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随着北大音乐研究会、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国乐改进社等音乐专科院校的建立,音乐欣赏也被提升至音乐教育这一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五四运动的爆发,人们的思想逐步得到了解放,音乐教育事业加快了发展的脚步。
这时期颁发了《中小学音乐课程纲要》,其内容有益于培养美感和提高修养、培养学生欣赏文艺的兴趣和审美情趣,同时也强调了美育的重要性特别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体验,30年代后颁发的音乐教材中,音乐欣赏是其重要的部分,其教学的内容包括了介绍著名的作曲家的作品、中国音乐简史和西洋音乐简史,这一时期,学校音乐全面深化改革、聚焦制度机制也得到了加强,无形中促进了我国音乐欣赏教育事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的学校音乐教育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美育”被列入国家教育的目标,音乐教育开始得到重视,并于1956年九月发布了新中国建立以来首套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其中音乐欣赏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强化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音乐欣赏的课本也主要是以声乐作品为主。
高年级时也有器乐作品加入,但这些作品多为标题音乐,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这一时期欣赏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学生能够领会音乐的内容、了解音乐语言,使学生感受到音乐影响。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的教育受到了破坏,音乐教育的发展停滞不前,影响到了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的发展。
“音乐欣赏是指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是音乐教学内容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中对义务教育音乐欣赏课程作了一字改动,变“鉴赏”为“欣赏”,从这两个词的意思来说,“欣赏”是怀着欢畅的心情去体验和感受美好的事物,也就是说感官的体验要多于理性的认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