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首页 > 资讯 > CMU财经

先学乐器,再学视唱练耳?孩子学乐器,家长到底该不该陪?音乐启蒙教育,应当如何避雷

2024-12-27

随着音乐教育日益受到重视,视唱练耳作为音乐学习中的重要训练和核心环节,其重要性愈发凸显。然而,何时开始学习视唱练耳、如何有效学习,以及家长在孩子音乐学习过程中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对于众多家长和学生来说仍存在很多困惑。

11月24日和25日,中央音乐学院携手法国多所教育文化机构共同举办的中法国际音乐节上,两场以“全球视野下视唱练耳学科建设与学术研讨”为主题的音乐会,展示了国内外音乐基础教育的成果。

作为此次音乐会的总策划,同时也是“全球视野下视唱练耳学科建设与学术研讨”系列活动的策划,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视唱练耳教研室主任裴聿茹接受了北京青年报的专访,就视唱练耳的学习、音乐启蒙的合理顺序及家长陪伴孩子学习音乐的方法等话题,分享了独到见解和专业建议。

你以为的:音乐培养要看孩子天赋

实际上的:音乐培养与孩子天赋无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孩子踏上了学习音乐的道路。一些家长期望能将孩子培育成未来的音乐家;另一些家长希望通过音乐陶冶孩子情操,提升他们的艺术修养。然而,也有部分家长完全出于盲目跟风的心态让孩子学习音乐,对于学习音乐究竟能给孩子带来哪些益处?这些家长并不十分明晰。

究竟学习音乐有什么好处?裴聿茹表示,学习音乐不仅能够开发大脑潜能,提升专注力与审美水平,还具有显著的疗愈作用。“音乐能够直接影响大脑的多个区域,包括情绪调节、记忆、语言处理等关键功能,并有助于克服畏难情绪。如果在家长不陪伴的情况下,一个孩子能把学习与练习音乐的困难克服了,那他以后真的能够独立做很多事情。”

此外,裴聿茹认为,学习音乐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优势,“音乐能够锻炼人的大脑,使其在同一时间内处理和调用大量信息。一旦掌握了这种能力,人的反应速度、理解能力、控制力、抗干扰力都将超越常人。学习音乐,尤其是启蒙阶段学习乐器的人,通过正确的训练方法,通常能够具备同时处理多项任务的能力。因此即便一个人将来不学音乐,这些能力都是可以迁移到别的地方,对他来说是受益终生的。”

对于很多人认为学音乐需要天赋的观点,裴聿茹并不赞同。她认为,“音乐的培养与天赋无关,而是一种习惯、一种审美,更是对孩子性格塑造的有效途径。”同时,她也注意到很多人因为觉得学音乐太难而难以坚持下去。“如今很多孩子觉得学乐器太难了,这与当下娱乐方式的多样化有很大关系。当他们的生活被各种轻松愉快的娱乐活动填满时,学习音乐便显得尤为困难。然而,在我们小时候,由于娱乐活动相对匮乏,反而觉得学习音乐是一种乐趣。”

你以为的:先给孩子挑个乐器早上手

实际上的:容易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

在裴聿茹看来,个体学习音乐能力的最佳培养期是在3至6岁,其次是6至12岁。随着年龄的增长,培养效率会逐渐降低,逐年下滑,12岁之后,提升的空间将变得非常有限。因此,众多家长都热衷于让孩子从小接触并学习音乐。然而,由于音乐评估的维度和线索繁多,音乐启蒙并非易事。

在裴聿茹看来,当前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许多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学习音乐时,往往直接为孩子挑选了一种乐器,却忽视了孩子尚未接受过视唱练耳训练,甚至不识乐谱。“视唱练耳是音乐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训练,以提升学生的音乐听觉反应速度、读谱反应速度、音高节奏的控制力、乐谱符号的内化能力,以及音乐的理解力、感受力、创造力和表现力为导向的综合音乐能力训练课程。”裴聿茹说,“如果孩子一上来就先学乐器,而并没有接受过视唱练耳训练,这就像一个人尚未识字就开始学习物理,将识字的任务完全托付给物理老师一样,是不合理的。随着学习音乐人数的增加,这一问题愈发凸显。”

裴聿茹认为,如果直接让孩子学习乐器,就相当于将视唱练耳的教学任务完全交给了乐器老师。虽然这并非完全不可行,但很多乐器老师并不会在教学的过程中单独关注到视唱练耳,导致许多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失去兴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这种现象在孩子学习乐器初期的三个月到一年内尤为突出,大量孩子因此而对乐器产生了厌恶感。

“音乐启蒙应遵循一定的顺序。”在裴聿茹看来,在让孩子学习乐器之前,先进行视唱练耳的训练可能会更为顺畅。“视唱练耳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起对乐谱、音高、节奏等音乐维度的认知,之后再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适合的乐器,利用乐器培养孩子阅读、聆听和观察的习惯。这些习惯将伴随孩子的一生。”

你以为的:陪练陪伴可以解决枯燥乏味

实际上的:陪练不是陪伴要形成自己练习习惯

随着越来越多的孩子踏上学习音乐的道路,陪练行业逐渐兴起,陪练软件和人工陪练变得越来越受欢迎。然而,裴聿茹却认为,陪练要谨用,“视唱练耳这门课程强调的是通过看来演唱乐谱,之后通过耳朵辨别问题,并纠错。因此,可以得知在音乐练习的过程中,培养一个高标准和敏锐的耳朵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学习音乐的目的不是为了仅仅弹对一首曲子,而是在演奏的过程中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对音乐有正确的理解、认知与表达。如果过分依赖陪练软件或人工陪练,虽然节奏和音符可能弹对了,但孩子自身的能力或许并没有真正被培养起来。陪练的目的不是一直陪伴,而是通过陪伴形成自己练习的习惯。”

现在很多孩子很小就开始学习音乐,但他们还没有足够的自主性,而练习的过程又往往枯燥乏味,确实需要家长的陪伴。而如果家长没有时间或缺乏耐心时,他们只能将陪伴的任务交给陪练。

面对这种情况,裴聿茹建议,“要讲究陪伴的方法。”无论是家长还是陪练,都应该只检验学习成果,而不是全程陪伴练习过程。“一旦你习惯了陪伴练习过程,孩子就会产生依赖心理,没有人陪伴时,他们就不愿意主动学习。这与学习文化课是一样的。你可以设定一个时间段,比如10分钟,在这段时间里,你和孩子都专注于各自的工作或学习,10分钟后,检查之前设定的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如果没有解决,再复盘具体原因,制定新的练习方案。而上述这个过程,尽量多的让孩子自己主动参与,而不是以家长主导为核心。”

裴聿茹表示,在她众多学生中,有这样一类情况,学生的天赋很高,也很热爱音乐,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会出现后劲不足的情况。经过分析和调研,发现这类孩子在学习初始阶段,往往会得到家长过多的关注。有一些家长甚至因为把过多的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而失去了自我,这一类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也往往更容易遇到瓶颈。

“教育是一个设定目标、检验结果、不断激励孩子主动思考的过程。当然,这个目标应该是孩子的目标,而不是家长一味强加的主观意愿。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成人,我们需要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他们才能逐渐成长为独立的人。这个过程一开始可能会很艰难,甚至非常艰难,但只要你通过这个过程帮助他们理清思路,其他的事情是水到渠成的。”

来源:北京青年报 

0

  • 上一篇:「高雅音乐工程」本期录制:我的深情为你守候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