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首页 > 科技与创新 > 专利保护

儿童音乐的启蒙教学意义,与中职学前教育,音乐素养的培养

2019-06-15
  随着国家放开生育政策,学前教育必然引来一个发展的良机,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机遇。学前教育,亦称幼儿教育,一般指进入初等教育以前的3~6周岁幼儿的教育。其主要任务是使学龄前儿童的身心获得全面发展,为儿童进入初等教育做好准备。主要内容有:生活卫生习惯、体育活动、思想品德、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培养等。   器乐是音乐的基本形态,与声乐一同构成音乐,器乐是指通过乐器演奏产生的音乐,既可以单独演奏来表达情感,也可以为声乐伴奏,烘托气氛。   器乐是人类最早习得的音乐技能,科学研究证明,人类胎儿在妊娠早期听觉系统的形态结构就已经形成,随妊娠进展逐步完善和成熟。妊娠中晚期胎儿能感知外界的声音并产生相应的反应。胎儿能够对外界的声音产生反映,也就是说胎儿能够对音乐产生反映。20周大的胎儿能够听见子宫外的声音包括母亲的心跳、肠胃的蠕动、血液流动的声音;并且能对说话、唱歌、击打乐器产生不同的反应。
 

  1 音乐启蒙教育的意义
  声音是人类感知世界的最原始的方式,早在孕期的20周,胎儿就能感知子宫外的声音,声音是有美丑之分的,优美的声音包括音乐,大自然中优美的鸟叫,水流声音;不优美的声音包括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工业生产所产生的噪音。
  1.1 开发儿童智力的实践意义
  经大量的科学实验证明,人类大脑具有复杂的结构,各个区域有着不同的分工,指挥着感知器官(眼、耳、口、鼻、皮肤)分工合作,收集外界信息,加工外界信息,刺激感知器官采取回应。
  音乐启蒙教育主要是通过声音刺激大脑的右半球,大脑右半球主要负责解析节奏感较强的音乐、记忆、美感等,通过音乐启蒙教育,促进大脑右半球的发育,有助于大脑整体的发育,结合左半球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全面促进儿童智力的全面发展。
  通过让儿童有效鉴赏音乐、歌唱表演、节奏练习、参加音乐实践活动等,引起其充分感受音乐独有的打动人心的情感。音乐启蒙教育对儿童学习心理的成长,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使儿童内心情感与艺术感染力展示得更为强烈。因此,我们需要在儿童阶段对其展开音乐启蒙教育,运用音乐教育来有效激发儿童的学习想象。
  同时,音乐是一门声音的艺术,在特定的条件下会产生一定频率的声波影响儿童的脑电波,这就是脑波音乐。   因此在不同的学习场景下,音乐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学习效率,如在课堂上播放一些β波段的脑波音乐,有助于提高儿童的课堂注意力。人清醒时,β波为优势脑波。随着脑波频率的增加,身体逐渐呈紧张状态,准备随时回应外在环境作反应。大脑能量除了维持本身系统的运作外,尚须指挥对外防御系统,因而消减了体内免疫系统能力。在此状态下人的身心能量耗费加剧,快速疲倦,若没有充份休息,非常容易堆积压力(这是现代人的通病)。然而,适量的β波,对注意力提升以及认知行为的发展有积极的助益;同理,适当的播放恰当的脑波音乐也可以改善儿童的睡眠质量,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
  1.2 助于提高儿童的语言能力
  语言是人类获取信息,传递信息的主要工具,音乐也是一种语言,一种节奏感较强的语言,通过音乐的启蒙教育,使儿童能够获得较好的语言能力。
  音乐是有节奏的,音乐的歌词伴随节奏,很容易被记住,在教学实践中,幼儿出现重新填词的类创作现象,这种类创作现象提高了儿童语言能力,丰富了儿童的语言思维能力,强化了语言表达能力。
  1.3 有利于全面陶冶儿童的情感
  音乐是一种语言艺术,通过器乐和声乐表达人类的情感,将人类的情感以一种具有美学价值的方式表达出来,俗话讲“唱的比说的好听”。
  通过音乐的启蒙教育,儿童借助自己的听觉、触觉,将自己感知到的音乐传入至大脑中,使其逐渐转变成为不同类型的情感体验,为儿童的音乐学习注入了全新的动力。
  由于音乐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在形态上呈现一致性,有效熏陶儿童心灵,为儿童情感发展进行有效调解,进而从根本上提升儿童对于美的认知。
  2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教学的误区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教学存在着过分强调音乐专业技能,忽视教学技能的培养;在教育过程中,选择曲目太难,中职学生的音乐基础参差不齐。常规的声乐训练中所选用的乐曲难度也是比较高的,这样的教学设置不仅仅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也导致了声乐专业的实用性较低 。
  中职学习主要是技能学习,而非专业理论学习,对于学前教育专业而言,教学技能的养成是首位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应当以就业为导向,结合学前教育的学科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技能培养,辅以专业技能的养成,专业技能可以通过日常的技能训练,做到授人以渔,课堂上着重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
  3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教学技能的养成
  学前教育是特定阶段3~6岁教育的统称,生活卫生习惯、体育活动、思想品德、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培养等。   对于学前音乐课而言,有以下两项任务要完成:(1)培养儿童的节奏感;(2)培养儿童的旋律感。   通过大量的文献检索,不难发现,学前音乐教学有着多种多样的方法,简要的概括如下:
  (1)积极引导幼儿倾听和朗读节奏。
  (2)利用钢琴让幼儿感受旋律。
  (3)通过TPR教学法巩固幼儿的旋律感。
  结合时代需要,提高课程实用性。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实用性,首先就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
  中职教学中选曲要合理,满足学生长期发展需要。中职学生毕业后多数学生会直接进行就业,所接触的学生也是一些对音乐理解能力较弱的幼儿学生,所以这个时候要想让幼儿学生学习一些通俗乐曲,民族乐曲和美声乐曲,幼儿学生是根本接受不了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教授给幼儿学生一些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的儿童乐曲。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提高学生的歌唱情感。在进行幼儿教学过程中,小朋友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如果教师的音乐表现力比较强,这可以有效地提高小朋友的关注,减轻以后教学中的困难。



0

  • 上一篇:数字音乐迈向产业互联网
  • 下一篇:以创新引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