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首页 > 教学与研究 > 中小学

课程跨界的四个维度

2018-12-15

       核心素养时代,捍卫学科与突破学科的“较量”每天都在发生。
       在一节小学语文课上,教师吹响陶笛为学生诵读伴奏,学生顺其自然地醉心于教师营造的氛围中。某教研员评课时却指出:“语文就是语文,要上出语文味,那些花哨东西统统不能要。”
       如此这般,许多学科教师、学科教研员捍卫着他们的领地,将非学科的东西剔除,追求更纯粹、精准的学科教学。这样做或许对学科建设有益,但是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兴趣以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需要具备的要素。
       核心素养时代,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将人的整体发展置于教育中心。然而,人的整体发展并不是将学科知识简单相加的结果。我认为,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建设必然是跨界的。学科教学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成长规律,而不是过分追求学科体系自身的纯粹和完备。如果没有跨界思维,教师、学科教研员都可能成为核心素养推进过程中最大的阻力。
       怎样跨界?跨界的本质是整合。课程整合并不是创新,而是课程建设本来应该有的样子,至少涉及4个维度的跨界。
       一是课程资源的跨界。一般包括4个层面:超越学科、交叉学科、双向探究和“去学科”。
       超越学科主张超越学科的局限,补充或删减教材中的内容,让学科更好地为实现核心素养服务。
       交叉学科主张发挥多学科的“杂交”优势,可以是一个学科对另一个学科的丰富和强化,也可以是两个学科共同解决一个问题,还可以是寻找不同学科的共同目标。
       双向探究则是强调打通生活与知识的联系:生活探究学科化,学科探究生活化。课程向生活进行整合,绝不会错。
       “去学科”是跨学科的最高境界。去学科,就是摒弃一切学科标准的干扰,进入一种超然状态,从而开启学生的生命智慧。
       二是学科教师的跨界。学科教师跨界强调教师拥有课程智慧,能够根据核心素养的需要,将天地万物当作育人资源。特别是不能囿于学科,根据自己的特长与学生的需求开发、实施课程,打破学科界限,整合、建构、创生优质课程资源,拓展学习时空,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整合贯通。
       学科教师的跨界,在工作状态上更加强调协同。比如我校音乐教师和美术教师把音乐与美术进行整合,两人合作完成一节课或一个主题成为工作常态。两人共同开发、集体备课、协同实施、合作展示,实现了学科的完美融合。
       以“蜗牛与黄鹂鸟”主题为例,两人共同确定学习目标,开发主题课程文本,设计了“春天音乐会”主题学习任务,并合作完成“项目开题”课堂教学。接下来的两周,两个教师带领学生探究节目的制作与演出,带领学生设计舞台布景,最后呈现出“春天音乐会”学习成果展示。整个主题学习过程中教师协同工作,没有学科的清晰界限,带给学生的则是对“春天音乐会”的完整认知与实践创生。而两个教师呈现的跨界之美、协同之美、互补之美、综合之美,给予学生更加深刻的启迪。
       三是思维方式的跨界。这指的是立足事物本质,多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在“互联网+”时代,与技术的重要性相比,跨界思维、连接思维、“互联网+”思维更重要。
       以“陶音”课程为例,学生不仅可以把一块泥巴做成各种泥塑、茶具等工艺品和器物,甚至可以做出陶笛,用自己制作的乐器演出。在教师的支持下,学生自制工程模具,探究陶艺技术,测量打孔,调音试音,设计绘画,上釉烧制,组建陶音乐团。有了跨界思维,小小泥巴也拓展出一系列跨界课程。
       四是师生角色的跨界。核心素养时代,教师不只是负责教,学生不只是负责学。教师也是学习者,而学生可以是教学者。教师不一定是主导,学生也不仅仅是主体,师生互为合作伙伴,甚至是家庭般、亲情式的师生关系。
       在我校,教师“把自己当成孩子”,给学生以安全、温暖、希望,学生则视教师为哥哥姐姐、爸爸妈妈。我们用浓浓的爱打通精细化、网格化管理带来的冰冷,让人性的温暖充盈校园每个角落。这种角色跨界带来的民主、尊重、平等、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本身就是值得追求的隐性课程。
       当课程走向跨界,核心素养才能落地。
(作者系山东省潍坊市峡山双语小学执行校长)
《中国教师报》2018年06月20日第7版

0

  • 上一篇:如何正确的欣赏歌剧这一类文化艺术?
  • 下一篇:厉害!耒阳一老师获全国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