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热门音乐综艺节目《乐队的夏天》第三季的舞台上,一支名叫“瓦依那”(壮语意为“稻香飘花的田野”)的广西乐队,以质朴的表演和纯粹的音乐风格,赢得广泛关注。《大梦》《田歌》等一首首动人原创歌曲,如同八桂山水间吹来的清风,裹挟着泥土的气息,沁人心脾。植根广西丰厚的文化土壤,“瓦依那”吟唱的生活之歌让广大观众与传统音乐、民族文化再次相遇,也引发了人们对弘扬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关注和思考。广西日报花山副刊特邀文化学者、高校专家以及广西文艺界知名人士,畅谈“瓦依那”逐梦背后的收获,探究广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在近期结束的音乐综艺节目《乐队的夏天》第三季舞台上,用一曲《大梦》感动屏幕内外无数听众的“瓦依那”乐队,不仅成为这季“乐夏”的黑马,而且让更多人记住了他们的“乡土与歌”,向往着“田园生活”的快乐、阳光与土地。
这支来自广西的乐队在舞台上初次亮相,就以身着布衣,头系布巾等服饰显性元素,吹奏树叶、敲奏锄头及方言(壮语与桂柳话)歌唱的隐性思维,彰显自己的“文化身份”。而他们的音乐像一股清新而又温暖的春风,把来自广西文化传统的“那山那水那田”的生命力传递给每一位听众,让大家在节目中共同经历了一次次的震撼体验,由此开启了“瓦依那”带给我们这个秋天的音乐和梦想的旅程,也让网络以“半农半歌”“田野生活”“八桂艺人”等一系列的“贴标签”方式传播着他们的故事。
“瓦依那”乐队源于演出,成于“乐夏”。2022年9月,岜农接到杭州的一场演出邀请,就请十八、路民一起加入了“瓦依那”乐队。乐队成员都生活于广西的乡野之中,主唱岜农是来自河池的农民,鼓手路民是瓦匠,吉他手十八是农民兼流浪歌手。壮语中,“瓦依那”意为“稻花飘香的田野”,身处田野意味着回归乡土的音乐文化语境。尽管音乐综艺让他们声名远扬,但这支广西民族乐队最独特的是,以民族传统音乐素材创作表演而塑造的具体个体特征音乐文化形象。
就传统音乐文化而言,文化的多样性孕育了音乐多样性,也决定各地的传统音乐文化特性。每一地域的传统音乐文化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各有不同的文化属性及地缘文化状态。在“全球化”文化发展的语境中,当民族传统音乐与现代流行音乐跨界融合而成地域性流行音乐或流行性地域音乐,这或许是当代社会发展中民族传统音乐传承、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瓦依那”在这条路上走出了独特而绚烂的风格。
民族传统音乐的活态传承
赓续文化基因,是传统文化能够传承、延续并始终活在我们生活之中的一种态度,然而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又让人们与传统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距离。怎样弥合这个距离,让传统能够润物无声地渗入现代人的心田,并释放出能量,“瓦依那”用他们的音乐作出解答。
壮族等广西少数民族音乐饱含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同时又有着真挚、朴实的生活情感,听众们偶然听到时都会由衷赞叹,但原生态的音乐不易形成群体流行广泛传播,也是当下各民族传统音乐面临的传承困境。
“瓦依那”在现代音乐背景下,传统音乐与电声乐器合成音乐建构成了一种新的音乐风格。对其音乐稍加关注,不难发现他们没有简单地用电声乐器对传统音乐进行摇滚化“改编”,也没有机械地运用方言(声音)对传统音乐进行流行化“翻唱”,而是继承了广西山歌短小精练的创作思维,借助乡土的各种声音(方言、乐器)形成一种能界定的音乐语言,在此基础上适度引入流行乐创作手法和表演技能,使之适应现代的耳朵。
火爆全网、长达近10分钟的歌曲《大梦》,以旋律、结构、配器简单朴素的音乐形式,歌词直接、朴实不断重复的表现手法,使曲中蕴含的隽永哲理与诗意更深入人心,具有民间叙事山歌的特质。《田歌》《萤火虫》等歌曲中,锄头、树叶、竹筒鼓、方言(西南官话和壮语)及民间歌谣等乡土声音体系,直接地唤起人们对一个地方的感官记忆,这在其创作表演过程中一直存在着或隐或现的关联。这种乡土声音体系的建构与电声乐器弹唱融通的表演形式,已成为“瓦依那”将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传统与现代相连接的重要特征,也成为“瓦依那”致力于民族传统音乐活态传承的写照。
正如乐队主唱岜农所说:“民族原生态可以不只唱古老的传统,它可以是有当下社会变化的关注和思考。”可贵的是,“瓦依那”不仅让民族传统音乐活在了这个时代,更以这些歌曲疗愈都市人疲惫的心灵,注入了新鲜“氧气”。
回归母语文化的音乐创作
“瓦依那”由三人组成,且都有母语创作演出的经历。十几年前,主唱岜农参加青春城市之星比赛,他对原创音乐的热爱一直坚持到了今天,在跟随过流行摇滚这类主流的音乐风格创作后,受台湾阿美族乐队槟榔兄弟的启发,从转向回归乡土的音乐创作演出。于是他采集整理的民间歌谣,寻找自然万物和传统器乐的实验性发声奏乐,才有了如今在节目里看到的用锄头和竹筒当打击乐,用叶子和壮箫吹奏音调,竹筒琴和牛腿琴演奏的场景,也听到了原汁原味的壮语和桂柳话演唱的山歌。正如岜农所述音乐创作观念:“很多时候写歌我是用画面,就像拍电影那样来写,比如场景与场景之间的转换,我会联想到自然界的声音,急湍的溪水给我一种情绪暴躁的感觉,小沙锤又是像下雨的画面,锄头声给我一种田间劳作的画面……”
值得注意的是,乐队在改编创作中也延续母语文化场景转换思维。“瓦依那”改编翻唱了陈奕迅的《好久不见》,把原曲凄美的情歌,改成民族乐器与电子乐交织、同时具有浓郁广西地域风情的全新版本。歌曲中的壮语音调、贯穿全曲始终的竹筒琴节奏及偶有出现牛腿琴音色,传承传统又融入创新,让人耳目一新。在表演《想你的365天》时,“瓦依那”别出心裁地加入了路民写给他母亲的《妈妈归来》作为合声歌唱前奏,并融入副歌的旋律中,与原曲相辅相成,生动感人。那一刻,令人深深触动的,不止是真诚、朴实而抚慰的歌词,也是“瓦依那”以对民族传统音乐的虔敬信仰彻底打破文化边界的艺术精神。
彰显地域特性的多样传播
回到传统音乐传承与创新的话题,除“瓦依那”乐队外,活跃在舞台的还有广西艺术学院的“娋妮组合”、天琴乐队和大新县的木棉组合等,他们的音乐与广西文化息息相关,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的深深烙印,凭借独特而又创新的艺术特色而出众非凡。还有坚持流行摇滚并走上《乐夏》的钦州回春丹乐队、老南孩乐队等等,都从不同角度彰显音乐作品地域特性的多样传播。
木棉组合于2017年10月携普通话版《呗侬情深》走上央视星光大道的舞台未能引起关注。2023年该组合以节奏欢快的壮语版《呗侬情深》在社交平台上走红,更引发不少网友效仿翻唱。而受高等艺术教育体系培养的“娋妮组合”以合声小组的原生演唱当代创作的歌曲活跃在各类舞台。广西艺术学院天琴乐队手握木质古老天琴,为全国观众弹唱了独具壮族特色的乐曲《月光情缘》,首次亮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端午特别节目——大型交响诗《碧水长歌颂端阳》就迅速引发热议。《月光情缘》曲调源自崇左地区的壮族“鸡鸣调”,经韦海洋老师加入和声及在旋律、节奏、歌词填写等方面丰富曲调的改编后,曲调优美,韵味悠长,唱出广西人民最朴素的情愫,让人仿佛置身八桂歌海。
总的看来,不论是在民间的“瓦依那”的母语创作、木棉组合民歌新唱,还是接受高等艺术教育体系的“娋妮组合”的原生演唱、天琴乐队的改编创新,实际上都植根本土传统音乐文化并随着时代发展特征进行变革。这种“变革”不是简单的扬弃,而是一种“批判性的继承”和“移步不换形”的创新。正如黄翔鹏先生所说:“传统是一条河”,它在流动、变化、发展,不变的是自己的传统文化精髓,而变的则是被历史淘汰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