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互联网大厂大规模裁员潮消息频频上热搜,风光无限的互联网巨头们如今也要勒紧裤腰过日子。相反的是,世界权威研究院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指出,在当今环境下,中国艺术类人才需求增长85%,对于担心将来就业的艺考生和家长来说无疑是一颗定心丸。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在发布的就业预测相关报告中指出,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全球大概有3.75亿人口将面临重新就业,其中中国占1亿。
大家需要明确,以目前的趋势来看,大概没有哪个领域能让我们保持终身就业,艺考生可以做的,是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终身学习来适应社会的转变。
一、未来中国创意岗位需求增加85%
麦肯锡报告中分了多个行业大类,涉及到创意工作、技术类工程师类的岗位需求增长明显,因为机器还无法在这些领域取代人类。
(注:下列图片均来自麦肯锡,柱形图从左至右代表的国家分别为中国、德国、印度、日本、墨西哥以及美国。)
在创意人员中,艺术家、设计师、娱乐业从业者、媒体工作者的大类中,中国岗位需求将增长85%,是报告调查国家中增长最多的。
到2030年,全球将有7500万至3.75亿人口重新就业并学习新的技能。麦肯锡报告特别指出,被机器人取代并不意味着大量失业,因为新的就业岗位将被创造出来,人们应该提升工作技能来应对即将到来的就业大变迁时代。
从数量上看,中国将面临最大规模的就业变迁,预计将有1200万至1.02亿中国人需重新就业。
注:图中纵坐标代表2030年各国目前的工作被取代的比例,深蓝色圆圈代表中国,表示到2030年中国预计有1.112亿人的工作被自动化所取代。
对于音乐生来说,需要对未来高速发展的工作环境提前做好准备,努力掌握适应市场需求的新技能。
在这个报告中,麦肯锡还有一个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子报告,其结果显示,从总体来看,中国将受益于人工智能的发展。因为未来中国对劳动力有巨大需求,人工智能既能填补劳动力缺口,也会提高生产效率。
不过也不必担心人工智能会彻底取代人类。大多数情况下,工作不是消失了,而是转变为新的形式。
二、艺术人才依然有核心竞争力
无论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发展,艺术类人才不会被替代。
根据麦肯锡报告,到2030年,中国对创意人员(艺术家、设计师、娱乐业从业者、媒体工作者)的需求未来将增加85%,可见艺术类人才的不可替代性。
马云也曾在某次演讲时放远未来,大胆分析和预言了中国教育的现状和未来,他说道:未来三十年是最佳的超车时代,是重新定义的变革时代,未来什么都有可能被替代,唯独艺术和娱乐不可能被替代。
艺术生并不是差生的代名词,艺术学科也不是所谓的二等学科,它恰恰是我们的未来。在如今的大数据环境中,人工智能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想要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环境里不被机器代替,就只能靠我们人类智慧的头脑和自身创造力,艺术恰恰可以提供我们这样的思维能力。
正在学艺术,为艺考做准备的艺术生是幸运的,跟随专业老师认备考,加强专业水平,考上好大学,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每个人在将来就业都能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三、艺术类专业多且广,就业前景良好
想要踏入艺术这道门,先得了解它的门类以及各门类下包含的专业。就拿音乐类来说,考生可以选择的音乐方向非常多,各大院校的专业设置也各有特色。
音乐类大致分为传统老牌专业如音乐学、音乐教育、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理论,新型音乐专业如音乐制作、录音艺术、音乐治疗、音乐管理。
音乐表演含声乐、器乐、指挥、钢琴调律与修复、乐器修造、音乐剧等方向。其中声乐包含民族演唱、美声演唱、流行演唱方向。器乐含民乐、管弦乐、打击乐、键盘器乐、流行器乐等。对考生的专业技能是考察的主要内容。
音乐学含音乐学理论、音乐批评、音乐管理、演出制作与管理、音乐治疗招考方向。考察中西方音乐史、视唱练耳、乐理、器乐声乐技能、音乐写作、音乐鉴赏与听辨。音乐学是传统老牌专业,其他方向为近年新型音乐专业。
音乐教育有钢琴或声乐主副项,适合声乐钢琴都有学习,有一项实力更强,文化课基础好的同学报考。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包含作曲、视唱练耳、计算机作曲、电子音乐作曲方向。要求考生具备钢琴或其他乐器能力、和声曲式、视唱练耳、乐理、作品分析和创作。
音乐制作包含电子音乐制作、电子音乐录音、录音工程、音响导演、录音艺术、音响艺术设计等招考方向。考察器乐表演能力、视唱练耳、乐理、和声、音乐编辑、录音知识。
随着近些年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文娱传媒行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相对于老牌音乐专业,音乐制作、录音艺术、艺术管理专业的就业情况相当乐观。
国家大力扶持艺术教育,每年众多艺术类院校增加招生指标,扩大招生范围。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中有许许多多的新兴行业需要大量音乐人才,而不仅仅是音乐行业。关键是需要我们做好准备,凭借过硬的专业能力和学识,把机会拿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