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首页 > 科技与创新 > 政策研究室

朱永新:未来已来,学校将面临转型——关于未来学校的研究综述

2019-05-19



  现代学校制度是大工业时代的产物。面对当代社会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个性化的发展,我们的教育已经无法适应。渴望教育变革,呼唤未来学校,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最强音。近年来,关于未来学校的研究呈现出井喷的态势,世界各地关于未来学校的探索与实践也如火如荼。对2007年至2016年“中国知网”数据库十年来关于“未来教育”的主题进行检索,有效文献多达458篇,最近两年更是呈急剧上升态势。这里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主要的观点与研究成果。
  关于未来学校形态
  关于未来的学校形态,专家们有不同的看法。有专家认为学校在未来会消亡,如华东师范大学袁振国教授在2018年第五届北京中学构建未来理想学校研讨会上,就以《未来,只有学习,没有学校》为题讲述了他的观点。也有学者提出,未来会出现多种学校形态并存的局面。
  更多的学者认为,未来学校会转型。如笔者先后在2016年新教育国际论坛和2017年的中国教育30人春季论坛上提出,未来学校的形态会发生根本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学校(school)会转型为新型的学习中心(learning centre)。未来学习中心将有十个基本趋势:从学习中心的内在本质来说,它会走向个性化;从学习中心的外在形式来说,它会走向丰富化;从学习中心的时间来说,它会走向弹性化;从学习中心的内容来说,它会走向定制化;从学习中心的方式来说,它会走向混合化;从学习中心的教师来说,它会走向多元化;从学习中心的费用来说,它会走向双轨化;从学习中心的评价来说,它会走向过程化;从学习中心的机构来说,它会走向开放化;从学习中心的目标来说,它会走向幸福化。
  除了传统的学校会转型为学习中心,各种社会教育机构也会转型为新的学习中心,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政府可以通过服务外包或者资源采购的方式购买服务。
  关于未来学习内容
  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ISE)对全世界教育家的调查表明,许多人认为现代学校体系中的教育内容只需要保留17%。专家们的共识是,未来的课程会进一步整合,让学生自我建构学习内容,以学习方法为主的学习将成为未来学校的主要特征。
  近年来,新教育实验在中国提出了面向未来的基础课程体系,其设计指导思想是:以生命教育课程为基础,以公民教育课程、艺术教育课程、智识教育课程为主干,并以“特色课程”作为必要补充。
  公民教育课程,解决的是“善”。公民教育课程的目标是培养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认同、理解、遵守与维护宪法,关心及参与公共事务,能够独立思考与敢于承担责任,对民族的传统和文化有归属感的现代公民。它包括公民道德、公民价值观、公民知识和公民参与技能四个方面的内容。
  艺术教育课程,落脚点在于“美”。艺术教育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在学习艺术知识、欣赏艺术作品、习得艺术技能的基础上,掌握艺术的思维,拥有艺术的品位,具有艺术的精神,传承人类的文化,陶冶丰富的情感,培养完善的人格。艺术教育课程不是为了培养职业艺术家,不是艺术尖子和精英的选拔与培育,而是源于儿童天性的自由发挥,注重艺术欣赏力和艺术情怀的培育,是源于艺术(每个儿童的自然天性)、通过艺术(无处不在的中介作用)、为了艺术(艺术化的人生目的与境界)的教育。
  智识教育课程,落脚点在于“真”。智识教育课程类似于通常所说的文理课程,主要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等,这是传统课程的主干部分。之所以不用文理课程或智力课程的概念,是因为我们是用大人文大科学的理念重新构建了智识课程,同时也是因为“智识”更能够准确表达我们对于课程本质的思考。因为课程的根本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形成用以统领知识的智慧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特色课程”解决的是“个性”问题。重新设计公民教育、艺术教育和智识教育课程,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这为特色教育课程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关于未来学习方式
  关于未来学习方式,研究者们认为会发生以下新的变化。
  首先,未来学习中心会打破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会形成线上线下结合、集体讲授与小组学习结合、主动学习与认知外包结合等新型的学习方式。
  其次,突破时空限制的“泛在学习”将逐步取代传统的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的学校学习。在泛在学习环境中,学生根据各自的需要,在自由的时间、多样的空间、以多样的方式进行学习,把所有的环境都变成学习的空间。学习时间弹性化与学习空间多元化是其最显著的特征。
  再次,未来学习中心会更多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沉浸式学习。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度空间的虚拟世界,为学生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如同身临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
  复次,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合作探究学习在未来将取代接受性学习。同时,借助智能设备生存与发展的时代已经来到,人机结合的学习方式会发挥更大作用,认知外包的现象会更加注重方法论的学习。利用网络学习,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实现精准学习也会成为未来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
  最后,更重要的是,在未来,学生不仅是知识的消费者,同时也可以是知识的创造者。未来的学习过程本身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是验证已经发现的知识,同时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创造新的知识。研究性学习将会成为未来重要的学习方式。
  关于未来学校教师
  关于未来学校的教师问题,现在的编制、职称等问题将不再困扰教育行政部门,因为未来教师职业会呈现多种形态,教师的来源会进一步多样化。
  一方面,传统学校教育中的教师仍然会存在,他们负责“兜底”教师职责,贯彻国家的意志和教育方针,完成国家规定的教育目标和基本内容。
  另一方面,教育有更大的开放性和选择性,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及其委托机构,会对社会提供的各种教育资源进行认证与评估。诸如罗辑思维、喜马拉雅、知乎这样的民间知识传播机构,史金霞这样的“自由教师”,胡进这样的教师工作室(课程公司),甚至类似新东方、学而思这样的社会补习机构,以及各种技能培训机构,以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优质教师资源。
  这样,学有所长的人都可以把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学校教育机构和其他平台,向学生传授,“能者为师”的新的教育时代将会真正到来。
  关于未来学校评价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在教育上的应用,新型的过程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会应运而生。其中,一种新型的基于互联网的学分银行评价模式会出现。
  所谓学分银行,是指面向未来学习中心的专门管理机构、授证机构、学习成果认证机构与组织体系,以及其他相关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标准、规范、规则和规定的综合系统。学分银行制度,就是模拟和借鉴银行的机理、功能和特点设计的制度。这套制度,以学分为计量单位,实现各级各类学习成果的存储、认证、积累、转换。目的是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有效机制,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教育公平。
  学分银行模拟银行的组织结构体系,从“中央银行”到“地方银行”,从“地方银行”到“储蓄所”,最终到“个人账户”。通过为各种学习成果赋予不同学分的方式建立流通工具,用学分的储存和兑换,使不同学习成果之间的等值转换成为可能。
  当然,未来学校还有许多新的特征,如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于2018年11月发布《中国未来学校2.0:概念框架》,对“学校”“学习”“课堂”“学习路径”等核心概念进行了全面的审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建翔提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是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
  不同的专家,心中有不同的未来学校模样。但是,未来已来,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深刻变革,打破传统的学校格局,学校转型已经是势不可挡的时代潮流。

  (作者系民进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学术委员会顾问,苏州大学教授)

0

  • 上一篇:上海音乐出版社·大连音乐教育科技产业园落户高新区
  • 下一篇:2019国民音乐教育大会,行业大咖、商界大鳄共话“快乐”音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