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声幽幽献母亲!重庆青年古琴家王海波:我的妈妈是超人
2021-06-17
人物简介:王海波,1987年出生,重庆青年古琴家,中国昆曲古琴研究会成员,曾赴欧洲巡演并获奖;彭茂琳,1963年出生,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重庆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重庆著名剪纸艺术家,被评为重庆民间艺术大师,重庆血友病康复协会创始人、会长。
繁忙的渝北空港大道,在初夏的骄阳炙烤下愈发喧嚣。从渝北区法院旁的小巷进去,不多远便是一个安静的小区。小区不大,绿树成荫,石板路上,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影。仔细听,若有似无之间,阵阵抚琴之声从空中传来,泠泠作响,古意绵长。
王海波在国外演出
这琴声来自重庆青年古琴家王海波,几乎每天上午,他都会在5楼的家中为学生传授古琴。悠远的宫徵之音,也为这个小区平添了一道雅致的风景。
如果只是静坐一旁欣赏王海波抚琴,很难注意到他与同龄人其实不太一样:身为一位血友病患者,王海波从出生起就备受病痛折磨,与生俱来的基因缺陷,已经在他全身多处关节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小时候,医生曾断言王海波活不过3个月,但如今,他已经33岁了。
他与血友病达成了某种意义的“和解”:他伴着病痛成长,也在美术、书法、古琴等艺术领域不断精进,他是中国昆曲古琴研究会成员,曾赴英法德等欧洲五国巡演,还在柏林荣获大奖。他是重庆古琴界小有名气的新星,门下聚集了一众弟子和辅导的学生。
王海波逆境成才的故事背后,有位平凡而伟大的女性——他的母亲、重庆著名剪纸艺术家彭茂琳。5月9日,在又一个母亲节到来之际,王海波与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分享了他与母亲的感人故事。他也想借上游新闻向正在出差的彭茂琳说一句,“老妈我爱你,节日快乐!”
医生说这孩子活不过三个月
母亲节当天,王海波没能陪伴在彭茂琳身边一起过节。“老妈太忙了,前两天就去了德阳那边做剪纸艺术培训,大概得十几天呢。”十几天独自在家万一身体出状况怎么办?记者的一脸担心让王海波笑了,“没事儿,血友病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恐怖,自己完全能照顾好自己。”
于是聊天从血友病的科普开始了。“有的朋友以为血友病类似于白血病,得了就活不了多久了,其实并非如此,血友病只是一种天生的基因缺陷,只依赖于凝血因子,定向性使用止血药物就可以控制住,只要控制得好,生活就跟正常人没什么两样。”王海波说。
面前这位青年苍白清瘦,两道浓眉,黑框眼镜,外表斯文,说话沉稳,倒也不失阳光风趣。很难想象的是,他在出生不久就被医生早早地判过死刑。“大概是出生不到一岁的时候,我在老家涪陵被诊断出血友病,当时医生告诉老妈,我大概还能活三个月时间。”
当时,小海波身上总会莫名其妙出现很多青包,里边还有硬块。父母带他上医院检查,从血小板到维生素缺乏全部怀疑了一遍,最终确诊血友病,这是一种当时鲜为人知的遗传性血液疾病,患者有可能因血流不止身亡。确诊那天,小海波腹腔出血无法止住,这也让医生对于他的生存前景极度悲观。
“但老妈不认命,坚决要救我,她带我去成都求医,买到了凝血因子的药。”王海波记得,那种药每瓶需150元,是妈妈当时月工资的四分之三。“血友病无法治愈,凝血因子必须终身注射补充,从八十年代末开始,为了求医问药,妈妈带我走遍了成都、武汉、北京等地。”
为了吃药治病,不宽裕的小家庭愈发雪上加霜,“这个病让我们家里曾经非常困难,爸爸的工作不挣钱的,一切都靠老妈。”王海波说,因为早前血友病未纳入医保,随着年龄增长,自己一个月的药费也渐渐高达七千多元,家里入不敷出,债台高筑。
“老妈节衣缩食,想方设法找钱,她去菜市场卖过菜,也卖过自己家里做的小吃,还在工作之余下河捞虾、帮人加工围裙、在门口搭个棚子经营台球等等,只要能赚钱她都去做,就是为了我能有钱吃药维持生命。等到我13岁,爸爸受不了了,离婚出户,担子全留给了老妈。”
重庆血友病患共同的“妈妈”
彭茂琳
为了儿子,彭茂琳像打了鸡血一样,一路冲锋陷阵,勇敢坚强。而为了更多像儿子一样的血友病患,她还白手起家,历尽艰辛创立了重庆血友病康复协会。
“发起重庆血友病康复协会,妈妈初衷是想联合更多血友病患一起解决高昂的药费问题。”王海波说,因为药费太贵,血友病患生病出血时有时能忍就忍,忍过去就好了,“但出血以后,血没有及时被吸收,就会慢慢破坏我们的肌肉、关节,导致发育不完全
变形等问题,只有正常用药才能跟正常人一样很快修复,不伤身体。虽然我的用药条件已经很好了,还是不能完全保证身体不出问题,像我的大关节,肘、肩、髋、膝盖、脚腕都慢慢变形了。”
能省就省在彭茂琳看来是绝对不行的,“老妈跟一些血友病家庭交流,发现不少人存在用药困难,她觉得可能年纪轻还好,年纪大了又怎么办?她想能不能呼吁有关部门将血友病纳入医保,于是把血友病患集中起来一起做这个事情。重庆这边协会做起来后,很快政府也纳入了医保,病友们都松了口气,比如我现在每月大概只要三五百块钱了。”
重庆血友病康复协会在减轻病患负担的同时,也团结了这个群体。但是,药费下降了,血友病患的生计又该怎么办?“发起协会的过程中,老妈注意到,一些农村的病人没有工作,就算三五百块一个月也够呛,并且万一出个事情,用药量会提高好几倍,要生活,要活着,还得自己能挣钱,于是她想到要织大家做点事尽量增加收入。”
彭茂琳和她的剪纸作品
在尝试过加工零件、打游戏等挣钱手段后,彭茂琳最终选择了剪纸。“小时候她跟外婆学过,很喜欢剪纸,我印象很深,小时候家里困难,她同学结婚都没钱送礼金,她就剪了一个特别精美的喜字,那位阿姨特别喜欢,贴在墙上,后来搬家时连墙皮都铲下来带走。
我们来到渝北生活后,老妈注意到这里的剪纸艺术,觉得自己也有基础,可以带着大家一起干。”
“老妈退休前就是大型国企的高级经济师,我真的挺佩服她的才华和组织能力,她说干就干,成立了剪·爱工作室,从最早只有四位病友一起干开始,工作室壮大为公司,在政府支持下越做越大,他们的剪纸作品从重庆走向世界,甚至被安德鲁王子等名人的收藏。”如今,数百位血友病患者和残障人士聚集在彭茂琳周围一起为命运奋斗,她成了他们共同的“彭妈妈”。
老妈的坚强为我成长指明方向
做协会初衷是为儿子,却因此给全重庆的血友病患办成了好事;开工作室是为血友病患,却造福了更多残障人士。多年来,彭茂琳曾荣获“全国十大幸福母亲”“中国优秀经济女性”“2011年感动重庆十大人物”“重庆三八红旗手标兵”等荣誉。堪称女强人的她,其实也是一位残疾人。
“老妈就是超人,超级有能力的人。”王海波说,十几年来一直是妈妈辛苦支撑,就算以前爸爸在的时候,家里也靠妈妈操持,“她小时候后因为骨头受伤落下残疾,走路不太方便,前几年做股骨头手术,还因并发症卧床几个月,即使这样,她也从来没有在我面前哭过。”
反倒是王海波自己,在说起当年的不易时差点落泪,“血友病协会起初被人质疑过,运作很艰难,有一段时间差点办不下去了,老妈就把房子卖了,她跟我说我们没有房子了,我觉得特别委屈,很多不了解的人觉得我们在协会牟利,各种闹事……我妈妈考虑到一个是协会对我们血友病患者非常好,如果不做了,对于我们所有病患都是挑战,所以她坚持。其实我很清楚,老妈办协会不光是为其他患者,更是为我,假如她不在了以后,还会有人帮助我。”
王海波说,虽是病人,但自己的个性其实属于乐天派,没心没肺,“可能第一天还在生病第二天好了就出去疯玩了”。这得益于妈妈对他从小的正向引导,“从确诊血友病开始,老妈就没有对我说过这是个大病,基本不会跟我交流病情,不会说我是有病的孩子,她只是提醒我要注意休息和营养什么的,其他方面就让我跟其他小孩一样正常成长,该玩就玩,该疯就疯。”
但毕竟血友病对身体还是有影响,王海波没办法正常上学,“小时候发育,随着身体长大,肌肉血管骨骼也压力大,经常出血,突然就出血了,没有任何预兆,小学时常常好几个月不能上学。”最终到了初二,他退学了。“部分是因为身体,部分是我确实读不下去了,比如老师讲几何,我完全无法理解。退学呢老妈也没说什么,就让我在家休养自学。”
念书虽不行,但王海波从小对传统文化非常着迷,他学过书法、篆刻、绘画等等,后来还插班去长江师范学院进修过平面设计。“本来计划将来就做设计,结果在学到第二年的时候,我开始尿血,那时以为体内出血快死掉了,赶紧又休学,结果医生说是正常情况,血友病患在生长发育中很可能尿血,等我养好身体,那个班也停了,老妈就让我用学到的设计基础来帮她设计剪纸图案,这样跟着她做了两年。”
“我对古琴痴迷也很偶然,大概十几年前,我打算做一个美术培训班,想引入一些传统文化元素,于是找了个老师合作,结果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对于儿子放弃剪纸半路学琴的想法,彭茂琳也完全支持,“她说你想学啥就学啥,人生嘛就是来体验的,我想她的教育理念真的跟很多家长不一样,甚至我小时候被人欺负,在老师不管的情况下,她支持我勇敢还击,她觉得男孩子必须自己去面对和解决一些问题,就算被打伤出血没关系,回来用药就是。”
也是奇了,王海波在古琴方面表现出很高的天分,仅仅学了一年半,就得到机会参加中德艺术节,远赴德、法、英等欧洲五国巡演,并获得奖项,如今,他更是将所有精力用在了古琴上,一边自己钻研精进,一边带学生做好传承。
“我能有今天全靠老妈。不单单是她挣钱养我,更在于她的精神力量和教育眼光。她认为小朋友学东西贵博不贵精,在接触过很多东西后,当你面对问题自然会有很多解决办法,因为思路打开了,我学古琴就从不死磕乐理,一条路走不通我就变一变,我其实走了另一条路,别人记节奏,我记老师的感觉,别人记琴谱,我记老师要表达的东西,我慢慢发现这条路才是正路,可能节奏、琴谱你可以百分比还原老师,但老师的想法跟你其实不一样,你只是照搬,走到一定程度就走不通了,我不照搬,我就能找到无数路径去‘创造’自己的琴谱。”
王海波有些遗憾的是,妈妈工作太忙,很少有时间专门听他弹琴,就连这个母亲节,妈妈也得赶去德阳为当地残障人士教授剪纸技艺,“基本上我醒的时候我妈已经出去了,我睡下之后我妈才回家”,但妈妈生日那天,他一定会为她营造一种仪式感,“比如买个蛋糕,送上鲜花什么的,其实这也算不了什么。”
“我对自己比较满意的一点在于,我让妈妈看到,我能够慢慢从病痛中走出来,走上了自强自立的道路,也具备了独立生存的能力。也让更多血友病患者相信,人生可以由自己掌握。”王海波说,对于未来,他充满信心,“我希望有生之年能在古琴方面留下一些东西,比如斫一张非常优质的琴,或者留下一些文献、曲子什么的。谢谢老妈,她让我的人生不是一场梦。”
↑↑↑长按上方图片进入“中音联博览会”微信小程序
百集影视纪录片[中华才艺术少年]又名“才艺号船长日记”少年儿童准演员才艺测试活动于10.1黄金周在中音联国际邮轮嘉年华影视基地暨北京电影学院培训中心举行,即日起开始接受机构推荐报名(七天六晚海上国际行程,12岁以下免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