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首页 > 资讯 > 评论

观察|“数字缪斯”究竟能给音乐带来什么?

2024-06-03

“未来的音乐演艺形态,究竟会是什么样子?我好像有点看到了,又好像有点'盲人摸象'。”此前不久,观众李悦宜在上海音乐厅看完“漫歌行——跨时空AI音乐叙事”时,告诉同行的伙伴。

“漫歌行——跨时空AI音乐叙事”是上海音乐厅首届“数字缪斯——2024音乐科技融创节”的一个演出剧目。这场历时2个月的融创节,顾名思义,是科技界与音乐界的跨领域融合,呈现了原创作品、工作坊、展览等,探索了未来音乐演艺的新形态。

针对这次融创节引进的作品,有观众评论称,“这是人们期待的21世纪音乐演出应该有的样子。就算是古典音乐,或者传统音乐,都有了全新的张力,是鲜活的,不再属于过去,而是代表当下。”

在获得叫好声的同时,这些不同传统音乐演出形态的剧目也引发了新的思考:让科技手段融入音乐演出,是否意味着对传统音乐的冲击?音乐如何在数字化生产中被“量化”?当下,我们又需要怎样的音乐?

“漫歌行——跨时空AI音乐叙事”演出现场

音乐能否被“量化”?

音乐是人对声音信号的精准控制。传统的音乐创作中,作曲家负责“控制声音”;而“数字音乐”的诞生,似乎意味着人工智能夺走了主动权,以精密复杂的计算代替了直觉性的人工作曲。

音乐究竟是作曲家的感性产物,还是物理和数学的最佳计量结果?作曲家、上海市音乐声学艺术重点实验室主任于阳认为,“人类对于声学原理的探索,从古至今没有停止过。自从人们发现一些材料可以用于发声和制造乐器,便开始研究如何统一乐器制造的标准。”尤其在中国古代,音乐往往需要多人配合,在神圣的仪式上一同演奏。因此,多种乐器之间必须保证音律统一,以便达到听觉上的和谐。“这里就涉及到一套精密的计算方法。”

“计算音乐”并非AI技术下的全新产物。于阳说,“几百年前,莫扎特已经在用计算的方式写音乐了。”莫扎特一生都保持着对音乐、计算和代数的激情。18世纪的数学主张“绝对和谐”。莫扎特通过精密的计算,严格控制起音、句尾音以及乐句之间的呼应,用和声语言营造了音乐上的和谐,契合于当时古典主义的音乐审美。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兴起,“计算音乐”的尝试也在进一步更新。于阳说,“1957年,伊利诺伊大学的两位教授用学校的超级计算机Illiac编写了《伊利亚克组曲》。它的算法中包含非常复杂的模型。”《伊利亚克组曲》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首完全由计算机“作曲”的小提琴四重奏,可谓数字音乐和AI音乐的鼻祖。

无论古今中外,作曲家都曾试图通过数学计算,制造出各自时代下更“入耳”,或更符合自身观念的音乐作品。

AI能否代替人工作曲家?

AI出现,是否意味着艺术家会因此丢掉饭碗?

镜头拉回到今年3月份的一个下午,上海音乐厅音乐立方座无虚席,现场观众一起见证一场特别的才艺比拼。当天,“音乐黑科技:AI大战人类作曲家,谁才是真正的音乐之神?”音乐人工智能创意互动工作坊举行。青年作曲家、钢琴演奏家朱序芝和音频算法工程师高月洁,时不时进行“高手”对决,交错的钢琴旋律不时响起。

不同的是,朱序芝的面前是一架钢琴,他即兴作曲,旋律在钢琴上即时倾泻而出。看上去更“气定神闲”的高月洁的面前,则是一台电脑。她操作系统AI作曲,和演奏家朱序芝进行了一场“AI vs人类作曲家”的作曲PK大战。

现场观众即兴提供的图片、文字、音符等内容被“投喂”给AI进行现场作曲创作。AI作曲快速生成相关旋律,这给现场观众带来不小震撼。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副教授陈世哲回忆,“最早在2016年看到李世石被AlphaGo打败的时候,我们已经在提高危机感了。这两年来,我们系的大一学生会上一门课,这门课上完,所有学生很恨我。因为他们经过艰苦的艺考,考到上音,第一堂课我就告诉他们,你们可以换专业了。”

陈世哲并非吓唬学生,而是真正感受到了音乐行业近年来遭受的冲击。早在2000年左右,陈世哲便开始尝试AI作曲。那时的AI需要先由人工教学,再在此基础上创作音乐。严格来说,放出来的作品还需要经过人的二次加工。“当时AI只能生成到乐谱层面,音乐厅演奏层面的东西是生成不了的,包括音箱混音、声音处理。所以那时候危机感没那么强,那时候AI挺水的。”

仅仅20年后,AI音乐制作软件SUNO就能生成细节丰富的音频。陈世哲观察到,不少音乐制作公司开始缩招,然而,高校的反应速度却落后于产业和企业。如今,AI音乐甚至可能影响从业者审视音乐的标准。陈世哲说,“今年开教研会提出一个议题,今年有学生如果交上来AI的作品怎么打分?最终的结果是,请大家自己声明自己用了什么AI工具,靠自觉。”

陈世哲认为,在音乐行业发生的剧变,也同样适用于表演专业。“舞台为什么存在?因为人类有梦想,实现不了就会做梦,会有舞台。”可是,如果虚拟现实技术发展成熟,如果我们舞台全部变成眼镜里虚拟世界,我们为何还要选择舞台?陈世哲说,“我们下一代受众很可能不愿意在剧场里看到一个表演者在那里表演。比如我看《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剧,为什么我自己不能扮演罗密欧?”为了应对“虚拟现实”的未来,陈世哲组织学生把传统艺术形式搬入VR眼镜。“这是我们应对现在行业变化所做的小小努力。”

AI大战人类作曲家

AI来了,“打”不过怎么办?

上海民族乐团唢呐演奏家、创作策划部主任胡晨韵也遇到了同样的挑战,他以另一种方式回应了AI音乐的兴起。结束不久的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来自民族乐团的音乐家们携手演奏了一系列由AI创作的曲目。通过这样一场融合了传统和科技、民族与世界的盛会,胡晨韵呈现了以“量化”方式创作音乐的可能性。

胡晨韵回忆,“之前有朋友问我,你觉得AI淘汰音乐家需要多长时间?当时,我信心满满地跟他说,音乐家不太容易被AI淘汰,为什么?因为音乐最有魅力之处不是‘被量化’,而是‘不能被量化’。”

在当时的胡晨韵看来,无论是西方音乐还是中国音乐,都有一个类似于“气口”的停顿。在真实的演奏中,观众会停下自己的呼吸,跟着演奏家一起等待下一个音符出现,这是整齐划一的AI音乐无法做到的。然而,胡晨韵很快注意到,一些音乐生成软件陆续登场。

胡晨韵说,“很多人在恐惧谁是下一个被淘汰的职业?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去想。有朋自远方来,我们什么都不说,先来一个面向‘未来’的拥抱。”产生这样的想法后,胡晨韵开始探索,中国的乐器音色可以与AI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在等待结果的过程中,不少演奏家向胡晨韵表达了担忧。“他们问,计算机了解中国音乐吗?搞出来不会稀奇古怪吧。事实证明,AI音乐的可听性还蛮强的。”胡晨韵接下来想要尝试,电子、摇滚等富有时代精神的曲风,是否可能融合到唢呐这件乐器里。

也许,《伊利亚克组曲》以来一系列“数字音乐”背后,并非“AI大战人工作曲家”的尖锐矛盾,而是“AI融入人工作曲”的有力尝试。既然AI随手可得,对所有人敞开,那么,与其畏惧工具,不如用好工具。陈世哲说,“AI来了,打不过怎么办?打不过就加入。我们可以利用技术,让所有人都感受到音乐的美好。”

万象生息演出现场

21世纪需要怎样的音乐?

一方面,AI音乐进入人们的视野,对音乐的“计算”让声音更“可控”,对“量化”音乐的分析也进入了更精细化的阶段。在被“数字”包裹的音乐中,是否还有人类情感的一席之地?

“漫歌行——AI叙事音乐会”上,评弹名家高博文和AI“机械臂”歌手艾莉合作,带来一场奇妙碰撞的音乐之旅。其中,“机械臂”歌手艾莉现场“演绎”《苏醒》《回头皆幻景》《繁华如烟》《重逢如是》《涅槃》《重逢》等多首曲目。尽管这里的机械臂已经被“拟人化”,但依然不改机器演唱的本质。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机械臂实验室主任郑康奕提出了自己的忧虑:“我在教学过程中会碰到许多学生,他们生下来就是数字世界。他们听歌没有倒带功能,他们只体会过数字时代给他们的感受,缺失了对于真实世界的追求。”

郑康奕担心,AI音乐会让人类世界陷入扁平化,会抹除音乐的细节,让人类“被降维”。尽管AI音乐大大提升了音乐制作的效率,但“效率”未必是人类终极的追求。

郑康奕认为,“人类依旧有情感。我曾经在一个美术馆做过一个作品,两个机械臂在培养皿里打点滴,整个过程耗费8个小时。很多人有不同解读,有一个工程师说,它非常好地诠释了上班摸鱼的状态,点滴明明可以很快打完,为什么打8个小时?”由此,郑康奕发现,每个人都生活在自我认知的世界中,对事物有着各异的情绪反应。哪怕是数字音乐,在弹奏过程也会带给人不同的感受。

对音乐的感受不仅与曲调本身有关,也与受众对创作者的看法息息相关。陈世哲说:“我们会记得有些艺术家耳朵聋了还继续做音乐,就算AI写得比贝多芬还好,你一定不会记住它。”

面对新技术对古典音乐的挑战,科技融创音乐节的评审加布里埃尔·普罗科菲耶夫表示,“不管AI发展到什么程度,最感人的还是来自自然的声音。不管技术如何发展,有些声音依旧来自情感,它不能被复制,也不能被机械替代。”

与传统音乐相比,AI音乐未必更能挑动人类的情感,却提供了一种音乐创作融合的全新可能。华为终端有限公司、音频技术专家朱梦尧指出,“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对艺术的发展做了很大的塑形。150年前,留声机只能转两分钟,古典音乐没有办法被完整记录,所以只能把非常短的民谣、流行乐记录下来。现在的无线耳机也很方便,改变了人的倾听形式。”因此,技术很多时候扩展了音乐的边界,提升了创作的效率,而非“消除”了音乐本身。

在21世纪,我们需要怎么样的音乐?AI又如何拓展音乐的形式?旅法青年艺术家陈俊恺想到,“未来的交响乐,是不是可以有其他设备或技术加入其中?也许音乐不再受限于每一个乐器的音域,也许舞台的灯光更多样,也许舞台的空间不只是在陆地。我的老师跟我说,他的一位朋友曾把低频音箱放在游泳池里,让游泳者听见水中的振动频率。”在陈俊恺心目中,飞到火星上聆听音乐会的未来图景值得期待。

从近期的进步空间而言,AI可能会让“音乐启蒙”更容易普及。不少家长都曾为孩子购置过乐器,但音乐教育往往难以为继。如果孩子没能坚持弹钢琴,乃至走向音乐学府,钢琴是否沦为孩子幼年时期的玩具?

上海锣钹科技创始人兼CEO解路禄想要创造一些产品,让完全没有任何音乐经验的人,也能从指尖流淌出音乐来。“我们把唢呐通过数字化的形式传承下来。至少我孩子听到这个,就知道这不是双簧管,就对民族乐器的声音有了认知。”解路禄希望把横在每个乐器学习者面前一米多高的台阶,变成一个小斜坡。“你学会演奏了以后,想要演奏得好,还是需要练习的,只是前期没有那么痛苦。”这些看似“反传统”的音乐启蒙,实则更便捷地提升了使用者的音乐素养。

解路禄说,“效率形式都在变,但需求本身没有变。”纵观不到100年的计算机发展史,解路禄发现,其实中国古代的算盘和后来的图灵计算机诉求一致。音乐也是如此,人类最早在狩猎时喊口号、敲击木棒,后来将乐谱刻在竹简上,再后来刻在黑胶、磁带上,存在ipod里。“音乐的需求没有变。我们只要跟随趋势,拥抱新技术,依然可以传承旧的东西。”

AI音动空间——“和鸣”自动化乐器展现场

“数字缪斯”带给音乐的答案

“数字缪斯——2024音乐科技融创节”在探索音乐科技产业发展新路径的同时,也积极发挥音乐厅的公共属性,通过2个展览、4场工作坊,让更多市民观众体验音乐科技产业的前沿发展成果。其中,AI音动空间——“和鸣”自动化乐器展更是首次走入城市公共空间。11组自动化乐器装置布置于上海音乐厅音乐广场,成了交响般的声音景观,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前来免费打卡和互动。

除了《音乐黑科技:AI大战人类作曲家,谁才是真正的音乐之神?》音乐人工智能创意互动工坊,上海音乐厅还推出了《听见未来:Sci-Fi科幻音乐探索之旅》音乐科技主题体验与普及工作坊、《它域之镜——数字媒体艺术探索与感官创造》工作坊、《音画缪斯——声音艺术与视觉艺术联觉创意展示》工作坊等。 每场工作坊结束后,都有不少观众留下来与艺术家沟通交流。“我每天都在思考AI与我们人类的关系,希望未来,AI能成为帮助我们学习的工具而不是取代我们。”有观众在交流中提到。

“我们的传统演出,在遭遇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面对“数字音乐”的未来,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总经理方靓表示,数字激发灵感,创意开拓未来,从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出发,集结创意艺术家团体,搭建国际展示平台,连接观众与前沿科技艺术,共谋音乐科技行业发展。

有趣的是,“音乐黑科技:AI大战人类作曲家,谁才是真正的音乐之神?”工作坊尾声,朱序芝和高月洁以莫扎特的音乐为主题分别作曲。高月洁的AI操作系统电脑突然“罢工”需要重启,随后恢复后创作出的旋律因为偏简单欢快,被朱序芝笑评为如“儿童”般的创作。

尽管如此,这场比拼上,AI作曲显示的强大潜力,已经让观众切身感受到“未来已来”。

而不管未来的音乐演绎形式如何,当作曲家们打开数字音频工作站,或是用AI生成一段动听的曲调,他们只是延续着音乐自诞生以来的进化轨迹,更精彩地延续着前辈们探清音乐奥秘的期望。而这,也应该是“数字缪斯”带给音乐的答案。

来源:上观

0

  • 上一篇:聚焦劳动主题 音乐如何展现劳动的价值?
  • 下一篇:融与破,音乐剧加速抵达更阔的观众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