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评定为“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广东音乐)”。《番禺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将广东音乐经典文化列入建设岭南文化特色区的重要内容之一,《“十三五”番禺区文化发展改革规划》中提出要将沙湾镇建设成“广东音乐古镇”。通过加大沙湾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创新力度,组织展演、交流和推广,健全广东音乐培训和创作辅导体系,完善人才队伍培养机制,探索广东音乐产业化发展新模式。
“广东音乐”+演艺
开展广东音乐辉煌成就展览系列活动,举办广东音乐新创精品展演、舞剧《沙湾往事》音乐交响乐晚会等。近三年,沙湾镇举办音乐曲艺私伙局公开排演超过400余场、广东音乐项目传承活动18场次。
“广东音乐”+文创
延伸产业链条,推动历史建筑作为文化展馆、工作室、创作基地实施综合利用,将广东音乐以展览、表演等形式融入其中,配套古镇民宿、古镇商铺等设施,开发具有沙湾音乐文化元素的文创产品及旅游纪念品,推动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化高速发展。
“广东音乐”+旅游
沙湾镇以广东音乐纪念馆、何少霞故居等景点为载体,设计形式多样的“广东音乐”旅游产品。2018年1-9月,全区旅游接待总人数3325.2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59.6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05%和10.01%。2019年春节期间,沙湾古镇游客数近22万,同比递增16.1%。
配套手段
加大宣传力度,开拓传播渠道
运用微博、微信、广播和网站等媒介宣传广东音乐传统文化,联合“沙湾古镇”旅游景区举办沙湾广东音乐、飘色等专题节庆文化活动,通过出版论著、实地创作舞剧《沙湾往事》等形式,讲好沙湾故事,提高广东音乐文化影响力。利用音像、摄影等多媒体手段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建立研究档案,并借助现代技术及科学理论进行分解学习。
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广东音乐传承发展
沙湾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沙湾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积极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展示。依托广东音乐发源地旧址三稔厅、仁宝青少年活动中心和育才小学等场所设立广东音乐培训基地及非遗项目传承基地。
2014年,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牵头,在沙湾古镇投入500多万元建设沙湾广东音乐馆,内设广东音乐历史展览厅、“何氏三杰”展览厅,集表演、展示、观赏、体验于一体。其中演艺厅每天开展音乐、曲艺等常态化演出活动。开馆至今,共举办广东音乐系列活动1000余场,为广东音乐发展提供强劲助力。
民间艺术融入生活,人才培养扎实有效
组织开展广东音乐进校园、进社区,通过曲艺创作、送戏下乡、敬老演出及各类群众文化活动,让传统文化艺术融入到群众生活。
建立校园民乐队,培养音乐人才。1998年,沙湾镇育才小学组建起少年民乐队,2013年,该校被评为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2017年,组建起以青年爱好者为主的“沙湾广东音乐研习社”和“青萝乐坊”,并创立了“沙湾广东音乐研习社”微信公众号。
“广东音乐”小常识
沙湾,是广东音乐的发源地。广东音乐起源于宋代,历元、明、清各朝传承,至晚清始趋于成熟。其风格清新飘逸,节奏潇洒轻快,用音律构成诗画,将自然之美和内心之美融合在一起,被称为“意境音乐”和“典雅派”。民国初期,以何柳堂、何与年、何少霞为代表的民间音乐家,在继承前人特色的基础上改革创新,并曾应邀前往上海、香港等地录制了大量音乐唱片,热销全国以至海外,大大促进了广东音乐的传播和发展。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专区
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作为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培育工作的承接方,围绕“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发展现状,从文化振兴乡村入手,以实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相结合为目的,制定了《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三年培育计划》,打造传统文化产业化以乡为单位的重点培育案例,以金融、资本、产业的视角发现“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资源优势,推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产业化发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