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首页 > 艺术与生活 > 公共街区

北京互联网法院发布网络音乐著作权案件审理情况报告

2022-12-18
  网络音乐著作权案件,既包括以音乐作品为保护客体的狭义著作权纠纷,也包括以录音制品为保护客体的邻接权纠纷。12月15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网络音乐著作权案件审理情况。
  12月15日,北京互联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北京互联网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庭长赵长新(右)通报网络音乐著作权案件审理情况。网络截图
  新京报记者在通报会上了解到,自2018年9月9日建院至2022年11月30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共受理网络音乐著作权纠纷4560件,审结4046件。案件呈现被许可人为主要起诉主体、平台运营商为主要被诉主体、新业态为主要侵权模式、调撤比例持续保持高位的特点。
  通报提到,相关网络音乐著作权案件中,根据权利基础,起诉主体可分为四类:包括词、曲作者和录音制作者在内的原始权利人,经词、曲作者或录音制作者授权的被许可人,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等音乐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以及包括词、曲作者继承人与著作财产权受让人在内的权利继受主体。其中,被许可人在北京互联网法院起诉的案件数占比69.4%,为主要起诉主体,原始权利人次之,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维权案件比例均不足1.5%。
  在北京互联网法院受理的网络音乐著作权案件中,各类被诉主体共计529个,根据性质可分为平台运营商、网络用户、与硬件产品有关的主体。北京互联网法院目前被诉案件量居前十位的主体,均为平台运营商,涉及案件2351件,占收案总数半数以上。前十位中,在线音乐平台占据多数,属于侵权重灾区;短视频平台继在线音乐平台之后,侵权案件亦呈多发态势。
  北京互联网法院受理的网络音乐著作权案件中,涉及的侵权模式包括但不限于六类。
  一是在线音乐平台传播未经授权的歌曲;二是网络主播在直播过程中未经授权翻唱歌曲,或将歌曲作为背景音乐播放;三是短视频中未经授权翻唱歌曲,或未经授权使用他人歌曲作为背景音乐;四是音乐素材平台,未经授权提供铃声下载、伴奏音乐等;五是在线卡拉OK平台,未经授权提供“K歌”服务;六是智能产品内置软件中存储未经授权的歌曲并可进行播放。
  其中,直播、短视频领域侵权案件的审理容易引发社会关注,如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诉斗鱼直播案,庭审引发1.5亿话题量;又如音未公司诉春雨公司广告短视频案,被媒体称为MCN商用音乐侵权第一案,引发各界对短视频背景音乐侵权乱象的关注与探讨。
  在通报会上,新京报记者注意到,2019年至2021年,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结的网络音乐著作权案件,调撤率分别为81.9%、86.2%、78.5%,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调撤案件中,庭前调撤占72.9%,当庭调解占1.8%,庭后调撤占25.3%。
  北京互联网法院认为,调解对于促进网络音乐著作权纠纷化解,减少此类案件增量,具有积极意义。同时,持续保持高位的调撤率也反映出此类案件的当事人,无论是起诉主体,还是被诉主体,均具有较强的调解意愿。

0

  • 上一篇:「东方市民音乐会」将迎年度收官,2022最后3场带你解锁更多大师经典!
  • 下一篇:申城“银杏音乐会”如约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