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10月28日电 (记者 许婧)在上海理工大学112周年校庆之际,中外政企学研专家27日齐聚上理工,就互联网环境下的内容服务创新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等诸多话题展开深入研讨。
文化产业中,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已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而在移动互联环境下,创意内容借助各种网络平台所带来的巨大流量和品牌效应,不仅形成了新的商业几乎,改变着文化消费格局,也正在形成新的商业逻辑和文化价值观。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带来了艺术表现形式、文化传承与表达方式的革新以及文化创意产业链条各环节的加速跨界与融合,也使知识共享、数字版权、数字人文等一系列相关问题日益凸显,得到政企学界和研究机构的共同关注。数字技术促使文化产业不断调整革新,也必定推动文化产业不断产生新业态,构建新体系。
当天,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马来西亚沙巴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等中外5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等行业知名企业的100余位学者专家和研究人员在第二届“互联网+内容供给创新与文化创意产业高峰论坛”上,围绕如何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贯彻新发展理念,适应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推进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将成为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等议题,分享各自观点。
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做了题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知识服务创新”的主题报告。他指出,信息技术革命性进步深刻改变了出版业的外部生存环境与出版业自身的运行模式,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域链等的应用使出版的理念、管理方式、载体形式、传播方式、运作流程、服务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可以在一个平台上,用协同、融合的理念,用新技术推动出版的繁荣发展。因此,他认为出版业还是朝阳产业,我们要抓住机遇提升出版水平,建立相对健全的出版体系。
复旦大学志德书院院长、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童兵教授提出,社会主要矛盾的呈现及化解,是传媒永恒的主题和内容,因此在当前社会环境下,新闻报道方向应做适当的调整,这种调整不仅会拓展新闻学的研究领域,还会改进新闻传播教育的模式,开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新局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徐清泉从互联网时代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出发,从搭建云平台、云媒体,实现数据应用,重视网络游戏、小说、直播等产业的规范和发展,做了“新时代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几个关键着力点”的报告。百家讲坛主讲嘉宾,知名文化学者、上海开放大学教授鲍鹏山回顾了人类经典阅读的历史,从最初的神话传说到传统媒体的发展历程,以及新媒体时代的变革造就经典传播的优势。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李永智表示,为了大力贯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上海市教委推出培养文创产业急需人才的战略项目,搭建文教结合、产教融合的平台支持高校教师走进文创行业,打造双师双能的师资队伍,促进实践和理论的深度融合,推进高校文创产品与市场商品相连接,孵化青年的创业梦想。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党委副书记董毅敏称,本次论坛聚焦互联网文创产业的新技术和新发展,希望政界、学界、科研出版界共同关注文创产业新趋势,推进文化产业创意升级。
上海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吴松表示,上理工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聚焦“做强优势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发展”,在出版与数字传播、数字印刷工程等研究领域取得较大进展,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是新闻出版、包装印刷、文化创意等行业和产业的重要技术研发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期待上理工将为推进文化创意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培养新时代文化新人,促进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早在2016年,上理工就主办了“首届互联网+内容供给创新与文化创意产业高峰论坛”,与会学者、嘉宾就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互联网+”和“供给侧改革”这两大重大战略问题进行了深入对话和交流,有力地推动了互联网时代内容生产供给和文化创意产业领域人才培养理念的革新。在吸收借鉴首届高峰论坛成果的基础上,本届论坛希望再次通过学术研讨的方式,集聚一批创新引领、创意丰富的文创人才,为文化创意产业贡献新的灵感。本次论坛同时得到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中国出版协会等的大力支持。(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许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