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增强文化自信。作为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自信必须凭借一定的力量支撑才能促成。回溯历史,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带领人民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原因在于掌握了科学的文化发展机制,并以此为方法和平台建构了符合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文化形态。概而言之,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的确立和增强,是沿着文化发展机制的“合”、文化形态的“立”、文化自信的“强”这样的逻辑进路向前迈进的。
强调“合”:文化发展机制的确立
“合”是指在文化的“古与今”和“中与外”问题上,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科学的文化发展机制,顺利实现了文化的健康发展。“挈其瑰宝,而绝其淄磷”,这是毛泽东青年时期就秉持的对待中外文化的理性主张和态度。抗日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不仅要与“中国革命实践深相结合起来”,而且要与“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对当时的文化保守主义和文化西化主义进行了深刻反思,认为对待中外文化应以唯物辩证法为根本理路,不仅对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给予批判性的承继和发展,而且注重批判性地吸收外来文化。正是得益于唯物辩证法,中国共产党人着重在“合”字上下功夫,对中外文化秉承“吸收其精华而剔除其糟粕”的态度和原则,从而突破了“非中即西”机械论的窠臼。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于文化发展一如既往地秉持“合”的原则和理念。一方面,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坚持“古与今”相结合,其实质是注重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辩证关系。三者共同形构了完整的时间叙事,其中,历史不仅是现实和未来的源头,更是理解现实和开启未来的锁钥。我们党提出文化的“古与今”相结合,就是主张通过对历史的回溯、反思和总结,发现其中的规律、智慧和价值,从而为现实和未来所面临的问题提供思路和启示。毛泽东传统文化观的核心思想是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着眼于“今用”和“出新”,概括出“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等表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不忘本来”,着力于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另一方面,对待外来文化,坚持“中与外”相结合。列宁曾指出,无产阶级“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不能只埋头关注本民族的文化而忽视甚至排斥外来文化;二是不能全盘照搬外来文化,而要“加以改造”,汲取其中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1949年后,毛泽东继续反对故步自封的文化心态,认为“应该学习外国的长处,来整理中国的,创造出中国自己的、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的东西”,从而形成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地强调要把人类先进的文明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积极推进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他把“不忘本来”“吸收外来”与“面向未来”统一起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视野与国际视野。当然,我们需要把国际视野置于历史视野的坐标中,体现国际视野的中国情怀、中国指向。中国共产党在文化发展机制上的“合”,是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下的有机契合与融合,其根本目的在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从而建构科学合理的新的文化形态。将古今中外文化深入结合,是一种促进文化发展的科学机制,对这一机制的创见和坚持,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接力、宏大气度和理性态度,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增强文化自信的方法论前提。
重视“立”:社会主义文化形态的建构
“立”是指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通过“合”的文化发展机制建立和不断创新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形态。新中国的成立既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也标志着社会主义文化形态逐渐“立起来”。“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这就是说,一种社会形态应当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形态。只有建立与一定社会形态和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文化形态,才能顺利实现包括文化在内的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充满自信地说,“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强调在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要特别注重建设和丰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精神文明具有的独特地位和功能,越来越得到重视。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我们党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概念及其目标任务,并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不仅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建设路径,而且将文化和政治、经济并列,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地位。
从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社会主义文化,到改革开放后提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名称虽然有别,但其内容架构、目标指涉和精神意蕴是一脉相承的,在本质上都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为了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健康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先后提出了“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由此不仅使社会主义文化日益繁荣发展,而且赋予社会主义文化形态鲜明的科学性、开放性以及人民性等特征。新中国成立以来逐步形成的社会主义文化形态,是中国共产党人贯穿着高度辩证精神的“合”文化发展机制的产物,它充分汲取了人类先进文化的思想养料和丰富智慧,从而成为时代的真正精华。
呼唤“强”: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的
逻辑归宿
我们所说的文化上的“强”,是指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文化“合”与“立”的基础上,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文化自强。
其一,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有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致力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确立的战略目标。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和经济行为,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行为。没有文化的“强”,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回溯历史,人们曾以政治、军事和经济等手段改变了世界格局,而放眼21世纪,文化将是改变世界格局的深层力量。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凝聚力、生命力、吸引力和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不仅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而且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其二,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有利于破除文化虚无主义错误思潮的迷障。近年来,受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文化虚无主义也甚嚣尘上。一些人不仅恶搞、戏说和抹黑历史和现实中的优秀文化人物和文化作品,而且更错误地认为文化的现代化本质上就是文化的西方化,极力贬低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自信与认同贯通,我们通过增强文化自信,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将文化优势转化为心理优势,着力培植人们的文化自信心,增进文化认同和历史认同,从而更好地维护和巩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
其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有利于更好地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解决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当今世界,人类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多。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人类社会向何处去?这些成为摆在各个民族和国家面前的共同难题。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其新的内涵,使其同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一道造福人类。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文脉与国脉相接相连。中国共产党以“合”的文化发展机制为方法和平台,推动树立社会主义文化形态,为构建强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其逻辑归宿是建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信,合逻辑、历史、理论、实践和价值于一体,贯穿起中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
关键词:音乐教育 钢琴 俩臺鋼琴 公益 中音联 音乐 乐器 中小学 少年儿童 音乐会 合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