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为2.6亿,占我国总人口的近20%。预计“十四五”期间这一数字将突破3亿。目前,我国养老模式主要为家庭式养老,其中近一半老人为独居养老。由于“缺少精神慰藉”、子女成家分居、面临“数字鸿沟”等原因,一些老年人不同程度存在孤独感、失落感、无助感。增强面向银发族的心理疏导和精神慰藉服务,提升其精神文化生活质量,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为推动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2021年11月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提出“强化社会敬老”“实施中华孝亲敬老文化传承和创新工程”“将为老志愿服务纳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和高校学生实践内容”。基于此,高校可发挥音乐艺术院系学科与人才优势,创新“音乐+”融合模式,加强校地合作,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紧扣提升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品质,深入城乡社区开展文艺助老志愿服务,助力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为新时代老龄工作贡献青春力量。
创新校地合作,开展“音乐+”助老志愿服务。高校可成立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音乐+”文艺助老志愿服务团,与所在或临近区域城乡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制定文艺志愿服务计划、内容、评价等方面规则,推出高质量、可持续的项目化志愿服务,通过打造艺术公益课堂、“夕阳红”大讲坛、“夕阳红”大舞台,并常态化开展文艺演出活动、乐舞“轻疗愈”活动,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引导并陪伴他们培养多元兴趣爱好、强化精神支柱、增加社会存在感和价值感,用大学生的青春活力和温暖爱心点燃老年人的生命激情。在这一模式中,社区与高校可实现互利双赢:社区作为需求端,获得高校以音乐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文化产品输入,更好满足老年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高校作为生产端,可促进音乐艺术专业学科及相关人才队伍建设,在提高服务社会能力的同时更紧密地对接市场需求。
创新“音乐+文化”,打造思想阵地。利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及社区虚拟“老年大学”,线下线上相结合,面向老年居民开展社区音乐教学。重点选取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优秀音乐篇目,定期教唱经典歌曲和富有民族特色的广场舞,以精湛的专业技能服务社区老人。在教唱中注重传播歌曲背景知识、所蕴含的先进文化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发老年人的共鸣,进而感悟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加爱党爱国、积极向上。
创新“音乐+健康”,促进健康养生。针对老年人常见多发疾病以及各种不良心理状态,结合中西医学、心理学、养生保健、音乐疗法等专业知识,打造并推广涵盖冥想、舞动、声息协调、身心互动等内容的“乐舞芳华”轻疗愈项目,让老年人沉浸在舒缓的音乐和唯美的意境中,得到身、心、神、意的释放与调节。编创健身操、健康知识歌曲,开展线下现场教学、线上视频分享,定期举办社区老年人养生保健音乐沙龙,让健康理念常伴他们左右。
创新“音乐+演出”,丰富娱乐生活。老年人并不是故步自封的群体,他们对潮流文化及相关新知识、新理念也有着热切需求。为此,可通过互联网将目前年轻人群体中流行的文艺形式和文艺作品,包括高校组织的迎新晚会、毕业歌会等“搬”上社区舞台。也可针对社区老年人的理解、喜好程度适度取舍和再创作,每年组织几次送精彩演出到社区活动,丰富老年居民的娱乐生活。
创新“音乐+关爱”,增进情感联动。在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背景下,鼓励并组织青少年通过“音乐+”融合模式参与文艺助老志愿服务,编创、排演以人文关爱为基调的合唱、歌舞、朗诵等多元节目,深入社区、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沉浸式表演,既能使老年人感受到深深关爱、提升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品质,还能加强老年人对青少年成长的关注,增进不同年龄层学生在爱心传递中的情感联动,促进代际沟通,产生“积极向善”的社会效应。
创新“音乐+互联”,加大辐射传播。以高校“音乐+”融合模式拓展文艺助老志愿服务,应注重借助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快手等平台,构建无边界、跨时空的云服务空间,让文艺助老志愿服务不受场地、时间束缚,实现传播效应最大化,为满足社区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添砖加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