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配图)
寒假补课的硝烟刚刚散去,新学期很多家长又把孩子送进了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补习班。一个家庭,每年培训消费到底有多少?8日,记者调查了50户家庭,发现从数千到数万不等,还有背后付出的沉重的时间成本,有的妈妈为了接送孩子上培训班,已经没有了自己的生活空间。
疯狂,很多家长一次就交三五万,一门学科、一门乐器,是宁波家庭培训的标配,小忠今年读一年级。“趁着还没有念书,好好爱你的孩子吧!”接受调查时,小忠妈妈这样奉劝记者。小忠妈妈算得上半个女强人,不过自从儿子上了小学,她每天准时下班回家,为的就是紧盯儿子的功课。
“真的好忙,吃完饭后就跟打仗似的,虽然学校布置的作业几乎是没有的,但是我们也不敢放松,复习预习,语文、数学、英语、阅读训练一个都不能少,其中一个晚上要上一个围棋课。”她介绍说,“这个学期起,又新增了一个培训班,每周傍晚还要踢三次球,一个月的花销是800块。”
周末的小忠就要更忙一些,一节画画课、一节围棋课、一节写字课,分别为150、70、80元。这样一算的话,一个月按照4周算,纯支出就是2280元。
小忠妈妈说,现在年级还低,所以培训费其实并不高。要是等到四五年级,培训费的开销肯定更多,英语、数学是大头。“我可是听说一次性交三五万是很正常的。”小忠妈妈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小学四年级是一个分水岭
初中高中生家庭的花销最大
8日接受记者问卷调查的家长当中,一次性交三五万的家长比比皆是。
“英语补习班,200个课时,居然一次性花了五万四。”林先生的儿子今年读初一,英语一直是弱项,这一次可谓下了大的血本。“到底有没有作用,都是未知数,期待有个好的发展吧。”之后,他又参加了科学学科的补习班,“又是几千元。”
“小学阶段全部加起来,都没有大的消费。一上初中,感觉钱都要被花光了,就刚刚,单单一门数学,就要400元一节课,花了三万多。想想,真是肉疼啊!”
在记者调查的近50户家庭里,学龄儿童、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家庭各占五分之一左右,每年花费的培训费数千到数万不等,但是没有一户人家是没有给孩子报培训班的,每个家庭都至少一门。另外,小学四年级像是一个分水岭,学科培训在之后从辅助变成了主导,然后还越涨越高,初中生、高中生家庭在培训费、补课费上的花销最大。
大部分家庭中,一门学科、一门艺术是宁波家庭培训的标配。
代价 背后还有沉重的时间成本
有时候真想放弃算了
但那也太对不起儿子
走在大街上,随便一抬头,各种校外补习班比比皆是,有些大厦的楼面上全部挂满了招生的广告牌,看着让人晃眼。
在采访培训机构时,记者曾观察到:无论是中小学生的培训,还是幼儿园小朋友的培训,现在很多培训机构都变着法子“宠幸”着家长,家长等候区几乎都是标配,沙发、茶水、糖果,应有尽有。而看起来富丽堂皇的这些标配,背后却是家长沉重的时间成本。
“好不容易可以睡个懒觉的周末,我完全没有自己的时间,可以说,真的是没有了自我,和小姐妹聚会几乎一年到头就一两次。”家有小升初学生的妈妈陈女士抱怨说,“两个奥数班、一个英语班、一个写作班……起床比上班还早,上完这个就得赶紧带他吃饭,有时候因为时间太紧,来不及赶下个课程,就随便给他买点面包自己饿着肚子。真的是比我平时上班还累。”
“最开心的时候就是他爸爸说可以帮忙接送一天,我就可以在家里休息一下。”陈女士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赶紧结束这样的日子,“有时候真想放弃算了,读个对口初中就好了,干嘛得去拼名校呢。可是身边的人几乎都这样,想想如果是因为父母偷懒,那也太对不起儿子了。”
症结 说到底,还是焦虑惹的祸
要从这个胡同里走出来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有句话当下很流行:补课,对于家长和孩子而言,不管你想不想选,它就在那里。尖子班、一对一、包过班……这些颇有诱惑的广告词都无时不刻的吸引着家长和孩子们。
宁波也出现过为了抢一个培训班的学额,家长凌晨排队拿号的局面。
“这样的疯狂是没有办法想象的,比如奥数班,有家长居然是给孩子报两三个的,有名气的老师那里都上。”宁波一位基层小学的老师告诉记者,“其实作为老师,也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情,真的太疯狂了。”
那么,到底为什么培训市场会那么火呢?
她向记者分析说:“单从奥数来说,因为不少需要通过面试、测试才能进的初中学校,很看重数学的思维,这无形中给这场补习热做了推波助澜。但这又不单单是这些初中学校的责任。据我了解,有些学校五六年级的学生,一半以上的孩子都在学奥数,可能进名校的也就那几个,其他人都是陪跑的,但是你不跟风,就是一点也没有希望了。说到底,还是焦虑惹的祸。成绩好的去补习想更上一层楼,能考98分的,就想考99分;成绩不好的,就是补差,59分的就期待能及格,70分的期待考80分。报考其他学科的也一样,都是想提升。”
“读书没有不辛苦的,这一点是必须承认的。但是现在的环境是很多家庭一股脑儿把孩子往培训班送,对自己孩子的学习状况又不了解。所以,现在这样的竞争环境,说实话,孩子们的压力太大了。”她说,“要从这个胡同里走出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记者观察
抑制疯狂校外培训
宁波已在行动
从去年年底开始,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这件事情上,教育部门可谓是不遗余力。
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指出要逐步压缩特长生招生规模,直至2020年前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继续清理和规范中考加分项目。紧接着,教育部重拳整治基础教育校外培训竞赛活动;而前几天,教育部等四部门又联合下发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这一治理校外培训机构的新政,力度堪称“史上最严”,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记者了解到,宁波也已经连续发布了几项政策:比如2020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科技等奖励学生加分项目,相关特长和表现等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健全考生加分资格审核公示制度;比如规定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同意的竞赛活动一律不得举办。
宁波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解释说:“这几个政策就是形成‘组合拳’,内外结合来减轻学生负担。接下来,我们还会出台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意见,一方面规范现有的机构,一方面降低门槛让符合条件的机构准入。对不符合条件的,将联合相关部门依法依规予以取缔。”
这位负责人还提醒各位家长,上培训班可以,但家长要懂得理性选择,认清孩子的学习情况,量力而行。
(原题为:《随机调查50户 全都在补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