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2021年春季学期艺术院校“艺术名家领读经典”红色经典作品中的党史教育系列公开课第四讲——“弘扬沂蒙精神”在我校开讲。学校党委书记王洪禹为主讲嘉宾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原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张桂林,电影学院院长王坪,舞蹈学院原院长赵宇颁发艺术院校“名家领读经典”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特聘教授聘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荣主持公开课并授课。公开课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同步直播,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艺术管理学院2020级学生近百人一起聆听现场授课,我校学生在思政课教师的组织下观看网络直播。
刘荣首先阐述了沂蒙精神形成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以及沂蒙精神的特质内涵,指出沂蒙精神诞生于革命战争的烽火硝烟之中,由党和人民共同铸就,是新时代山东奋力走在前列的强大精神力量。现场师生共同观看电影《沂蒙六姐妹》片段,戏剧学院2019级四位学生进行了电影《沂蒙六姐妹》的现场配音,用“00后”的实际行动向经典致敬、向党史致敬。王坪教授结合电影《沂蒙六姐妹》,介绍了影片创作的初衷、剧组在沂蒙采风的情况、主创人员塑造人物的过程等背后的故事。赵宇教授讲述了舞蹈《沂蒙那座—桥》的选题和内容,作品取材于孟良崮战役中“女子火线桥”的真实事件,以一名现代女性的视角切入,带领观众回顾了那场硝烟弥漫的战斗和32名妇女用身体架设人桥供解放军奔赴前线的动人场景。张桂林教授介绍了歌剧《沂蒙山》的创作历程,带领同学们回顾了大青山突围、渊子崖保卫战等战役的艰辛过程,了解陈明、陈若克、辛锐等革命先烈为国牺牲的感人故事,现场师生纷纷感动落泪。
三位嘉宾一致表示,艺术必须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才有鲜活的生命力。电影《沂蒙六姐妹》、舞蹈《沂蒙那座—桥》和歌剧《沂蒙山》的成功都是源于对千千万万沂蒙人民的生动刻画和艺术再现。沂蒙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文艺创作的一座宝库,需要在新时代发扬光大,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加以展现。山艺有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的教学创作传统,希望学校在今后的教学科研、艺术实践和创作中再出精品,希望新时代大学生能够扎根生活、服务人民,为山东省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和文化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力量。三名学生代表畅谈了各自的体会。课程在《沂蒙山小调》悠扬的歌曲声中结束。
本次系列公开课由中国戏曲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北京服装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广州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等11所艺术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办。活动通过邀请党史专家、艺术家、校领导和思政课专家讲述红色艺术作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发挥艺术院校专业优势,把党的历史“写出来”“唱出来”“画出来”“舞出来”,把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学习好、传承好、发扬好,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长按上方图片进入“中音联博览会”微信小程序
百集影视纪录片[中华才艺术少年]又名“才艺号船长日记”少年儿童准演员才艺测试活动于10.1黄金周在中音联国际邮轮嘉年华影视基地暨北京电影学院培训中心举行,即日起开始接受机构推荐报名(七天六晚海上国际行程,12岁以下免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