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首页 > 艺术与生活 > 公共街区

音乐不一定要“听懂”

2021-06-21
  音乐怎么听?如何走出音乐审美的误区,了解音乐艺术的本质,体验艺术的魅力?昨天下午,曾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著名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教育学家周海宏做客扬州讲坛,用生动通俗、深入简出、妙趣横生的解说阐释音乐美学的原理,带领观众走进音乐的世界,讨论艺术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
  “我想很多人都会有一个困惑,就是有些音乐我听不懂。”讲座伊始,周海宏从“听不懂”讲起,并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我从小是学钢琴的,当时学了一首曲子叫做《春江花月夜》。父亲来问我:‘你给我讲讲,这首《春江花月夜》里,哪个地方表现的是春、江、花、月、夜?’结果我答不出来,还被父亲调侃到:‘只听过对牛弹琴,原来牛也会弹琴’。”
  周海宏幽默的语言引得观众哈哈大笑,也引发思考:音乐为什么这么难懂?
  “声音有两个基本属性:它没有视觉性,所以不能直接传达视觉形象;声音是一种符号,没有语义性,不能直接传达思想概念。”周海宏说,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不一定要听出明确的概念型视觉性内容,也不一定非要用文学化、美术化的内容去解说音乐。“闭上眼睛,打开耳朵,享受音乐之美,别想‘懂’‘不懂’的事。”
  而说起艺术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就要说到审美教育的目的,这是一个关于幸福与成功的话题。
  周海宏提出,为什么有人物质生活水平提升了,却感受不到幸福指数的同步提升?周海宏说,人有感性和理性两大思维领域,理性是科学,这是用来征服世界的,感性是艺术,这是用来美化世界的。“一个人体验幸福,是需要感性素质的,感性素质低的人对周围的环境没有要求,也不会享受生活。我们需要征服世界,但是美化世界更重要。”
  “艺术让世界更美好,回顾人类的历史,中国的山水画、唐三彩,都是美的创造。”在周海宏看来,人类历史的进程,就是创造美的历史。
  音乐则是改善听觉环境的艺术,提高听觉的幸福指数很重要。因为,音乐是情绪管理,精神减压的最佳手段。而审美教育的关键期在童年,同时,每个孩子在成长阶段都要接受充分的音乐审美教育。


 
 ↑↑↑长按上方图片进入“中音联博览会”微信小程序
 
        百集影视纪录片[中华才艺术少年]又名“才艺号船长日记”少年儿童准演员才艺测试活动于10.1黄金周在中音联国际邮轮嘉年华影视基地暨北京电影学院培训中心举行,即日起开始接受机构推荐报名(七天六晚海上国际行程,12岁以下免费)
 

 
 ↑↑↑点击图片带你进入《才艺号船长日记》拍摄地

0

  • 上一篇:心理+音乐+互动全场,一场考前减压专属音乐会
  • 下一篇:用音乐打开耳朵感受爱 聆听96岁曹鹏的“心灵奇旅” “梧桐名家汇”阅读“城市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