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首页 > 艺术与生活 > 作品发布区

精英教育法众多,美籍华人蔡美儿却用这个传统中式教育法脱颖而出

2018-10-13
       1 不准在外面过夜;2 不准参加party;3 不准经常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4 不准任何一门功课的学习成绩低于"A";5 不准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活动;6 不准在学校里卖弄琴艺;7 不准抱怨不能在学校里演奏;8 不准只体育和文艺方面拔尖,其它科目平平;9 不准演奏除了钢琴或小提琴以外的其它乐器;10 不准有没练习钢琴或小提琴的日子。
       这是什么?这是哪里的规矩?
       竟然如此不近人情?
       这就是火遍一时的美籍华人“虎妈”蔡美儿的十条强势“家规”。
       有很多人质疑过,这种方法难以理解啊?!为什么?不难看出,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难以理解当然非常正常,不过,最后她的两个女儿的成就可是摆在眼前!
       虽然英美的顶尖名校享誉全球,但美国低龄教育的相对宽松式却是有目共睹的。处在这种环境下,蔡美儿才会这样做,到底差别在哪里?现在我们来看看吧!
       (本文只谈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
 

 
-左起蔡美儿-大女儿Sophia-小女儿lulu-
       蔡美儿,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不简单啊),她身处美国,却结合了中国的传统方式培养了两个女儿,你赞同她“逼子成才”的方式吗?
1-到底多严格?
       从这十条家规可以衍生出太多太多的话题,她在她的书中(《虎妈战歌》)阐述了很多自己的理由和观点,非常值得借鉴。
       比如:她把“必须每天练琴”这一条做到了极致。哪怕在各个国外度假旅行中,她都会找到琴房让大女儿练钢琴,小女儿的小提琴不管去哪里都要需要带在身边的,可不可怕?
       (想必孩子一定倍感痛苦,当然妈妈也是,她必须要亲自去找琴房,问酒店员工,查地图,在异国他乡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而孩子们每天练琴,她必须陪伴,她需要知道孩子的进度,哪里是弱势,哪里需要老师加强,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什么时候该请什么样的老师,都是需要她自己来把控。所以小女儿12岁就成了小提琴首席也不是奇怪的事。)


 
       正如她所讲,中国妈妈教育方式各有各的不同,不需要生搬硬套某种方式。这是基于孩子的性格和生活环境匹配的,如果他们生活在中国,可能也就不会用这种严苛的方式去教育孩子了。
挫折:
       虽然看似成功的教育案例,但小女儿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听话,她用在大女儿身上,引以为傲甚至让彼此都乐在其中的教育方式,在小女儿身上完全不受用,甚至差点失去女儿。
       多种戒律让小女儿产生了逆反心理,每天发脾气,最终大闹要放弃小提琴,经过一系列地交战,虎妈妥协了。在放弃小提琴之后,她选择了网球,之前养成的自律与专注力、价值观,从来不找借口地努力等种种优势,完全被体现了出来。但似乎因为没有了母亲的“干涉”,小女儿又开始自觉地练回了小提琴。
       从这里可以看出两点,逆反心理如何对待&良好地学习生活习惯培养是润物细无声的。
       先说培养孩子“集中”与“专注”:像在我们国内的幼儿园里,老师们常会从“五分钟”开始培养,这五分钟什么都不去做,尽量集中精力去跟着老师走。一直到上小学,孩子们才会适应长时间的一堂,又一堂的课,但这并不是最终目的,孩子的专注力,会影响到他们以后成长中的每一件事。小到学一个技能,大到工作,生活。
       【这个关键就在于:专注力不好,一件本来两个小时完成的工作,有可能需要耗上一天。仔细想想,是不是有这样的事情出现在自己身上?专注力、拖延、懒惰,尤其是需要注意的问题。从小无视它?长大就会扩大给你看。】或者,你看看房间是不是杂乱的物品太多,五颜六色的玩具七零八落,孩子房间灿烂多姿?只有冷色调才能让人安静下来学习,不然工作区为什么都是“灰蒙蒙”的……(好了,这里不是专注力的课题,请大家自行寻求出口)
       然后我们看逆反心理如何应对:
       家长不要被自己的付出所感动,要为自己有效的付出感动,才是最让人想得到的结果。
       家长都是爱孩子的,你是想看他们一时的高兴,还是希望他们以后长久地快乐?
       为人父母之后,是没有逃避的机会的。
       蔡美儿的书只是在记录自己的教育方式,这并不能代表所有中国妈妈,她这次选择了妥协,而她也看到了惊喜的结果。
       所以,没有恒久不变的教育策略,只有不断倾听孩子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策略,才是值得思考的。
       在“见机行事”和“原则不让”这两个矛盾点中,似乎很难界定到底哪样做才是对的,只能试一次看一次,家长怎会那么容易当。
2-从全球PISA考试结果看中国教育的优势
       前些年的一次全球PISA考试中(国际学生能力评估),国内选出5000多名15岁左右的上海学生参加了考试,其中阅读、数学、科学甩英美二十几名稳夺第一。这个新闻正和蔡美儿书的发表同一时期出现,可谓是无声的答案了。
       来看这个考试:PISA注重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反映的仍旧是知识教育的结果,而这恰是中国学生的强项。但这一成绩,不应遮蔽我们在个性培育、人格教育、创造力教育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其它国家的事实。
       只有智力是不行的呀!曾经有一项调查,国内很多大学生只是为了考上名牌大学而学习,而他们根本不懂自己在学什么,学习的意义何在。这就好像我们在国内学了很多外文,考过了很多级,一脚踏入国外,发现根本不会运用它们,国外的高等教育也让大家惊醒,完全不是死记硬背那么简单。
       所以一定要那么严格去要求孩子吗?
       你一定会想,那还是不了,现在的中国妈妈们,不管是有没有能力,想不想送孩子出国的,都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注重课业了。他们希望孩子们有更多的选择和自由,但又不得不陷在中国这个人人都“补习”人人都“培训”的大环境里。
       而我们如果目的地国家是英国,更不需要这样去与之抗衡。
       想必蔡美儿与孩子这样的拉锯战,是因为人家在美国的社会,美国的学校不给孩子们那么大的压力,当然要自己给自己压力了呀!
       美国学校的开放教育太轻松,大部分时间都是“play time”,但会以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和个性,做人处事方式等所有看似和英国相近的教育方式。
       有能力的家长都奔着英国的低龄教育的目标培养孩子,在短期内融合进去,因为英国对于低龄教育的保障优于美国,完全是比美国更适合华人的方式。
       再言,中国的家长不把孩子送到培训班,他们将是孤独的;而在美国,你把孩子各方面严格训练起来,才是孤独的。
3-有效解决方式---平衡
       这是一种平衡。丈夫也在平衡两国之间的差异,而她自己用传统及严苛的方式在平衡来自中国和美国教育的差异。
       看来每一种方式都隐藏着它的原因,不能用自己现状去评价别人的教育方式如何,每个人都在改进中进步。最终的目标是,孩子真正的在幸福与快乐中取得成功。
       在让孩子听你话的同时,你也要常常听他们的“话”,在严格中顺其自然,知道他们需要在什么样的空间里,在你不断的难处中,不断后悔,不断改进,才会不断有惊喜。当然,这样你自己也会更轻松一些,但这所有都是有过程的。
       美国家长从她的教育方式中借鉴到,他们太过纵容孩子,应该收紧一些,而还在国内读书的孩子家长,如果你已经感觉到孩子负担太重,尽量转移一下注意力到其它方面,寻找更轻松更open的方式衔接未来。
       不要单纯去想那些在美国的孩子依然很好很优秀,他们顺应了自己的社会,他们不是中国人;或者去想为什么退了学的名人们也照样成功,他们也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
       “平衡”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举个栗子:那些退了学依然有成就的人,比如比尔·盖茨。
       首先,你要了解一下他是从哪所大学退的学。他能考进哈佛,说明他本来也不是一般人。
       其次,他只是简单地退了个学吗?很多留学生或者本地的学生从学校退学,先不说是名校还是普通公立,他们知道自己要什么,有着明确的目标而且自身已经具备了成功者的基本素养,自律/创造性/坚持有效率地工作/忍受失败与挫折等等。有入,才能输,这都是很多人从小没能学到的东西。
       孩子不是你的作品,
       你们需要共同成长。
       強迫有時候是一件好事,如果重新回到童年,你是否想有誰能逼自己一把,坚持学一件乐器或者其它什么技能呢?
       孩子还不知道妈妈逼自己做这些,到底因为什么。蔡美儿是一个非常有头脑,会规划的妈妈,这也是她从小被培养的结果,看吧,她对自家狗子都有所要求和期望,是一個连自己家狗子都不放过的女人哦。
4-最后的最后
       后来的女儿们怎么样了?
 

 
       继大女儿考入哈佛之后,小女儿也考入了耶鲁大学。


 
       23岁的大女儿Sophia以优异的成绩从哈佛毕业后并攻读耶鲁法学院研究生,同时她加入了美国陆军成为一名二级少尉。Sophia还创立了一家自己的公司,名叫Tiger Cub Tutoring一个由哈佛、耶鲁等常青藤高材生充当教师的网上家教平台。
       两个女儿不仅没有像众人预测的那样出现心理问题反而出落的越加优秀,成为同龄人当中的佼佼者。二人称自己很享受父母的抚养方式,这种严厉教育让她们更加独立。二人都表示,以后将以同样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
       看呀,你所做的痛苦坚持,只要是正确的,一定会看到回报。

0

  • 上一篇:文汇学人;学人
  • 下一篇:新家庭教育实验打破家校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