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乐图卷》传为五代时期南唐周文矩所作。描绘的是皇室贵族在庭院里欣赏女乐演奏的场景。现藏于美国芝加哥美术馆。
(传)周文矩《合乐图卷》▼
画卷的右半部,右端题记:“唐周文矩合乐图无上神品也”。画卷左半部是听乐的男女主人和侍从。乐队分左右两侧,对称排列。左侧(依观赏者的位置向前看)女乐所奏乐器为琵琶、竖箜篌、筝、方响、笙、细腰鼓、横笛、筚篥、拍板;右侧除以尺八代替筚篥外,其余乐器及排列次序与左侧相同。图中琵琶有四至五个品位,用手指弹奏而不用拨子;筝为十三弦,柱位排列清晰可辨。女乐坐席尾端置建鼓,由一人击奏。此画再现了五代宫廷女乐的奏乐场面。
琵琶
琵琶是弹拨乐器首座。本作“批把”,别名“鼙婆”,亦作“鞞婆”,秦代时名“弦鼗”。琵琶除外形精美外,特点是:音色厚实、音质纯正、余音悠长。最早记载见于汉刘熙《释名释乐器》:“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像其鼓时,因以为名也。”又传说琵琶起源于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东汉末年传入我国。琵琶在唐宋后逐渐形成现今形状,木制,体长圆形,上有长柄,一般有四根弦。演奏方法由横抱改为竖抱,由拨子弹奏改为五手指弹奏。近代通行琵琶为四相十三品,现经改革,有六相二十三(四)品。
箜篌
亦称“坎侯”、“空侯”。古拨弦乐器。古属八音之一丝类。《释名释乐器》载:师延所作,为空国之侯所存,故称“空侯”。《宋书乐志》载:空侯,初名“坎侯”。《隋书音乐志》载:由西域传入,西凉有卧、竖箜篌两种。竖箜篌又名胡箜篌。体曲而长,二十三弦,直抱于怀,两手齐奏。
筝
古拨弦乐器。战国时期,在秦地很盛行,故又称“秦筝”。相传古有弹筝、携筝。后失传。据《礼乐记》载:箏,为秦蒙恬所创。木制,髹饰,琴面张弦,弦数多少历代不同。《急就篇》载:筝,小瑟类,本十二弦,今则十三。在唐宋时期,一般为十三弦;近代十六弦;今增至十八、二十、二十五弦。
方响
古打击乐器。始于南朝梁,隋唐时为燕乐常用乐器,南宋时犹盛行。磬类,铜铁制,短形,上圆下方,大小一致,厚薄不一,分两排,按编序悬挂一架,上八枚,下八枚。架木制,雕饰上彩,左右以流苏为饰,演奏时用小铁槌击之,其音清浊不等。
笙
簧管乐器。因笙竽一类乐器用匏做座,上设簧管,所以古属八音之一匏类。笙在殷、周时已流行。由簧片、笙管、笙斗、吹口和腰箍等部件构成。外形式样很多,各地均有特色。演奏时,手按簧管下端的指孔,吹吸振动簧片而发音,能奏合声。常用的有十三簧、十四簧两种,今有二十四簧笙、三十六簧键钮笙等。《诗经小雅鹿鸣》:“鼓瑟吹笙。”
腰鼓
打击乐器。古今形制不同。古之腰鼓,据陈旸《乐书》:“大者瓦,小者木,皆广首纤腹。”宋《古玉谱》:“腰鼓两端肥而腰瘦,两头镘,皮冒鼓,腰系两绦。”隋唐时,用于西凉、龟兹、疏勒、高丽、高昌诸乐,奏时挂在腰间,用两手掌拍击。今之腰鼓,框用木制,长形,两端小而中腰较粗,双面蒙皮,用于民间腰鼓舞,奏时用绸带系鼓,缚在舞者腰间,双手各执鼓槌,交替击奏,并伴有舞蹈动作,初盛行于陕北革命根据地,解放后流行全国。
横笛
民族管乐器。古时称竹制直吹的洞箫为“邃”(笛),现今的笛是由古时称为“横吹”的管乐器发展而来。俗称“笛子”。用竹管制作,一个吹孔,一个膜孔,六个发音孔和两个调音孔。主要有梆笛和曲笛两种。流行北方的梆笛因过去常用以伴奏梆子而得名,梆笛管细而短,笛音嘹亮、高亢;流行南方的曲笛,因过去常用以伴奏昆曲而得名,管粗而长,发音柔和、宽广。精致的笛子,缠丝抹漆、造型优美,同时,还能适应各地不同气候,保持久用不坏。
筚篥
古簧管乐器。亦作“觱篥”、“悲栗”;又名“笳管”。以芦茎为簧,短竹为管的竖笛,上开八孔(前七后一)。状似胡笳。汉代时起源于西域龟兹城国(今新疆库车一带),相传六朝时传入中国内地,后为隋、唐燕乐及唐、宋教坊音乐的重要乐器。音色婉转、柔和、秀美。《全唐诗听安万善吹觱篥歌》:“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山。”
尺八
古管乐器。亦称“箫管”、“竖篴”。因管长一尺八寸而得名。竹制。有六指孔,另一孔蒙竹膜,竖吹。宋以后即不使用。约在七到八世纪时传至日本。现仍流行于日本的尺八,称“普化尺八”,形制长短不一,仅有五孔,前四后一,无膜孔。
拍板
打击乐器。亦称“檀板”、“绰板”(因唐玄宗时梨园乐工黄幡绰善奏拍板而得名),简称“板”。唐宋时拍板为六或九片木板,以两手合击发音。现今拍板常用三块红木或黄杨木板组成。
建鼓
古打击乐器。古属八音之一革类。建鼓,古称足鼓、晋鼓、楹鼓、植鼓、悬鼓。蒙古、满、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曾为历代宫廷所用。流行于内蒙古、辽宁、吉林、青海等省区的喇嘛寺院及汉族广大地区。长六尺六寸,作乐时,与青铜编钟相应合奏。《周礼地官鼓人》:“以晋鼓鼓金奏。”郑玄注:“金奏,谓(鼓)乐作,击编钟。”
查看更多:
后宫中的器物——《汉宫春晓图》
渊庐话画「第四十六期」中国人对写意画还没有共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