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首页 > 资讯 > 热点

教育规划顶层战略出台影响将深远长久

2019-02-26
  事项:
  2019年2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国信观点:
  此举系中央政府首次明确提出教育事业发展的顶层战略规划。中央政府在两份文件中,对教育的定位、目标、发展方向等进行了指导和工作部署,对各阶段校内、校外教育的重点工作、改革等提出要求,这将对包括民办教育在内的整个行业发展方向、路径产生重大且长期影响。我们就重点内容进行以下解读。
  评论:
  2035年主要发展目标是: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明显提升、残疾儿童少年享有适合的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  我们认为,文件中对我国教育事业各阶段的发展提出了清晰和各有侧重的目标。
  教育体系来看,文件提出构建全民性的终身学习体系,体现了国家对终身学习、终身受教育理念的认可,未来政府和社会针对不同阶段、不同职业人群的职业培训、文化教育服务有望迎来更好的发展环境。
  学前教育重点在“普及”和“有质量”。这和国家此前针对幼儿园行业存在的入园难、入园贵、过度资本化运作引发幼儿园管理问题暴露等现象所采取的措施一脉相承。我们认为未来我国幼儿园行业将以国家和社会资本共同努力推进优质公办园、普惠园为主,幼儿园企业谋求上市的难度较大。
  义务教育重点在“优质”和“均衡”。从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基本实现适龄入学人口100%覆盖的现状来看,提升该阶段办学质量,为下个教育阶段输送更高质量人才是发展重点。在这一过程中,拥有良好口碑、升学率的优秀民办学校,会为办学质量提高这一目标做出持续和重要贡献。其次,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受到经济、文化水平差异,存在着地域间、地区间、同地区不同学校等多层次的教学质量差异。我们认为未来政府可能会通过加大投入及扶持力度、引进包括社会资本在内的优质办学者、人才及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协同发展。
  高中阶段重点在“全面普及”。我们在此前报告中提出,限制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相当比例的高中适龄人口受到经济条件等因素限制,在初中毕业后选择入读中职或参加工作。因此我国实现人口素质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持续提高的关键在于提升高中阶段入学人数和比例,并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让更多学生有学上、且通过上学获得更好的工作能力。我们认为未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将重点部署经济欠发达地区高中学校建设、招商引资和师资力量培养。这也有望为民办高等教育行业制造更多市场需求。
  职业教育重点落在“提升服务能力”。当前,我国面临经济结构转型、产业升级换代需求,而传统的学历教育为社会提供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企业实际用人需要存在明显错位,造成国家和企业培养成本浪费、学生就业压力增大等问题。我们认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将是国家在教育领域未来的长期重点工作,这亦将利好于民办高等教育公司(应用型人才培养)和职业培训的龙头企业。
  高等教育重点落在“提升竞争力”。我们认为,对公办的研究型高校,其竞争力提升将主要聚焦于科研领域,以及高端科研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上。对以就业为导向的民办应用型高校,其竞争力提升将主要聚焦于职业技术型人才培养,解决当地社会、企业需求。同时,我们认为今后区分管理、分类支持职业高等教育和研究型/传统高等教育的学校,亦可能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趋势。
  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推行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等教学方式以及走班制、选课制等教学组织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构建教育质量评估监测机制,建立更加科学公正的考试评价制度,建立全过程、全方位人才培养质量反馈监控体系。(《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  我们认为,上述内容体现了国家希望人才培养和考核机制能够与时俱进,更加科学有效。未来无论是公办、民办学历教育,还是校外培训机构,在教学和学生评价模式上均有可能迎来较大变化,以适应可能推出的人才选拔和评价制度改革。我们建议投资者关注北京十一学校的教学改革案例。
  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建设智能化校园,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创新教育服务业态,建立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完善利益分配机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新型教育服务监管制度。推进教育治理方式变革,加快形成现代化的教育管理与监测体系,推进管理精准化和决策科学化。(《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  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有助于提高教师工作效率,提升教育质量。我们认为国家将持续大力鼓励如现代化教学工具、跟踪、评测系统开发和普及,如教学平板、智能化题库和PPT系统、网络教学平台和直播技术等。此举将利好如视源股份在内的,以内容开发、硬件支持、平台构建等为核心业务的上市公司,进一步扩展其市场空间。
  完善教育现代化投入支撑体制。健全保证财政教育投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确保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保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般不低于4%。依法落实各级政府教育支出责任,完善多渠道教育经费筹措体制,完善国家、社会和受教育者合理分担非义务教育培养成本的机制,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优化教育经费使用结构,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建立健全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经费监管体系,全面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
  完善民办教育分类管理,全面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修订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依法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实施方案》)
  民办教育在促进我国教育多元化、普及推广、质量提升、减轻财政负担、实践教育改革等方面有着重要贡献。我们认为国家明确提出积极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依法兴办教育,对民办教育行业有着积极意义。
  我们认为公民办协同有序、长期健康地共同发展,对国家和社会各界有利。上述内容明确国家财政对教育领域要持续大力投入,保证总量和生均投入增长。在除学前教育外的其他教育阶段,公办仍居主导地位。财政大力投入提高公办的教育质量,是保证当前教育行业结构稳定、公民办协同发展、共同进步的重要基础。
  我们始终认为,政府从立法和执法层面对民办教育行业进行规范和监管,有助于清退目的不纯、能力不足的社会资本,这对坚持专注办学的优质举办者长期稳定办学是长期利好。我国的民办教育参与者大多为出资办学,政府并未否认其获取合理回报的正当性。从民促法到去年公开征求意见的《实施条例(送审稿)》,都明确非营利性学校的举办者不得从学校获得办学结余并用此分红,然而未禁止举办者获得收益。《送审稿》中,进一步明确学校可以同关联公司进行关联交易,唯其具体操作可行性需时间验证。
  持续看好教育板块,维持此前“超配”评级  年初至今港股学历教育板块走出超跌反弹行情。我们认为在年初至今的反弹后,股价将逐步反应市场观点分化。从公司价值和业绩增速角度来看,相当部分标的仍显低估。但在《实施条例》正式落地前,部分投资者或将担心其最终稿内容对部分标的估值存在压制的可能。因此我们长期依旧看好教育行业的投资机会,同时认为短期在实施条例落地前,板块修复去年八月以来的股价缺口存在压力。
  我们建议投资者关注以下事项:希望教育获纳入港股通,《实施条例》有可能近期公布,新高教、希望教育和新华教育等公司三月可能发布2018FY业绩。我们继续保持对覆盖公司的推荐意见,具体公司名单和数据详见附表。


  风险提示:
  政策落地情况不及预期

(文章来源:国信证券)

0

  • 上一篇:艺术院校的博士有必要吗?
  • 下一篇:钢琴教育在中国的百转千折 从美育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