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首页 > 资讯 > 评论

循音入华夏——评“中华崛起”大型民族交响音乐会

2023-03-21

  3月16日晚19时30分,彭家鹏先生,享誉海内外的中国最优秀的民族管弦乐指挥家之一,与乐团首席李政华携手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在上音歌剧院为观众带来“中华崛起”大型民族交响音乐会。本场音乐会有展现河南中州风韵的《大河九曲》选段,有体味天人合一老庄哲学的《庄周梦》,有书写建党百年历程的大型民族交响史诗《崛起》。当尾音响起,接续的是整个歌剧厅绵延不断的掌声,彭家鹏指挥返回台上三次致谢,观众久久不愿离去。我拍着通红的手心,思索着这场音乐会,思索着作曲家、演奏家们对中国民族管弦乐的初心与巧思。
  循音入画,“豫”“民”于乐——河南传统俗乐与民乐的融合
  青年作曲家白浩钰用将近一年的时间深入黄河流域沿线进行艺术采风创作,终成《大河九曲》。从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到山东,全曲勾勒出一幅黄河沿岸形态各异的音乐文化画卷。本次音乐会选取的是《大河九曲》第八乐章——“河南·中州风韵”,极具河南风味。
  作曲家以极富河南坠子特色的旋律作为全曲的开场与铺垫,以弦乐与马林巴为起始点,弹拨乐、管乐依次叠加的方式拓宽音色与音量,引出一场别开生面的河南市井风光图,创造性地将经典豫剧《七品芝麻官》片段改编为整个乐章的主题。随后的抒情性旋律由板胡奏出,带有浓厚的河南大调曲子风格,又以“宫”音作为“搂音”,连贯的过门穿插进乐曲的各个部分。令人惊喜的是本曲在主题再现后加入了《百鸟朝凤》的乐队版片段,又以呐子——河南民间吹腔的一种吹管乐器来模仿人的欢笑声与嬉闹声。本曲主题选取的是《七品芝麻官》中《下乡查看》的旋律,这样的旋律衔接上《百鸟朝凤》与人声嬉笑声,仿佛豫剧中的“七品芝麻官”带领着观众们一起欣赏着如《清明上河图》一般热闹繁华的街市景象和身在其中活泼幽默的河南人民。
  循音入梦,虚实之间——蝴蝶梦
  在热闹的河南街景图后,歌剧厅迎来了作曲家赵季平打磨多年的大提琴协奏曲《庄周梦》。庄周梦这一典故出自《庄子集释》。庄子认为生死祸福,物影梦觉都是自然变化的现象,圣人任其自然,随之变化。庄子将哲学的深邃变为艺术、神话、传说,赵季平则将庄子的哲学蕴入乐声之中。
  悠扬的新笛牵引着思绪飘远,弦乐又将人拉回现实,一虚一实,亦虚亦实,恰如影与物,梦与觉,大提就这样带着主题娓娓道来。大提与管乐,又一近一远,亦近亦远。急促连绵的三连音仿佛蝴蝶在夜空中飞舞,引人入梦,隐喻梦见自己变为蝴蝶的庄周。随后乐曲描绘了庄周突然惊醒的彷徨与迷茫。两个主题交织重叠,一如庄周对自己身份的怀疑与纠缠,最后一切又重归梦境,我是庄周而非蝴蝶。
  大提的揉弦、滑音听起来与胡琴并无二致,演奏家康乔瑄细腻的处理使得大提琴这一西洋乐器与民乐的关系似乎不再是合作伙伴,而是一家人——大提琴完美地融入了民族管弦乐器之中。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作为最早实行民族乐团低音乐器改革的前卫者,对低音乐器的处理非常惊艳,当然这也与指挥对于乐队声场的控制密切相关。彭指擅于处理民族管弦乐声部的主次与融合,对乐队的要求严苛、精准又细腻,这也是我最喜爱他指挥的原因。
  循音入史,缅怀英烈——中华崛起之路
  《崛起》是中国广播艺术团与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出品的大型民族交响史诗,由刘长远作曲,董芳芳作词。本次演出的是无朗诵、独唱和合唱的纯乐队版本,没能现场聆听完整版的《崛起》略感遗憾,但是作曲家刘长远为此次演出编配了全新的纯乐队版本。
  本曲以时间线为轴,分为五个乐章:第一乐章“千疮百孔”描写了20世纪初中国被列强欺压的历史,使用《阳关三叠》的片段,令人联想到那句“历苦辛历苦辛历历苦辛宜自珍”,唤起观众对过往屈辱历史的回忆与对现在美好生活的珍惜。第二乐章“救亡图存”由钢片琴、马林巴、琵琶、扬琴、中阮、大阮轮奏《长城谣》的部分旋律,使用“长城”这一意象来指代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奋勇抗争的精神。第三乐章“气壮山河”是一首英雄安魂曲,表达了对英烈的缅怀与对当今美好生活的珍重。第四乐章“复兴之路”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人们为了祖国的建设与发展拼搏奋斗之路。第五乐章“中华崛起”是属于中国的欢乐颂,展现了人们对未来与中华崛起之路的憧憬。
  指挥家刘长远在此前为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创作过的《未来的希望》与本曲在结构上有相似之处,他尤为擅长在作品中大量利用高紧张度的不协和音程渲染氛围,形成观众听觉紧张度与情态紧张度的联觉效应的同时,又书写出悠扬的旋律,从而显现出民族管弦乐极强的戏剧性并扩大其感染力。
  本次音乐会的三首作品,以音乐的形式带领观众走进中国市井风情,领会中国古代哲学的艺术,回顾中国百年奋斗的崛起之路。循音入华夏,我们循着怎样的音乐才能准确地向观众表达中国?这是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交出的答卷。

0

  • 上一篇:母语尴尬!华语音乐发展的错误倾向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生活启示
  • 下一篇:一场唐诗音乐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