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首页 > 艺术与生活 > 作品发布区

“每个学生都培养艺术特长”教育部的出发点很好,但新问题又来了

2021-05-14

  近几年,我国教育事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各项重大改革,学生的培养模式也逐渐向素质教育方面转变,希望让孩子的童年不仅是被题海书海所占满,还有除了学习之外的乐趣所在。

  在整个学生时代中,大家的记忆好像都是沉重的书包、写不完的题、做不完的卷子、被班主任占不完的副课……

  正是意识到了当下严峻的教育形势,以及学生繁重的学业负担,相关部门一次又一次地出台各项政策。

  比如取消晚自习、减少家庭作业、设立午休课、音体美加入中考……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给学生“减负”,实现真正的全面发展。

  在教育部最新的发布会上,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就“美育”工作提出建议,每个学生都应该培养1~2门艺术特长,这是接下来学校进行美育改革的关键。

  虽然教育部的出发点值得点赞,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三个“新问题”的出现。

  01

  问题一:此项提议中的艺术特长,究竟是“爱好型培养”,还是“目的性培养”?

  在网友反对和支持两种不同的声音下,其实主要是针对艺术特长培养“性质”的争论,究竟只是为了丰富孩子生活,还是出于必须让孩子掌握几项特长,甚至培养成为艺术类人才?

  ▲处于“爱好型培养”的艺术特长,对孩子的全面发展有益

  培养才艺和特长,不见得非要往专业方面走,只是作为一种爱好丰富生活也好,还是作为一种技能提升社交也罢,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

  现在的很多人的思想过于贫瘠,如果孩子能够从小掌握一两门兴趣爱好,丰富一下自我也是不错的。

  ▲如果属于“目的性培养”的艺术特长,那就有待商圈了

  只是简单地培养特长倒是无妨,但是一旦用硬性考试来衡量,那在这种“目的性培养”的前提下,学生就变得更苦不堪言了。

  学习特长的时间、精力、金钱……一系列的付出,不仅没有起到减负作用,反而变相增负了,这种为了特长而培养特长的模式,甚至成了学生和家长攀比的“不良手段”。

  02

  问题二:孩子的艺术特长,能否由学校来培养,而不是依靠高价的校外机构

  如果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加大对于孩子的艺术培养力度,大多数家长其实还是相当支持的,毕竟多才多艺的孩子谁也喜欢。

  但最关键的一点是,在孩子的艺术特长这方面,希望学校能够“挑起大梁”,而不是依靠校外乱收费的机构。

  一方面,在校园里兼顾学习和艺术特长的培养,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孩子的学业压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另一方面,比起校外的培训机构来讲,家长还是放心把孩子交给学校,而且费用相对来讲也并不高。

  其实,只要学校保证音乐、美术、手工等其他课程的正常开展,而不是用学习压榨、剥夺学生们休闲娱乐的时间,基本都能在义务教育阶段找到自己的特长。

  由学校“牵头”,这才是健康的艺术特长培养模式,可以真正起到丰富学生生活、提高学生审美的作用,而不是变相地变成家长攀比和鸡娃的工具。

  03

  问题三:当艺术特长从“软建议”变成了“硬指标”,穷人家孩子的出路更窄了

  教育部的这项建议一出,很多网友纷纷表示“对农村地区很不友好”。

  由于地区贫富的差距较大,也带来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而那些贫穷人家出身的孩子,在才艺上面就远远“输”给了同龄人。

  虽然城市地区的教育竞争大,孩子们学习艺术特长也难,但是艰难过后最终都会有所受益。

  而反观农村地区的孩子呢?没有资源、没有财力、没有意识,小时候或许察觉不到,但等长大以后才发现与别人的阶级差距有多大。

  一旦“每个孩子培养1~2项艺术特长”这件事,从软性建议变成了硬性指标的话,那么就意味着穷人家孩子的出路更窄了。

  原本,农村地区的孩子或许可以凭借“知识改变命运”,但要是突然加了一条艺术特长的衡量标准,无益于加大了“跳农门”的难度。

 ↑↑↑长按上方图片进入“中音联博览会”微信小程序
 
       关键词: 中国音乐教育   中国音乐教育网   CSMES  音乐教育    中小学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投资  音乐投资   中音联投资    才艺擂台赛  音乐培训   钢琴    中音联新文旅一带一路艺术小镇  C.CMU艺术小镇   中音联邮箱csmes@126.com
 

 
 ↑↑↑点击图片带你进入《才艺号船长日记》拍摄地
 


0

  • 上一篇:《音乐节观众的自我修养》你做到几条?
  • 下一篇:在闽清,有一种古老的音乐叫“十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