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期待值4k起步,音乐专业毕业生求职就业真相大调查
2021-07-09
“不确定性会让大家焦虑,也能让我们获得更敏锐的观察和更清晰的洞见。”
六月,毕业季。一张张明媚生动的脸,一段段导师的谆谆教诲,一句句充满希望的毕业寄语,都在宣告着又一批同学即将走出大学校园,而找工作,就是他们面临的第一课。
根据中央音乐学院发布的2020届本科生就业流向分析来看,升学、自由职业和出国位列前三。截止到2020年11月30日,中央音乐学院2020届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率为98.13%。
从就业行业分布数据来看,毕业生就业在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从业者占比人数最多,达到47.06%,在教育行业的从业者排在其次占比35.29%。
△数据来源:中央音乐学院2020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从各专业就业率来看,音乐学专业就业率较不理想,而作曲、指挥、管弦系、声乐歌剧系、提琴制作与研究中心、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系的本科生就业率都达到了100%。
中国音乐学院公布的2020届毕业生就业情况显示,2022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排名前三的院系依次是钢琴系(100.00%)、管弦系(100.00%)和国乐系(94.23%),指挥系就业率最低(60%)。
上海音乐学院2019届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率为99.66%,从毕业生就业行业来看,教育占比35.75%,文化艺术业占比38.65%,是毕业生就业的大额占比。
天津音乐学院则公布了毕业生就业的签约去向,一般初、中等教育单位占比35%,为最大份额,中小型企业占比21.67%,排名次之。
西安音乐学院2020届毕业生音乐教育专业就业率占比71.25%,音乐表演、舞蹈、现代音乐学院专业就业率73.99%,而音乐理论专业的就业率明显较低,为54.23%。
从武汉音乐学院本科生毕业的专业方向来看,钢琴系就业率最高为98.55%,演艺学院最低为76.85%。从行业来看,本科毕业生就业集中在教育行业以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分别占比67.41%与20.16%,明显高于其他行业。研究生毕业生就业则全部分布于教育及文化行业,分别占比为43.55%和56.45%。
音乐学系、作曲系、音乐科技系在沈阳音乐学院2019届毕业生中就业率都达到了100%,其中艺术管理系最低为78.57%。从行业分布来看,教育行业占比最大,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紧随其后,明显高于其他行业。
四川音乐学院2020届毕业生中歌剧合唱系就业率92%,排名首位,民乐系、国际演艺学院、乐器工程系紧随其后,管弦系、音乐学系、民族声乐系、钢琴系和音乐教育学院的就业率低于平均水平,其中音乐教育学院的就业率最低为32%,而音乐教育学院下的音乐表演专业就业率仅为19%。
星海音乐学院2020届本科生分布在13个院系,就业率均处于93.00%以上,其中艺术管理系、流行音乐学系、民族声乐系、钢琴系、音乐学系、乐器工程系的就业率达到100%。
除了就业情况之外,中央音乐学院有35.29%的2020届毕业生认为疫情对自己的求职影响较大,23.53%的人认为影响不大,还有11.76%认为没有影响。具体来看,疫情对求职就业的主要影响表现在单位招聘岗位总体减少,就业难度加大(81.82%)和疫情影响求职、实习、面试等进程,不确定性加大(63.64%)。
在云南艺术学院公共的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有58.7%的毕业生认为疫情对求职就业的影响较大,20.4%的毕业生认为没有影响。认为疫情对求职影响较大的本科毕业生中,73.3%的同学认为疫情影响求职、实习、面试等进程,70.2%的人认为疫情使招聘岗位减少,就业难度加大。
在全国各地偶有零星疫情发生的环境下,2021届毕业生的求职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教育部于5月13日上午召开的介绍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展情况会议上,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表示,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规模909万,同比增加35万。并且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依然艰巨。
音乐财经(ID:musicbusiness)采访到了三位今年应届毕业的音乐专业的同学,她们有的是本科生,有的是研究生,有的在国内读书,有的在海外留学,但求职都是她们在毕业季无法避免的问题。让我们来听听她们是如何看待就业的吧。
01
自己选的路,跪着也得走下去——孙同学
我本科就读于香港浸会大学的市场营销专业,研究生选了音乐管理专业。转专业的主要原因是我从小就喜欢音乐,大概三四岁的时候我回家路上路过一个琴行,觉得里面传出的声音很好听,机缘巧合下就开始学习古筝。
那个时候可能我爸妈觉得培养一下孩子的音乐爱好挺好的,所以就让我学了,但是到了初中、高中我想要专业学音乐的时候,我爸妈就不太支持了。读研的时候我本来是想读很纯粹的音乐表演或者音乐制作方向,但是我父母不太支持,他们还是想让我读商科,所以我就把父母的意见和我的爱好结合了一下,学习音乐管理。
另外我在读书期间就已经在音乐行业实习试水了,大四的时候我在一个剧场实习,做演出项目的管理,从提交政府部门的审批、签订合同,到与演出团队对接,沟通他们的餐饮、交通、彩排规划等等,就好像是跑腿的。这个实习我做了大概半年,当时不是很了解音乐行业,觉得在剧场工作就是和音乐相关了,但现在回头看看它其实跟表演艺术更相关。
读研之后我先在纽约的一个中国管弦乐团实习做内容和社群的运营,然后在一家美国娱乐公司做社交媒体运营,管理公司和艺人的社交媒体,接着又去了做歌单列表的一家公司做歌单,最近的一份实习是在一家音乐版权数据区块链公司做企划,因为这家公司是想进入中国市场的,所以他们很想我留下来,但我还是想要去更大的公司发展,所以我还是离职了,现在在重新找工作。
但我在读书期间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是一直都有变化的,因为读了这个专业之后,发现有很多方向工作可以做。最开始我想做推歌和推艺人的工作,后来接触到版权,想要回国做版权方面的工作,再后来遇到一个投行的教授跟我们讲他做音乐公司的估值和IPO,我又想做战略发展商业决策方向,所以开始自学CFA,但因为要写毕业论文,所以证件就没考下来。
目前我还是偏向音乐行业里面的市场营销方向,而且我打算先在美国工作一年再回中国。我个人觉得在美国找工作比在中国要更难一些,因为美国的工作岗位更喜欢偏技术型的人才。就好像如果一个同学是在美国学习作曲或者钢琴表演,他可能很难找到工作留下来,我这种纯商业的专业也是一样,但如果是学计算机等科技类的技术岗位,机会就会大很多。
就拿工作签证来说,想获得工作签证是需要抽签的,并且一年只有一次机会,我这种专业只有一年可以抽,但计算机类专业可以在美国停留三年,就有三次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内卷是很严重的,因为技术越高的岗位薪资越高,工作签证和其他福利的待遇就越好,所以像我这种纯商业的同学都在自学计算机技术了。
首先,公司更偏好技术型人才意味着学校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是不足以匹配工作需求的,我觉得学校的课程只是培养了我一个各方面的洞察力,比如我们有讲版权的课程,有讲营销的课程,但学的东西都比较皮毛。我在求职过程中发现,如果是应聘营销岗那么营销专业的同学,他可能都不懂音乐,但也会比我有竞争力。
其次,意味着求职中最难的部分就是技术方面的要求。比如很多公司除了要求你会这项技术,还要求你有利用这门技术做过项目的经验,这对应届生的我来说是比较困难的。而且因为跟我们竞争的是全球的人才,所以有各种形形色色的人,比如印度人他们就非常会包装自己,他们有可能只是学过某些技术,但是会把这个东西包装的非常好看,中国同学就普遍比较诚实。
虽然求职上来看,我们这个专业并不像其他专业那么有优势,而且因为学的东西有点杂,但自己选择的路就跪着也要走完。从我身边同学找工作的经历来看,回国还是挺好找工作的,她们好像只要投了简历就能进入面试然后就拿到offer了,我个人感觉还挺容易的,而且都进入了环球、索尼、腾讯、网易云等等这些企业,比如一个在环球音乐做商务版权的工作,一个在索尼做艺人营销的工作,还有在TME Live工作的。
在环球做版权工作的同学薪资大概在8-9k,在腾讯的同学薪资大概在12k,如果我现在回国,那我肯定希望自己的薪资在12k以上,如果在美国的话我是希望可以拿到7万美金年薪的,但有点难,6到7万年薪吧。除此之外,我在求职的过程中也有在猎聘上看到一些,音乐行业总监和高级经理等的薪资范畴,觉得没有那么高,但好像还是看到了自己的未来。
第一份工作对我来说是跨入社会的台阶,实习的时候做的事情没有很难,也会有前辈带你。但是正式工作的时候,就不能太实习生心态,要有更多责任感,因为企业其实招你就是希望你现在就可以快速上手并且胜任手头上的工作。而且在某些高级经理的招聘要求上,一般都会需要在某一行业内5到10年的经验,所以我觉得第一份工作也是奠定未来长期职业发展规划的一个基础。
所以求职我最先考虑的是自己是否感兴趣、公司的影响力如何、专业是否对口、薪资待遇如何然后才是其他的。其实我之前很天真是不太重视薪资的,但最近因为自己面临毕业,不太好意思问父母要钱,又要考虑房租和生活费的问题,就觉得薪资还是很重要的。
拿我几段实习经历来说,在剧场实习之前我有过一段营销方向的实习,当时给我的工资是100块钱一天,我就以为实习的市场价就是这样,后来去剧场实习,一天给我40块钱,我在美国的几段实习,只有一段给我工资了是一个小时15美金,但我学计算机的同学实习一小时一般都30美金或者50美金,更厉害的甚至80美金一小时。
虽然我知道我这个专业整个行业的薪资相较于普通专业都会低一些,但是都不够我上吉他课的。目前因为我上的吉他课程都是自己平时省吃俭用出来的学费,一节课20美金,有的时候会在网上找一些线上的课程来练习。这些我都没有告诉父母,因为说了他们就会觉得哎呀我女儿在外面吃不好什么的,但我想弹琴,吃不好,就自己忍受着。就所有这些,都让我觉得薪资还是很重要的。
虽然我这个专业回国还挺好找工作的,但我觉得不能给自己找退路。在美国读书和实习,我都没有接触到很核心的东西,实践的经验太少了,实习是远远不足以积累经验的,我想接触到真正行业内的东西。但首先开设这个专业的学校就很少,我们学校本专业的亚洲人又很少,而我又想在美国求职,所以我很难有那种同专业的前辈可以去寻求经验。
毕业之后我先玩了一个月,觉得自己终于毕业了,然后就不得不找工作了,但我投了十几、二十个面试吧,没有一家给我面试的,然后我就开始反思自己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然后我在网络上看过来人的经验贴发现自己每一个环节都踩雷了,然后我就找了一家咨询服务机构。
他是那种付费套餐,可以有老师跟你咨询十次,再加上修改简历和一些提升的课程比如我提到的SQL和python,这样总共收费是3000美金。老师帮我修改简历修改了三周,然后我上周开始投简历,目前投了两个,有一个拿到面试,我今天下午刚面完,进入到了两天之后的下一轮面试。其实这些咨询老师也不是我本专业的,而是一些在投行或者其他科技公司工作的市场营销人员,我本人的咨询老师就是亚马逊的市场营销。
在美国这一年的求职上,我没有对城市有什么限制,哪个城市都可以,但如果回国的话我还是首选北京、上海、深圳或者香港。这主要考虑到这些城市跟我专业对口的工作比较多,比如深圳就有腾讯音乐,北京有很多文化传媒和娱乐公司,上海的话是有很多综艺的基地。我对其他城市没有排斥或者怎么样只是我是先选公司后选城市的,恰巧我了解到的公司可能都聚集在这些城市。
我是重庆人,但我从来也没想过回重庆,我身边的同学好像大家回老家躺平的也都比较少,我不知道是不是学音乐的同学们都有点叛逆,感觉大家都很有自己的想法和打算。我爸妈的话,我本来跟他们说我要在美国这边找工作,我爸妈说国内多好啊,回国内来吧。后来我说一年之后回去,我爸妈又说重庆多好啊,回重庆吧,就是有点得寸进尺的感觉。
到目前为止的求职过程没有特别强烈的焦虑的表现,最严重的反正就是额头冒了一些痘痘,然后就是父母打电话会问你最近简历怎么样啊、工作怎么样啊,就像催婚一样,会有点心烦。因为我觉得得按部就班的来。
可能不久的将来,我找到工作了之后回头看就会发现,找工作这件事就是一个坎,迈过去就好了,但现在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投300份、500份、甚至1000份简历都是很正常的。因为很多时候其实自己也不知道机会是会怎样发展吧,找工作还是有缘分的成分在的,像我目前就是在海投。未来我也可能会学一些别的东西,但不太会继续读全日制的课程,因为太浪费时间了。
02
没有效率的无用功很没必要——余同学
我本科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艺术管理专业,毕业后选择继续在本校读研,读艺术创意与策划专业,选这个专业主要是因为我本科专业就学过创意策划,并且未来很希望可以在市场上进行创意策划的工作。
决定读研之前我是正在剧院实习的,主要做宣传推广方面工作,只是在工作中我慢慢发现自己所做的事情对于任何一个没有学过音乐、没有学过管理的人也是可以做到,那我就觉得自己的本科学历以及所学专业都太浅层片面,甚至都没有发挥出来,然后就萌发了继续学习再往上走的想法,这样所看到所学习到会比之前的理解通透。
读书期间我就在做与音乐相关的实习了,最基本的就是在机构当音乐老师,大概做了有半年多,一方面需要与学生、家长交流,另一方面也要跟行政部的各位老师接触,做音乐教师单纯的教学往往是不够的,需要善于沟通、懂得抓住家长的需求和学生的兴趣。另一个实习是去年在一个德国老板的工作室,主要是筹办和宣传中德合唱比赛,但由于疫情双方国家都不能举办,就一直处在停滞状态,最后因为我临近毕业要定稿论文,所以就离开了工作室。
我的导师和家长也有对我的未来发展给出建议,他们对我的影响还是挺大的。就我个人来说,规划谈不上,但对自己的发展有简单的一些想法,很想找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公司其中工作岗位,从基础做起,不断从实践中积累经验,在一步一步前进,达到自己心目中一个理想状态。
我个人觉得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的机会还是挺多的,而且就近几年学长、学姐找工作的情况来看,新一线城市的就业机会也有在慢慢变多,往好的趋势发展。其实也不是机会越多大家就会去,有人选择去大城市发展就会有人选择躺平的,但我个人还是会选择去大城市发展一下,毕竟还年轻,想要更好的充实自己。
从我自身以及身边同学的情况来看,内卷的情况没有那么严重,但有的时候还是有意无意的会带上一些。我个人是觉得没有效率的无用功很没必要,既浪费时间又消耗身体。
从我个人来看的话,求职的时候中我更在意自己是不是喜欢这份工作以及是否真的可以学到东西,也会考虑薪资待遇和工作稳定性,我个人觉得我目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不足以满足工作需求的,但第一份工作是学生走向“成人”的第一步,肯定会走很多坎,也能学到很多东西,比如在学校学不到的为人处事方面。薪资的话,我第一份工作可以接受的薪资范围在4k到5k之间吧。
在求职期间我肯定是会觉得焦虑的,因为音乐专业的同学有的时候会被一些人戴有色眼镜看待,而且在择业上也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焦虑的时候我一般就暂时放下找工作,去干点喜欢的事情分散一下注意力。比如听音乐、看剧、刷微博,就是要做一些让与我焦虑没有任何联系的事情,而且我是一个追星女孩,看到自己偶像的视频的时候可以暂且忘记现实的焦虑,短暂的逃避可以让我在追星世界里缓一口气,同时我也会在偶像身上寻找能让我坚持下去的信念,信念有时候是会变成动力。
03
找一份有前景的工作比较重要——高同学
我本科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的音乐学专业,本科毕业之后选择了继续读研,在上海音乐学院读艺术管理专业,当时转专业一方面是因为我觉得自己可能不是研究型人才没有办法读博进高校,另一方面是有学姐说这个专业好就业,虽然现在看来好像并没有。
其实我在读书期间就有做一些实习,也对自己有一些职业规划。当时我找的实习都是跟艺术节或者剧场相关的,对自己的规划也是毕业之后能够进入剧场或者演出公司做演出的策划和执行的工作,但是现在因为一些原因吧,我之前实习的剧场最终没有签我,所以就导致我现在需要重新找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我是很迷茫的,对自己的目标也不太清晰的,因为我觉得这个圈子其实很狭窄的,我也不知道自己之后会怎么样。
我周边的很多同学毕业之后依旧选择在上海继续打拼,但可能也找不到很好的工作,因为这些城市大城市机会多的同时竞争压力也大,人才也多,不一定就是能找到一份很心仪的工作。回家躺平在我的理解看来,肯定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回家啥事儿也不做了,也不工作了,有的人可能在老家有合适的工作机会,比如老家的大学在招老师,那我觉得这样回去其实也挺好的。虽然有很多人不愿意回老家是觉得城市不好啊或怎样,但我觉得还是找一份有前景的工作比较重要。
我也有征求一下导师或者是一些毕业生和学姐们的意见,他们对我的影响还是挺大的,也可能我的性格就不是那种很坚定的,本身比较容易被别人的想法所左右。我现在求职就主要看的还是上海地区的,然后北京这些一线城市,包括江浙沪周边的苏州、杭州也都会看。
其实现在我已经有了有意向的公司,方向还是跟演出策划还有执行相关的,但也不是特别满意。就演出行业来看,跟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确实是在北上广深好找一些,机会更大一点。新一线城市的音乐行业我可能没有特别去了解,但是我目前所看到的一些消息来看,这些城市好像也有招,只是很少,但我觉得还是比之前还是会好一点。
在求职过程中,我最在意的可能是这个公司能提供给我的平台、资源,然后做的内容的质量,反倒是像薪资我觉得少一点是没关系的,毕竟是第一份工作嘛。第一份工作对我来说可能就是意味着另一个学校,我觉得在第一份工作中最重要就是积累经验,然后学会一些工作中所必备的一些技能。
所以就算目前我的专业和知识有不满足的地方,在工作中我自己肯定也会去完善、去学习的。我觉得学习的能力,还有这个意识能满足工作的需要是很重要的,有了这个意识之后,像技能什么的自己就会慢慢去学了。
薪资的话,第一份工作我可接受的薪资,5000以上就行。当然这个薪资是基于我觉得这份工作其他方面都是满分的情况下,比如这份工作能够给我提供很好的平台,很好的资源,做的事情是我喜欢的,内容也很好,那么5000块钱我是可以接受的。我其实是从小就有学钢琴的,到现在的花费粗略算算有50万吧,也不知道自己要工作多少年才能赚回来。
我觉得音乐专业毕业生最大的困难是选择面太窄了,行业太小了,工作机会太少了,所以内卷非常严重,不管是考中小学的音乐老师,还是说大学的辅导员和代课老师的竞争压力都比之前大很多。我同学跟我说,去年某高校的辅导员就是报名有100多个,最后招6个,今年报名800多个,最后招6个,就很难。我个人是非常焦虑的,但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可以缓解的办法,就是开导自己,告诉自己未来的路还很长,慢慢来。或者是先找一个自己没有那么满意的,然后蛰伏着慢慢积累,增强自己的能力,等下一个更好的机会吧。
也许应届毕业生现在正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正如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廖祥忠在毕业致辞中所说的那样,“不确定性会让大家焦虑,也能让我们获得更敏锐的观察和更清晰的洞见”,而预测未来最好的方法,就是创造未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