常常以钢琴与之合作。对于科学研究和小提琴,爱因斯坦作过一番总结:“音乐和物理研究起源不同,目标却一致,就是追求表达未知。它们方式不同,但相互补充,在这个充斥人造形象的世界中寻找避难所。这个避难所可以是音符,也可以是公式:我们在那里宾至如归,并获得超越日常生活的安定。”
爱因斯坦与小提琴
音乐是爱因斯坦的最大爱好,伴随他度过了70余个春秋。他是一位出色的小提琴家,也能熟练地弹奏钢琴。他外出时总是带着心爱的小提琴,并且常常想起钢琴的琴键。他曾不经意地考虑过做一个职业小提琴手,并数次说过,如果他在科学上不成功,他会成为一个音乐家。他几乎没有一天不拉小提琴,而且常有钢琴伴奏,演奏奏鸣曲和协奏曲。他喜欢室内音乐,同杰出的音乐家一道演奏三重奏和四重奏。他的音乐朋友和合作者很多,有时演奏完全是不拘形式的。与音调、音色已预先调好的、结构复杂的钢琴相比,只有四根弦的小提琴的两个相邻音阶之间没有清楚的界限,其音响、振动、音质在很大程度上由演奏者自己把握,因而特别适合于表达个人内心的隐秘世界。
爱因斯坦1914年在柏林与当时的德国科学院院长合奏
爱因斯坦具有不必事先准备而即席演奏的才能,演奏时而明快流畅,时而委婉悠扬,时而雄浑庄严,极其富于变化。此时,他就像忘情的孩子,完全神游于音乐的王国,沉迷在丰富的幻想和惬意的思维之中,忘却了人间的世界,对一切实在的东西都毫无感觉,“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他不愿同职业艺术家一起公演比赛,这既出自他作为业余爱好者的谦逊,也怕给职业音乐家造成难堪。但是,他却经常为慈善事业义演。爱因斯坦也即兴弹钢琴,一有外人进屋,他就立即中断弹奏。音乐此时成为他劳动之后的轻松和消遣,或是新工作开始之前的酝酿和激励。
弹钢琴的爱因斯坦
凯择尔这样评论说:爱因斯坦的最大爱好是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在这里,感受之深,寓意之远,是同美好的形式交织在一起的,这种统一在爱因斯坦看来,就意味着人间最大的幸福。在大事小事中时时感受到人类要生存的这种意志已经通过音乐上升到一种绝对的力量,这种力量反过来又吸收了各种感受,并把它融化为高超的美的现实。从巴赫到贝多芬和莫扎特的音乐流派,对爱因斯坦来说,鲜明地展示出音乐的本质。但这并不是说,他对其他音乐家和其他流派就持武断和轻视态度。他爱古老的意大利音乐,也爱德国浪漫主义音乐,但是在他看来,音乐成就的顶峰还是这三个灿烂的明星。有一次,在回答别人问及巴赫时,他曾简短地说道:“关于巴赫的生平和工作:谛听它,演奏它,敬它,爱它——而不要发什么议论!”
至于对爱因斯坦小提琴演奏水平的评论,行家认为:他是一个真正的音乐家;尽管他没有时间去练习,但无论如何演奏得十分好。一位不知道他是物理学家的音乐评论家写道:“爱因斯坦的演奏是出色的,但他不值得享有世界声誉,因为有许多其他同样好的小提琴手。”
爱因斯坦与友人合奏
爱因斯坦只是热爱、聆听和演奏音乐,不大关心讨论音乐。不过,他有时也对作曲家及其作品加以评论,这些评论总是简洁的和有理解力的。他的品味是十分古典的,不大喜欢19世纪的浪漫派。他偏爱17世纪和18世纪作曲家的风格:纯正、雅致和均衡。他喜欢莫扎特、巴赫、维瓦尔第,可能还有海顿、舒伯特,以及意大利和英国的一些老作曲家。他对贝多芬的兴趣差一些,即便喜欢也是早期的贝多芬,而不是后期的“风暴和欲望”。
“和平来自理解,而不是武力”——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为莫扎特的带有神意的、古希腊式的质朴和美的旋律所倾倒。他认为莫扎特的作品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过去是、将来也永远是优雅、温馨而流畅的,是宇宙本身的内在之美和生活中的永恒之美。莫扎特的音乐是如此纯粹简单,以致它似乎永远存在于宇宙之中,等待着莫扎特去发现。莫扎特是他的理想、他的迷恋对象,也是他的思想的主宰者。即便如此,爱因斯坦还是坚持他的判断的独立性。有一次,他在钢琴上演奏莫扎特的一段曲调。在出了错误后,他突然停下来对女儿玛格丽特说:“莫扎特在这里写下了这样的废话。”
爱因斯坦演奏莫扎特降B调小提琴奏鸣曲K.378第二乐章
爱因斯坦很难说出,究竟是巴赫还是莫扎特更吸引他。他一直是巴赫的崇敬者,他觉得对巴赫的音乐只有洗耳恭听的义务,而没有说三道四的权利。巴赫曲调的清澈透亮、优雅和谐每每使他的心灵充满幸福感,扶摇直上的巴赫音乐使他联想起耸入云霄的哥特式教堂和数学结构的严密逻辑。不过,巴赫作品的新教自我欣赏却使他着实有点扫兴。
©Behance
爱因斯坦对贝多芬的态度是复杂的。他理解贝多芬作品的宏伟,其室内乐的晶莹剔透使他着迷,但是他不喜欢其交响乐的激烈冲突;在他看来这是作者好动和好斗的个性表现,其中个人的内容压倒了存在的客观和谐。他觉得贝多芬过于激烈,过于世俗,个性过强,音乐戏剧性过浓,C小调在激情上过载,从而显得有些支离破碎。
©Behance
他不大赞同有人说贝多芬是伟大的作曲家,因为与莫扎特相比,贝多芬是创作他的音乐,是个人创造性的表达,而莫扎特的音乐是发现宇宙固有的和谐,是大自然韵律的普遍表达。他曾成功地说服了他的朋友厄任·费斯脱不再偏爱贝多芬,而把时间花在巴赫乐曲上。他对浪漫主义作曲家颇有微词:他们像糖块一样,过甜了。他认为,由于浪漫主义的影响,就作曲家和画家而言,杰出的艺术家显著地减少了。
小提琴大师:埃尔曼、海菲兹、米尔斯坦
“逻辑可以带你从A走到B,而想象力可以带你去任何地方”
田艺苗老师说:语言的尽头,才是音乐的开始。
其实欣赏古典音乐是需要“厚度”的,想要对古典乐拥有一定的认知和谈资,需要有个好老师带你入门,让你真正懂得欣赏技巧。
《十分钟读懂名曲密码》它将会让你对古今中外的150首世界经典名曲有深入的品鉴和了解,同时了解每首经典背后的故事和传颂理由。
这套古典乐鉴赏课程,是由青年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韩红、李健等众多明星公认的古典乐评论家田艺苗亲自发声,共150节音频课程,每节约10分钟。
田老师将站在听众的角度去品鉴,不会过多强调音乐技法和理论,而是结合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大量相关知识,通过自身专业角度耐心教授,生动地通过150节课,带你欣赏150首世界经典名曲,一步一步将你领进“古典音乐”的门来。
韩红、李健、汪涵、吴晓波
都推荐的古典乐启蒙老师是何许人?
也许你对田艺苗这个名字还不是特别熟悉,但在国内音乐圈,特别是古典音乐圈里,几乎就没有不认识她的。
她已经和音乐打交道20多年了。既是音乐创作家(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又是音乐评论家(《上海壹周》、《21世纪经济报道》、《北京青年周刊》等专栏音乐作家)。
她曾获文化部“文化奖”优秀音乐作品奖以及“人音社杯”高校音乐书评最高奖;
出版过《时间与静默的歌》、《古典音乐的巨匠时代》、《温柔的战曲》等等经典音乐启蒙书籍。
她还在《我是歌手》节目中担任特邀评委。
尽管教授着“古典乐”这样看似冷门、距离感强烈的课程,田艺苗还是凭着魅力,吸引了好大一帮明星成为自己的小粉丝儿——包括音乐人李健、韩红、谭盾,也有汪涵、吴晓波、姚晨、欧阳娜娜这样的文化名人。
但抛开这一切头衔和名誉,田老师最想做的却是,充当古典音乐的传教士,致力于把古典音乐带入“凡间”。
我只是一个喜欢听音乐的人
田老师一直被年轻学生们拥戴为“古典音乐教母”,但获得这个尊称的路上,她经历了不少挫折和怀疑。
她为高校学生普及古典音乐知识的讲座“穿T恤听古典音乐”,已经开展了7个年头。但一开始,听众的反应其实并不热烈。
有一天她讲完课后,问听众“有没有问题”,竟换来全场鸦雀无声。这让她一度怀疑自己,甚至不太愿意讲课,待在家中反省。
但偶然的一件小事,让她想通了:
有一次,我在网上瞎逛,看到一个热播视频就点进去看看。
一个一岁的娃娃,她的妈妈去世了。保姆哄她的时候,唱起她妈妈常常给她唱的一首歌。保姆唱得坑坑洼洼的,这歌的曲调也模糊,可是那娃娃听着听着,居然开始流眼泪。她没有哭,她还太小,还不会做出悲伤的表情,可是她的眼泪大颗大颗的,从蓝色大眼睛里面涌出来。
我关上电脑,哭起来。
“无论婴儿老人,无论饮食男女,我们每一个人都曾被音乐感动过。但我们学院派音乐家听得太理性,分析得太机械,有时候忘记了听音乐的初衷。”
在这之后,田老师决定换一个教学频道:试着站在听众的视角里去思考“讲什么”、“怎么讲”。
所以,田艺苗不再一个劲儿强调音乐技法和理论,不再扔出一大段生涩难懂的音乐发展史让你一头雾水。
而是用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名曲作为案例通俗化讲解,引发你对它们的喜欢,然后再慢慢一步一步把你领进门来。
欣赏古典音乐,没那么难
对于古典乐,很多人不是不想听,而是苦于听不懂,就像看抽象画,欣赏不来不如不看。
而在《十分钟读懂名曲密码》的课程中,田艺苗会精选一些接地气又不失格调的古典音乐作为案例,跟大家讲解何为古典音乐,以及如何鉴赏。
因此,在“挑歌”这门学问上,田老师下了大量功夫:要经典、要好听、要有里程碑意义,还要循序渐进,照顾听众的品味。最后选出这150首精华,一点一点品给你听。
在“讲解”方面,田老师也试图将知识性、趣味性和抒情性融合在一起。
比如《卡农》,它为什么好听?
如果你网上搜索答案,你只会了解到掺杂一两个鸡汤的假故事。而田老师及其背后的智囊团队,做了大量的信息把关、化繁为简的工作,为你还原最真实的故事和最贴切的解读。
不过,田老师的教学中,最精彩的部分还不止这些。在田老师的描述里,你甚至能听到“音乐大师”的心跳。
她讲的肖邦,不是180年前巴黎的那位才子,而是一个瘦削单薄、体质敏感、有轻度妄想症的脆弱的孤独的男孩;
当她讲到贝多芬,也不再是1804年那位扼住命运咽喉的“英雄”,而是一位脾气暴躁、生性多疑、还会耍点小聪明,搬了25趟家的搬家癖患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