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首页 > 科技与创新 > 专利保护

浙江杭州:大数据拉动文化消费 丰富文化供给

2018-12-30
 
 
        近日,记者从杭州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了解到,自杭州市入选文化和旅游部首批(第二次)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创建名单并开展工作以来,该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和“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有关部署,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分析用户需求、开发新型产品、推行智慧服务,精准对接文化消费人群,满足多元文化消费需求,激发市民群众文化消费潜力,以高质量的文化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新期待。2017年,杭州居民文化消费总额超过345亿元,居全省首位,人均文化消费支出3735元,较上年增长13.1%;2018年前三季度,文化消费总额近250亿元,预计至年底,文化消费总额增速将保持在10%以上。
 
        分析用户需求,精准对接文化消费人群。杭州市成立了全市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创建领导小组,整合17家文化相关部门和单位资源,并依托文化类大企业大平台,注重文化类大数据的采集、挖掘和利用,认真分析文化消费群体及个人偏好,推动文化产品和资源供给更加精准。一是注重文化数据归集。以21个涉文化关键词为索引,打破政务部门界限,在杭州市数字资源管理局建立文化类信息资源数据库,目前已积累文化类企业信息14.4万条。联合阿里巴巴、华数传媒、咪咕数媒等行业骨干企业,分别建立演出消费、电影消费、数字电视消费、文玩艺术消费、网络文学消费用户数据库,为细分消费市场打下基础。二是开展用户数据分析。基于海量的文化消费数据,开展深度剖析,了解不同地域、年龄、性别用户的消费偏好。如在现场文娱方面,大数据显示观演人群有90%集中于18—40岁,本科及以上学历占 比达88%,与东北观众喜爱曲苑杂坛不同,江浙一带用户更爱演唱会和话剧歌剧演出;而在文玩艺术品方面,30—50岁是文化消费主力人群,相对于女性对物美价廉工艺品的专一偏好,男性在花鸟文娱、紫砂陶瓷、书画篆刻等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上呈现百花齐放态势。三是发布文化数据报告。运用文化领域各数据库平台及其在用户行为、行业分析上的经验优势,先后发布《杭州市文化市场发展报告》《杭州市文化产业社会消费数据白皮书》《数字阅读白皮书》《网络文学发展报告》等,预测消费趋势,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支撑。
        开发新型产品,满足多元文化消费需求。杭州市提出打造“全国数字内容产业中心”目标,支持鼓励文化企业发展数字阅读、数字印刷、数字出版以及游戏、点播等新型文化产品,运用大数据提升产品质量,丰富消费体验。前三季度,全市数字内容产业实现增加值1440亿元,同比增长16.8%。一是开发个性化服务产品。通过大数据挖掘技术将用户和内容进行匹配,实现“千人千面”的精准推荐和“心有灵犀”的消费体验。如咪咕数媒积极推进“数字阅读+”计划,打造智能化、社交化数字阅读平台,拓展人工智能、文学阅读、专业出版、在线教育、有声阅读、媒体等细分领域。华数传媒则基于300万户家庭的直播收视样本,推出华数智家产品体系,试点推出“以家庭为单位全部终端一揽子打包出帐”的新型家庭产品。二是制订差异化营销策略。针对不同地域观众对演出、展览、赛事的不同喜好,大麦网及时调整市场策略,并将文化消费和跨城旅游相结合,至今年9月,该平台服务场次、人次等各项指标已达到2017年全年总量。飞猪旅行等企业则推出未来景区一体化解决方案,通过技术能力和大数据,为消费者提供自助预定、专车接送、刷脸入园、口碑推荐、快递寄送、景区大脑等多项服务,全面推进消费体验升级。三是推动新零售业态落地。通过传统文化和智能设备相结合、线上线下互动,搭建文化消费新场景、新模式。今年6月,该市启动文化诚信消费柜和无人值守文创书店项目。全市景区、地铁、公共图书馆等城市窗口已有文化诚信消费柜48组,手机扫码,先取后付,4个月间已实现销售额80.2万元,每月递增30%以上。特美晓风茶书馆、天猫·博库新零售书店等2家无人值守文创集合店为中青年群体带来更为自主的文化体验。
        推行智慧服务,激发市民文化消费潜力。秉持“城市数字化”理念,该市积极开展智慧文化建设,提升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带动文化消费水平同步提升。一是打造首个文化消费季。整合全市文艺院团、娱乐场所、文旅企业、社会机构资源,依托“杭州文化消费”公众号平台,为市民群众提供质优价廉、便捷高效的文化消费体验,推出唱响新时代K歌大赛、万张影票惠市民、图书理想生活狂欢季以及99元游宋城、文化福旅、文娱演出抢票赠票等80余场活动,受到市民热捧,三个月间带动文化消费总额8.84亿元。二是推动传统文化融入生活。在淘宝网等电商平台推出“108匠”非遗产品线上推广专区,为王星记扇子、朱炳仁铜雕等东方特色非遗产品开展流量引导、集合销售和帮助推广等服务,指导非遗手工艺人开发兼具传统韵味和现代美感的文创产品,60余个项目平均每期引入流量9万余人次,销售增长40%。举办“非遗互联网+”线下推广市集,设立文玩艺术品拍卖专场,36小时成交额达2000万元。三是开展智慧文化惠民服务。运用数字技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优质文化服务转变。“智慧文化一点通”无线网络已覆盖全市村(社区)公共文化场地;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已覆盖全市城乡中小学校;基于信用的公共图书馆无证借阅在全市推广,只要手机点点,图书即可快递到家;“你点我演”“我送你秀”“你看书我买单”等订单式文化配送服务让文化更加“亲民、近民、惠民”。

 

0

  • 上一篇:“音乐精神与音乐创新”为何?听中央音乐学院艺术管理学科创建人宗晓军为你开讲
  • 下一篇:科学与音乐的完美结合,用眼睛感受音乐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