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首页 > 艺术与生活 > 作品发布区

5岁起听这12位音乐大师的作品,决定孩子一生的品味

2018-05-08

       少年商学院
       在家上世界名校通识课
       文丨逃妈
       授权自公号:东西儿童教育
       (eastwest_edu)
       虽然我自己不是学音乐的,但整个大家族里搞音乐专业的还不少,小时候总归耳濡目染了一些 。记得大概从小学五、六年级开始吧,每年元旦,假如下午有空,爸妈总会打开电视机,拉我一起看中央电视台直播的维也纳爱乐乐团新年音乐会(当地时间元旦上午11:00,北京时间下午6:00)。
       大多数情况下我是没法坐稳听全场的,但每次最后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和“拉德茨基进行曲”肯定不会错过,因为气氛非常热烈,对孩子来说也最有吸引力。
       后来和他爸在一起,发现他也是个疑似音乐爱好者,所以音乐在我们家热度一直都挺高 。儿子说有次他们班里搞活动,每人在一张小纸条上写三句话,由老师念出来让全班猜是谁,儿子的念了前两句大家都还没猜出来,他最后一条写的是“家里乐器挺多”,同学马上就猜到是他。平时他的同学来我们家玩儿时总喜欢东敲敲西弹弹的,估计印象特别深刻。
       不过音乐这个话题太大了,我想今天咱们就先来说说可能有些爸爸妈妈会觉得有点儿高冷的古典音乐吧。不少人说孩子听古典音乐好,尤其听莫扎特的最聪明,听流行乐、“小苹果”什么的要坏耳朵,真是这样吗?有依据吗?家长又该如何引导孩子听音乐呢?
       大家别急,这些问题我待会儿会逐一解答(最下面还附上了一份古典音乐清单,值得为孩子收藏)。
       什么是古典音乐?
       ——不过是以前的流行音乐
       假如你问任何一位音乐专业的同学,他可能都会告诉你,古典音乐并不神秘,也不高冷。它在英文里叫Classic Music,翻译过来其实是“经典音乐”的意思,也就是以前曾经非常流行的,过了很多很多年大家也都还喜欢的,一直流传了下来、经久不衰的音乐。
       打个比方,假如过了几百年之后高晓松的《同桌的你》还有歌手在唱,大家也喜欢听,还愿意去买它的CD,那《同桌的你》无疑也能算得上是Classic Music 了。
       前阵子我给儿子梳理西方音乐史的时候找到一个超棒的视频,推荐你有空的话一定要和孩子一起看看,非常有意思:
       其中差不多从3分钟到5分15秒之间就是我们所说的古典音乐时代。
       为什么要听古典音乐?
       —— 不只是为了“高大上”
       我觉得听古典音乐有好几个层次:
       1、不闹笑话
       最基本的,就是通过欣赏古典音乐去了解整个西方音乐发展史,还有音乐的一些基本常识和概念。比如当别人问你最喜欢听什么曲子时,不会脱口而出“卡农”。
       哈哈,我小时候还真以为卡农是一首特定的曲子,后来才知道它其实是一种音乐形式,由三个一模一样的声部从不同的时间进入交织在一起,跟我们以前大合唱“保卫黄河”类似,第一个声部唱了“风在…吼”,第二个声部才开始“风在…吼”,而正在此时,第一个声部已经唱到了“马在叫”。整体营造出比较厚重、宏大的感觉。
       这才是“卡农”,它是一种形式,而大家熟悉的、喜欢听的“卡农”其实是德国音乐家约翰·帕赫贝尔的D大调卡农。打个比方,如果“卡农”是火锅,大多数人喜欢听的那首可能就是海底捞。
       2、更有文化
       然后呢,就是更有文化,品味也更国际化啰。孩子小时候多听古典音乐,将来在某个场合听别人聊起古典音乐时,不是一脸的蒙圈,而是能迅速加入话题;或者听到某首曲子也大概能猜到它的来源出处和时代背景,更容易投入欣赏。
       这点其实挺重要,尤其如果将来孩子要到美国、欧洲等西方国家留学的话,会发现周围很多同学这方面的知识都特别丰富。
       记得有次儿子的同学过来玩,家里正在放维瓦尔第的《四季》,当时刚播放到“秋”的慢板乐章,那位白人孩子刚一进门就听出来了,还说出了它曲名,让我着实有点儿惊讶。(维瓦尔第这个名字你可能不熟悉,但他的代表作《四季》,尤其是第一部“春”的第一个乐章,你绝对听过,不信请回到前面那个视频,拖到3分10秒的地方听一听)
       后来想想其实也不足为奇,这些东西毕竟是他们的“本土菜“,比如“卡农”的那个错误儿子就不会犯,因为他们二年级的音乐课有专门教过;平时在学校接触古典音乐的机会也比较多。比如美国这边每到圣诞节前夕,很多学校都会放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芭蕾舞剧音乐,所以无论是对其中的音乐还是表达的故事背景,孩子们都非常熟悉。
       3、从欣赏古典音乐中受益
       最高的层次呢,当然就是真正地去欣赏古典音乐,并从中受益。古典音乐都是那些深受历届听众喜欢的、没有被时间磨灭掉的音乐精品,好几百年前能传诵至今的东西肯定有它的道理,就像我们的古诗词一样,我们需要去欣赏它,背诵它。
       多听古典音乐最直接的好处,肯定是提高音乐素养。古典音乐源自西方,和我们东方传统音乐有很大的不同。东方音乐更注重旋律,音乐比较薄。西方古典音乐更讲究厚度,节奏也更加多变。
       尤其是节奏,这一点我感受很深,比如我们在球场上喊加油,基本上永远是一个节奏“中国队,加油!中国队,加油!”这个节奏应该是来自于扭秧歌,如果稍微换个拍子估计就乱了。
       但在这边的球赛不一样,全场球迷有时能非常整齐地拍出很长一段很特别的节拍,关键是所有人都配合得非常默契。
       被过度解读的莫扎特效应
       说到节奏,我想回答前面提到的一个问题——孩子听莫扎特的音乐聪明,听流行乐、“小苹果”,广场舞什么的要坏耳朵,真是这样吗?
       相信很多爸爸妈妈都知道莫扎特效应,那是1993年的一项实验,给一群大学生听莫扎特的K448 《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 结果发现他们在认知测试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于是莫扎特音乐能使宝宝聪明的消息就被疯传,甚至有些奶粉广告上也加了一条“咱家的奶牛是一边听着莫扎特的音乐一边产奶的”。
       不过后来很多脑科学家研究表明,莫扎特的音乐其实并不能直接提高宝宝的智商,但它们旋律流畅,令人欣快,能最大化地激发宝宝的快乐情绪,而这种快乐的情绪更有利于认知和解决问题 。
       所以我很负责任地告诉你,如果你家宝宝在广场上跟着“小苹果”手舞足蹈那是好事,因为这让他心情愉悦,同时也表明孩子对节奏很敏感。
       但是,就像我们吃饭要讲究营养均衡一样,听音乐也如此,单纯的“小苹果”或者莫扎特都太单调,我们应该给孩子更多样化的选择。而且,这里还有一个“口味”养成的问题。
       就像我们吃菜一样,一个人小时候养成的口味会伴随一生,像我是广东人,无论我现在生活在哪里,依然最爱粤菜;他爸是西安人,也永远认为牛排比萨远比不上凉皮儿肉夹馍。而儿子因为从小跟着我们东奔西跑,接触的菜式比较多,很明显他对食物口味的接纳度就比我和他爸要大得多。
       听音乐也一样,如果孩子小时候耳边只有“小苹果”,他以后可能一直都会只钟情于这种比较简单的、单薄的音乐曲式,但如果你给他更多古典音乐的选择,长大后他也更能欣赏这类稍微复杂的、丰富的音乐。
       怎么听古典音乐 ?
       小时候泛听、长大了精听
       孩子听古典音乐,我觉得得分年龄来看,很小的时候,3-4岁以前,适合“泛听”一些比较舒缓的,悦耳优美的音乐,不去深究音乐本身,这么小也深究不了,这时莫扎特的音乐就非常合适,舒伯特的也不错,其实有些音乐人推荐胎教的时候听舒伯特的会更好。
       因为莫扎特的音乐突兀太小,而舒伯特的音乐属于从古典主义往浪漫主义过渡阶段,音乐中有优美的旋律,有浅浅的感情表达,也有足够的突兀刺激,应该适合隔着肚皮的小宝宝。虽然我也不知道胎教这件事有没有用,但肯定没坏处,至少准妈妈听了会心情愉悦。
       而4-5岁之后,我觉得各个音乐家的都应该尝试,但我不推荐一来就去下几十G的古典音乐大全来循环播放。而是从最经典的开始,选每个作曲家最最经典的代表作,因为伟大的作曲家也有为了挣稿费的灌水作品,所以选他最著名、最经典的几部,视音乐的长度一周或两周反复精听一部,熟悉了再换下一部。
       听之前爸爸妈妈可能需要先做些功课,了解一下这首曲子的时代背景,比如巴赫的音乐很厚重,装饰音比较多,这个特点对孩子来说也许太专业,但爸爸妈妈可以给孩子讲讲巴赫所处的巴洛克时期的特点,那是一个非常重视装潢的年代,无论是绘画还是建筑都很浮华繁琐,比如教堂内饰大多是这样的,想象一下和这种建筑般配的音乐是不是也应该特别华丽呢。
       再比如维瓦尔第的《四季》,听到秋的第一乐章时,可以给孩子讲讲你看到了一幅丰收喜悦的场景 ;听到冬的第二乐章,就像外面飘着雪,我们在温暖的家里围坐着讲故事、读书……孩子的想象力也是需要启发的,先说出你的感受,抛砖引玉,带动他也聊聊从音乐中听到什么。说不定你会发现孩子有特别的天赋呢。
       打个岔,有些人是真的能从音乐中看到色彩的哦,这在科学上叫做“联觉”能力,不知大家有没看过美剧《越狱》或《权利的游戏》或《西部世界》,它们的配乐师都是同一个人,当代的音乐天才贾瓦迪,据说他就是有“联觉”能力,听到一段音乐脑海里能浮出画面,同样看到一幅画面能对应出一段音乐,所以他的配乐真是绝了。
       另外需要提醒各位爸爸妈妈的是,给孩子听音乐时要选择效果稍微好点儿的音箱,还是以维瓦尔第的《四季》为例,为什么前面我打包票地说大家绝对听过呢,因为其中“春”的第一乐章就是小时候很多英语听力磁带开头惯用的一段音乐,好像有些英语听力考试也是这样,导致我现在每次听《四季》都从“春”的第二乐章开始或直接拖到“夏”,因为以前那种从听力磁带或广播里传出来的声音印象实在不怎么美好。
       值得收藏的古典音乐清单
       接下来咱们一起来过一下,究竟有多少好的古典音乐家和作品我们和孩子绝不能错过呢?我会大致按时间的顺序一一列出来,并且附上这些音乐家最最经典的作品小样,大家可以一边看文字,一边点开嵌在其中的音乐听一小段,我猜你肯定会有一种“噢,这我听过,原来就是他啊!”的感觉。
       准备好了吗?咱们开始啰!
       巴赫被誉为“西方音乐之父”,给孩子选音乐,或者对于大多数业余古典音乐爱好者来说呢,我觉得追到巴赫就差不多了,但在他之前,我还想拉出两位大师,他们的名字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他们的代表作却一定要听,或者说你肯定听过,现在我要做的就是帮大家把这些耳熟能详的曲子和原作者对应上。
       1、帕赫贝尔(Johann Pachelbel,德国,1653-1706)
       首先来听听他的《D大调卡农》,可能是让很多人爱上古典音乐的原因:
       帕赫贝尔在音乐史上经常被忽略,他的作品大多都失传了,不过坊间流传他对巴赫的影响很大,因为他自己是一位非常出色的风琴作曲家,而且巴赫的哥哥也曾在他的门下学习。
       对我们和孩子来说,记住他最经典的《D大调卡农》就够了。
       2、维瓦尔第(Antonio Lucio Vivaldi,意大利,1678-1741)
       维瓦尔第也是一位名字容易被人遗忘,但是代表作一直流传至今,而且曝光率极高的作曲家。他的 《四季》太经典太美,选两段大家最耳熟的先听听。
       “春”的第一乐章:
       “冬”的第二乐章:
       4个季节都分别由“快-慢-快”三个乐章组成,春的万物复苏,夏的电闪雷鸣,秋的金光灿烂,冬的静谧柔美全被写进了这首《四季》的音乐里。
       如果3-4岁以上的孩子刚刚开始接触古典音乐,我非常推荐从《四季》入手,因为它能迅速地和孩子经历过的场景,或者绘本中的画面对应起来,让孩子感觉音乐是具体的,听得到也看得见的,自己能理解的,自然更有兴趣(更小的孩子则可以从莫扎特或舒伯特的音乐入手,更舒缓些 )。
       维瓦尔第是个意大利人,这挺难得,一会儿大家可以看到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就没意大利人什么事了,大音乐家都集中在德国和奥地利地区,因为这时所处的巴洛克后期和古典主义的音乐形式都是严谨工整风,和意大利人的气质格格不入。
       以前喜欢看《Friends(老友记)》的同学肯定了解,意大利人嘛,就像剧中的Joey一样,喜欢娱乐,不怎么靠谱,所以他们才懒得跟德奥那帮学院派音乐家们一起做研究,而是自顾自地搞更加偏向于娱乐性质的歌剧去了。
       OK,在巴赫之前,我觉得了解这两位作曲家和代表作品就差不多了,下面我们进入由巴赫这位“带头大哥”所拉开的,无比繁盛美好的古典音乐时代。
       3、巴赫 (Johann Sebastian Bach,德国,1685-1750)
       不知道为什么,小时候我一听到巴赫这个名字就敬而远之,可能是他身上有太多正统的、让人不明觉厉的光环和专业术语——“西方音乐之父”,“复调音乐”奠基人、“对位法”、“十二平均律”...…看起来就不怎么好听。但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很多好听的音乐都是源自巴赫。
       比如他的第2号乐队组曲最后一个乐章,大家肯定很耳熟:
       比如他的G大调第一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实在太美,儿子之前在选择第二乐器时单听了它的前奏曲头几小节就被震撼到了,差点儿选了大提琴(后来我们掂量再三觉得他已经学了个很费时间费精力的钢琴了,可以选个稍微轻松点儿的,才改选了单簧管)。
       这首G大调第一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前奏曲,你也一定听过,我最喜欢的演奏版本是咱们著名的华人音乐家马友友老师的版本:
       为什么说巴赫是“西方音乐之父”呢?其实巴赫在他所生活的年代是不怎么出名的,因为那时他的音乐主要服务于宗教和宫廷,就是集中在一小撮上层名士里,没有在民间传播开。
       在他死后80年左右,后来的音乐家门德尔松在偶尔的机会得到了巴赫的一份音乐手稿,公演后引起轰动,人们对巴赫的关注度才开始大大提升,并成立了“巴赫研究学会”致力于挖掘巴赫的作品,不挖不知道,一挖就挖出了1000多部大作,而且每一部的质量都超高,从而他也得到了“西方音乐之父”这个名号。
       巴赫的音乐具有浓郁的巴洛克特点,就是厚重,复杂,和后来的音乐通常会有个主旋律不一样,巴赫喜欢写“复调音乐”,类似卡农的形式,但几条线并不完全相同,又夹杂在一起各走各的不分主次,就像CPU同时进行多线程处理一样,所以有人说巴赫其实是个数学家。
       他还喜欢写组曲,类似西餐,一顿饭分为前菜、汤、主菜、甜品什么的,比如刚才听到马友友老师那段非常优美的大提琴曲子,就是巴赫一套大提琴组曲中的前奏曲,相当于前菜,让大家开胃,其实同一套组曲里还有其他好几首曲子,大家可以下回去搜索,慢慢欣赏。
       另外,巴赫所处的巴洛克音乐还有个重要的特点,就是重装潢,曲子会有很多装饰音,如果你家有正在学钢琴的琴童,这首曲子估计十有八九会弹过,先听听:
       4、海顿( Franz Joseph Haydn,奥地利,1732-1809)
       海顿一生写了100多部交响乐,要知道贝多芬才写了9部啊,时间早,数量多,而且在他的手下交响乐被固定成由 “快-慢-稍快-急速” 四个乐章构成的格式,所以他是当之无愧的“交响乐之父”。
       据说海顿的为人特别好,是当时很多音乐家的老师,他和莫扎特、贝多芬差不多生活在同一年代,但海顿是最年长的一位,据说莫扎特和贝多芬在音乐上遇到问题时都得向海顿请教。
       海顿的音乐风格也和他的为人一样,优雅,简洁,同样是交响乐,和待会我们要讲到的贝多芬不一样,海顿的音乐,典雅节制,但又不失诙谐幽默,比如,大家先听一下他的《惊愕交响曲》的第二乐章:
       有没被中间定音鼓猛烈的“铛”的一声吓到?传说当时很多附庸风雅的达官贵人并不怎么会欣赏音乐,来听音乐会只是为了表明自己的高雅品位 。海顿知道后很不爽,于是就写了这部《惊愕交响曲》,在本该最舒缓的第二乐章中来了个“当头一棒”,提醒大家,来了就好好听,别打瞌睡。
       除了交响乐,海顿还有很多非常好听四重奏室内乐作品,特别适合在家里和孩子一起欣赏,比如这首大家应该很耳熟:
       5、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奥地利,1756-1791)
       莫扎特可能是地球上迄今为止最璀璨的一位音乐天才,出身音乐世家,老爹就是宫廷乐手,有背景,有天赋,也够勤奋。关于他的天才数据是让人咂舌的,四岁开始作曲,七岁写出第一部交响乐。
       大家都知道交响乐是由很多种乐器组成的,每一种乐器都有它自己对应的乐谱,绝大多数作曲家都是先写出一种乐器,然后想另外一种乐器该怎么配进去,一个乐器一个乐器来写。
       但莫扎特不是,他的作曲方式被称为“扫描仪方式”,先把所有乐器的第一个音符写出来,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音符,一排一排地来,就像音乐早在他心里,只是把它写出来而已,不需要研究,也不需要纠结。
       所以莫扎特的音乐里你听不到任何的纠结难受,永远是浑然天成的,愉悦动听的 。很多人说莫扎特的音乐特别适合婴儿和低龄孩子,我觉得其实是老少皆宜百听不腻的,尤其是当你想舒缓一下压力、心情的时候。比如,他的“第11号钢琴曲奏鸣曲第一乐章”,是优雅明快的:
       同一奏鸣曲的第三乐章,我们熟悉的“土耳其进行曲”,是幽默诙谐的:
       他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像刚过完美好的一天:
       他的“费加罗的婚礼”,非常活泼:
       莫扎特的音乐好听但并不复杂,很多钢琴奏鸣曲的谱面看起来挺简单,学琴不久的孩子就可以弹,比如他的钢琴奏鸣曲K545,儿子7岁多时就会弹。
       当时心里暗喜,哇,学琴两年就能弹莫扎特哦,好厉害!不过听了日本钢琴家内田光子(业界普遍认为对莫扎特钢琴曲演绎最好的几位大师之一)的版本后,我瞬间冷静了下来:
       莫扎特的音乐简约而不简单,要弹会不难,但要弹好,那可是非常非常的困难,用儿子钢琴老师的话来说就是“多一分太多,少一分太少。”
       这里特别提醒一下家有琴童的爸爸妈妈们,根据我的经验,在孩子刚开始学一首曲子时,最好先不要让他听大师的版本,因为这样会有两个坏处:
       1、孩子倾向于凭记忆模仿,而不是自己去看谱理解音乐。
       2、大师的高度望尘莫及,容易放弃。
       这两点在儿子身上特别明显,所以我后来都是等他练得差不多了,开始洋洋自得的时候,才开始给他听大师的版本,引导他仔细用耳朵去捕捉每一个细节,听听差距在哪儿。
       6、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德国,1770-1827)
       啥都别说,先上一段地球人都听过的贝多芬的标志之作,对,就是他的第5交响曲——《命运》。
       和莫扎特比起来,贝多芬可以说是被逼出来的大师,据说他小时候的理想其实是当一名面包师,无奈爷爷、爸爸都是宫廷里的乐手,所以很小就被迫接受音乐教育,为宫廷乐队作曲,也因此有机会接触上流社会,成为那个年代当时唯一一位读过大学的音乐家。
       如果说巴赫是班长,莫扎特是学习委员,那贝多芬就是体育委员。我觉得太贴切不过,巴赫嘛,无疑是正统的老大,莫扎特少年天才,他的音乐从小到大变化不太大,因为一开始就登峰造极,俨然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当学习委员特别合适。而体育委员呢,往往并不那么安分,喜欢惹事儿,创新,有些英雄主义,在班上也有相当的江湖地位和号召力。贝多芬就是这样上, 身上总有那么一股劲儿。
       他的《月光》奏鸣曲,沉着、朦胧,但有着坚定的能量:
       和莫扎特的永远愉悦不同,贝多芬的音乐有压抑,有挣扎,但无论乐曲开始多纠结,到后面都是上扬的,不屈服的,比如他的《悲怆》奏鸣曲,悲但不惨:
       他是不会为权贵而折腰的,说好了要献给拿破仑的交响乐,但当他得知拿破仑称帝后,愤然撕掉扉页,把标题改成《英雄》:
       他还很喜欢创新,比如他在第9交响曲最后一个乐章引入了席勒的诗《欢乐颂》,开创了把声乐引入交响乐的先河:
       很多人说贝多芬的音乐像是议论文,广袤深邃,别说孩子,大人也理解不了几成。我倒觉得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方式和深度,比如儿子,在莫扎特和贝多芬之间,他就偏喜欢贝多芬多些,其实就是觉得听起来带劲儿,够酷。
       写完上面几位我感觉松了一口气,因为他们是古典音乐最最重量级的开拓先锋者,我写得也比较细,而接下来的大师几乎都是站在这些巨人的肩膀上。
       7、舒伯特(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奥地利,1797-1828)
       舒伯特是一位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的作曲家,浪漫主义的音乐渐渐往亲民、娱乐的方向靠,开始注重歌唱性、旋律性,注重表达个人内心情怀,所以大家会发现,这之后的音乐,和大众审美更加接近,更“好听”了。
       先来一首很美的《野玫瑰 》:
       是不是很耳熟?你可能在很多影视作品中找到它的影子,比如这是电影“海角七号”里的版本:
       有没有一种被化掉的感觉?如果还没有,就挑战下这首《小夜曲》吧:
       舒伯特一生混得不太好,他的作品在当时不怎么受欢迎,有很多只写了一半的作品,可能是出版商开始约的稿,后来看他一直没红就爽约了。感谢后来的舒曼和门德尔松,是他们发现了舒伯特的作品,广而告之,我们现在才不会错失那么多好音乐。
       对3-4岁以下小宝宝来说,多听莫扎特和舒伯特的音乐最适合,因为它们悦耳、舒缓,能让宝宝处于比较平稳的情绪。
       8、门德尔松(Ja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德国,1809-1847)
       这位大师你必须要知道,多少人是听着他的这首曲子和娃他爸/妈牵手步入婚姻殿堂的?来举个手!
       还有这首《春之歌》,你也肯定非常熟悉:
       门德尔松家境非常好,爸爸是银行家,妈妈是钢琴手,既有钱又有才的家庭,难怪培养出这么一位被誉为“德国莫扎特”的音乐家。除了自己能力高,门德尔松在音乐史上的地位也异常重要,因为他是个全面手,不仅自己作曲演奏,还是一位出色的指挥。
       作为指挥,自然喜欢到处去挖掘好音乐,很多当时没被人留意到的音乐都被他挖了出来,前面提过,其中最重量级的是巴赫和舒伯特的音乐。
       9、 舒曼 (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德国,1810-1856)&10、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德国,1833 -1897)
       勃拉姆斯是舒曼的学生,两人年龄相差一大截,但我决定把他们放在一起写,因为提到舒曼必然会想到勃拉姆斯,他们俩和舒曼的太太克拉拉,有一段比咱们的梁思成、金岳霖和林徽因还可歌可泣的三角爱情。
       先说音乐,舒曼可以算是浪漫主义最著名的作曲家,因为他发明了音乐小品套曲的形式,就是打破了原来严格的音乐结构,用一种更自由更松散的方式来组织音乐,比如他最经典的小品套曲《童年情景》,是由13首小曲组成,每首都不太长,有标题,描绘了回忆童年的各种情景,比如第7首大家非常熟悉的《梦幻曲》,有没有一点童年时整天无忧无虑,放飞思绪的梦幻感?
       克拉拉是舒曼的太太,他们的爱情非常坎坷。由于克拉拉父亲的强烈反对,舒曼竭尽所能才把克拉拉娶回家。后来舒曼的学生勃拉姆斯对克拉拉一见钟情,也不可救药地爱上克拉拉,当然,据说只是很纯洁的,精神上的爱慕。
       在舒曼病逝前几年,勃拉姆斯一直同克拉拉一起照顾生病的舒曼和她的七个孩子,直到舒曼去世,他才离开。 勃拉姆斯一生未婚,把对克拉拉的爱和思念全部用音乐表现出来。
       他说:“我最美好的旋律都来自克拉拉。” 据说这首 《C小调钢琴四重奏》,就是他倾注了所有心血和情感,献给克拉拉的。听听其中的第三乐章,有没感受到勃拉姆斯对克拉拉缠绵悱恻的细腻情感?
       11、肖邦 (Frédéric François Chopin,波兰 1810 -1849)
       肖邦是为数不多几乎只写钢琴独奏曲的音乐家,极为专注,也相当极致。因为他一生都是背井离乡地奔波在异国,所以肖邦的音乐里总有一种幽幽的思乡情怀。比如这两首小夜曲,大家应该都很熟悉:
       被誉为“钢琴诗人”的肖邦,他的音乐还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旋律性、歌唱性很强,让人听了一遍之后,会很不自觉地也想跟着哼出来,因为很好听,旋律也抓得住 。即便是他的练习曲,也是非常好听的。
       家有琴童的同学应该知道,钢琴练习曲往往都是为了练技术、手指灵活度什么的,比较枯燥乏味。但肖邦不一样,他的练习曲,是可以拿出来当演奏欣赏的,比如他的第三首练习曲,极为柔美:
       12、柴可夫斯基(Pyotr Ilyich Tchaikovsky,俄罗斯1840—1893)
       柴可夫斯基出生在俄罗斯的富裕家庭,从小就开始在妈妈的引导下学习音乐,不过老爸却反对,希望他读法学院将来当律师。他顺从父亲的意思往这个方向走了几年,但最终还是放弃了,回到他热爱的音乐道路。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可能是我学生时代听得最多的,那时有两盘他的芭蕾舞剧音乐磁带,一盘是《天鹅湖》,一盘是《胡桃夹子》,做作业时经常塞着耳机反复听,爸妈以为我在听英语,表示很满意。选几段大家肯定也很熟悉的先听听。
       《天鹅湖》中的两段:
       《胡桃夹子》中的两段:
       据说柴科夫斯基特别崇拜莫扎特,甚至模仿他的风格创作了一部管弦乐组曲。大家有没从他的音乐中听出莫扎特的影子呢? 我倒没有,如果要说有相通之处,就是他们的音乐老少咸宜,不容易听腻。
       OK,凑足12位刚好一打,其实那个时代还有很多非常非常出色的音乐家,比如被誉为“法国莫扎特”的圣桑,“魔鬼小提琴家”的帕格尼尼,“钢琴王子”的李斯特 ……
       最后,推荐大家两套适合孩子的音乐书,一套是《小小音乐家》,主要是讲著名音乐家的故事和代表作,不过以更适合孩子的角度,加上生动的配图,孩子会比较感兴趣。另一本是儿子音乐老师推荐的《The School of Music 》,讲音乐史和乐理知识的, 通俗有趣,比如用很夸张的图画来描述乐谱中的升、降和还原符号,孩子秒懂:
       最最后,来谈点儿个人感受,其实今天的这个清单是儿子和我一起整理的,他帮我找音乐,我们一起听,一起聊对这些音乐的理解和感觉……这个过程我感觉特别美好。
       我们总说要陪伴孩子,陪伴是什么?是一起相处的那段时光,而那段时光又是什么呢?多年以后,很多细节肯定都会模糊了吧,但那些一起读过的故事,一起玩过的游戏,一起听过的音乐,应该会在某个时刻,某种场合让我们重返这段时光。

作者与授权

0

  • 上一篇:奏起来吧!尤克里里
  • 下一篇:给娃选兴趣班这四大坑千万注意!尤其是第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