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首页 > 资讯 > 热点

打动百姓的是文化获得感——第六届湖南艺术节综述

2018-11-03
 
       图①:10月18日晚,民族歌剧《陈家大屋》在湖南湘江新区梅溪湖大剧院上演。该剧是2017获得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创作资助的项目,入选第六届湖南艺术节。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田超 摄


 
       图②:10月5日,跨界融合舞台剧《加油吧!少年》在湖南大剧院首演。该剧首次推出了“杂技+”理念,将杂技、戏剧、舞蹈、音乐、合唱等多种表演形式巧妙融合,结合多媒体技术,营造出梦幻的杂技世界。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唐俊 摄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陈薇 龙文泱
通讯员 陈沐 贾艳
       什么样的文艺活动最能打动人?不是过眼云烟,而是确有所得。让群众真正参与到活动中来,体味文化获得感,这样的盛会,才有更加持久的吸引力。
       10月11日至29日,第六届湖南艺术节以“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为主题,共展演专业舞台剧目48场、群文舞台作品24场,展出美术书法摄影精品480多件、文化创意产品2000多件。据统计,进入剧场观看演出的观众逾5万人次,在线参与艺术节的群众达620万人次。
       本届艺术节集中展示近3年来湖南省文化艺术的新成果,展现了新时期全省人民奋发进取、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新气象。群众在台下看得津津有味,演员在台上演得出神入化。从群众的欢呼声与掌声中,能清晰感受到那种发自内心的对节目的喜爱。这不禁让人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群众与演员打破了舞台的边界,让这场盛会具有持续的活力?
好剧目反映人民心声
       10月14日、15日,由永州市祁阳祁剧团创排的大型现代祁剧《向阳书记》参加艺术节展演。该剧以湖南两位基层村支书王在德、向平华作为故事原型,讲述了曾在城市当经理的向之远克服重重困难,在村里建起了服装厂,让妇女们安心回乡,共同振兴家园的故事。
       “现在国家正实施振兴乡村战略,这部戏可谓适逢其时。”市民郭先生是一名老党员,曾在基层工作20年,看到家乡的这部剧,他不禁竖起了大拇指。为了让《向阳书记》更有生活质感,编剧周建清数次下乡体验生活,一住就是十天半月。该剧通过小人物展现大情怀,在艺术表达上充分吸收祁阳小调等地域文化因素,体现出鲜明的祁剧特色。
       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据了解,第六届艺术节注重现实题材创作,注重向基层院团倾斜,今年还新增了全省基层文艺院团展演。展演期间,来自全省的19个院团带来18个剧目、10场演出。参演的18个剧目都是从各市州挑选出来的精品力作,题材既有晚清“字圣”黄自元、“胡子将军”王震等历史题材,也有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邻里关系、孝亲敬老等现实主题,鲜活而富有生活气息。
       由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于2016年创排的花鼓戏《桃花烟雨》是一部扶贫题材的剧目。该剧以湘西十八洞村的发展变化为切入点,旨在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湘西地区农村的发展变化。该剧通过3段不同的爱情故事、喜剧化的表达手段,深度挖掘“精准扶贫”背后的人性意识。为了让人物真实生动,剧组主创人员用了半年多时间,深入十八洞村、矮寨镇、保靖县、凤凰县等地体验生活。该剧作曲陈耀更是精心编排运用了20余个曲调,以此来展现湖南花鼓戏的魅力。该剧荣获本届湖南艺术节“田汉大奖”。
       戏剧界专家胡安娜说:“此次艺术节参演的剧目都是为人民抒情、与时代紧密结合,因此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如复排经典剧目湘剧《十五贯》便是巧妙地找到了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契合点。我认为,我们的基层文艺院团要着眼生活、关注人民,小剧种、小视角也可以很好地演绎大主题。”
       郴州市艺术研究所许贤志认为,这么多优秀戏剧的演出充分彰显了基层戏剧人的文化担当,用艺术节来把这些优秀剧目反映出来,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形式。文艺工作者要树立精品意识,努力推出优秀戏剧剧目,通过优秀剧目的创作生产来创品牌、增实力、扩影响。
       这些节目受到年轻人的喜爱。从事设计的李杨汪说:“我这次是听同事介绍,特意陪爸妈一起过来看剧的,以前都是在电视上看,这次来到现场,感觉特别震撼,演员们都是同声表演,加上奏乐,现场感特别强烈!”
       不少老年人是湖南艺术节忠实的粉丝。退休老人陈梅芳笑着说:“我可是一位老戏迷,这是我第二次来听《玉龙飞驰》了。这部剧反映了时代的新面貌、新变化,特别的好,所以我还特意约了好姐妹一起过来看。第六届湖南艺术节把这么多的好剧汇集在一起,对于我们这些老戏迷来说,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老党员刘三爹一边点头一边说:“我看了花鼓戏《耀邦回乡》。看完后就像上了一堂党课,让我接受了一次很好的思想教育,也为自己是老党员感到骄傲。”
       本届艺术节以“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为主题,充分体现了创新开放、精品荟萃,群众参与、全民共享,组织有力、节俭高效、反响热烈等特点。据统计,10月11日至29日,第六届湖南艺术节共展演专业舞台剧目48场、群文舞台作品24场,展出美术书法摄影精品480多件、文化创意产品2000多件,在全省产生广泛的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进入剧场观看演出的观众有5万余人次,在线参与艺术节的达620万人次。与展演活动同期举行的全民手机摄影大赛,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积极响应,比赛组织单位共收到300余件参赛作品,广大群众以最直接、最热烈的方式参与到艺术节中,同享湖南基层院团艺术发展新成果。
多举措激发创作活力
       10月20日,由郴州市桂阳县湘剧保护传承中心复排的湘剧《十五贯》在浏阳市欧阳予倩大剧院上演。两个多小时的演出,主人公“况钟”的一招一式、一字一句,尽显湘剧魅力。台下观众叫好声连连,现场气氛热烈。
       除了《十五贯》,该中心还创排有《一天太守》《赵子龙计取桂阳》等优秀剧目,五年内两次晋京展演,多次获得全国、省、市级大奖及各项荣誉。该中心党支部书记罗建华称:“桂阳湘剧的发展,多亏了桂阳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
       据了解,桂阳县财政投入百余万元打造非遗剧目《一天太守》,投入380万元打造湘剧《赵子龙计取桂阳》,投入90万元移植复排桂阳湘剧《十五贯》。此外,还争取240多万元国家项目改造资金,将原桂阳县影剧院演出大厅重新装修后供湘剧保护传承中心使用;在投资约5亿元的桂阳县文化园中设立了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的湘剧馆。罗建华高兴地透露,今年底桂阳县湘剧保护传承中心将搬迁至此。
       怀化市鹤城区阳戏保护传承中心是目前唯一能演上河阳戏的专业剧团。受到大环境的影响,该中心和大多数基层院团一样,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之后,该中心了解到近年来国家对传统戏曲的扶持力度加大,遂决定抓住机会“出戏救剧”。在省市文化部门的扶持下,该中心的在职、退休人员齐上阵,克服重重困难,创排反映现代革命历史题材的上河阳戏《侗山红》。
       《侗山红》在业内得到认可好评,一举拿下第六届湖南艺术节的“田汉大奖”,该剧本也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17年度戏曲剧本孵化计划大戏项目一类作品。令人欣慰的是,鹤城区阳戏保护传承中心的发展形势得到进一步改善,原本想要调动的年轻人觉得有盼头,决定留下来。今年9月,该中心开办的阳戏小演员培训班开班,第一天有80余人报名,前景看好。
       近年来,湖南文艺创作在经费投入、新创作品数量上均创新高。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还编制了《湖南省2015—2020年舞台艺术创作生产规划》,不断加大精品创作生产的组织力度。据不完全统计,自2014年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申报启动以来,湖南共有133个项目获得资助,累计达9854.9万元;省财政大幅提升创作资金,2014年前每年仅160万元,2018年达近3000万元。近3年来,共投入省级艺术创作专项资金8500多万元。
       2016年起,我省实施“百千万”文化艺术人才提升工程,借助国家级艺术院校平台和省内艺术科研院所力量培养艺术人才;发挥老艺术家和戏剧文学社作用培养青年人才,全省共有180余对师徒结对;每年开办不少于3期艺术人才研修班,3年来培养各类艺术人才800多人次。
       一系列举措,极大调动了全省各级艺术院团创作的积极性,全省文艺工作者精益求精创作打磨作品,勇攀文艺创作的“高峰”。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鄢福初介绍,近3年来,全省文艺事业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良好趋势。新创作了湘剧《玉龙飞驰》、花鼓戏《桃花烟雨》《耀邦回乡》、音乐剧《袁隆平》、祁剧《向阳书记》等优秀剧目110多台,复排经典剧目50多台,移植整理优秀剧目13台,新创小戏小品200多个,创作各类音乐、舞蹈、曲艺作品380多部(件)。
       “湖南艺术节搭建了一个好的平台,引导全省文艺院团争相创作精品剧目,搅活了一池春水。其中,现实题材文艺作品的创作成果尤其突出,为兄弟省市提供了宝贵经验。”本届艺术节评委、江西省戏剧家协会顾问、国家一级导演王秀凡认为,湖南的文艺创作已具备“搏击全国”的实力。荣获本届湖南艺术节“田汉大奖”的民族歌剧《英·雄》、花鼓戏《桃花烟雨》、新编京剧《梅花簪》、新编昆曲《乌石记》等,荣获“田汉特别奖”的皮影戏《人鱼姑娘》等,这些剧目通过进一步加工提升,具备步入国家级艺术精品剧目行列的资质。
       精心打磨,精品迭出。本届艺术节上,专业舞台类民族歌剧《英·雄》等10台剧目获田汉大奖,皮影戏《人鱼姑娘》获田汉特别奖,话剧《十八洞》等10台剧目获田汉新剧目奖,花鼓戏《真情花开》等10个小戏获田汉小剧目奖,张林枝、刘锷、欧阳觉文、张滴洋等81人分获田汉剧作奖、田汉导演编导奖、田汉音乐奖和田汉舞美奖。杨立新、金冬妮、刘光明等72人获田汉表演奖。
免门票让群众过足戏瘾
       免费赠票给观众观看,首次实现网络直播,本届艺术节共吸引5万多人次观众走进剧场,在线参与的人数达到620万人次。在湖南省演出公司的“一通文化”平台上,绝大多数剧目的直播当日点击量在5万人次以上。评委王秀凡称:“艺术节真正把文化工作做到了基层。”
       跨界融合舞台剧《加油吧!少年》、花鼓戏《老邻居》、荆河戏《城头山》、湘剧《十五贯》……展演期间,来自全省5个剧种、19个基层院团的18个剧目荟萃浏阳,10场演出好戏连台,热闹不断,让群众在家门口过足了戏瘾。值得一提的是,10月26日,随着阳戏《侗山红》在浏阳欧阳予倩大剧院精彩上演,为期19天的第六届湖南艺术节全省基层院团展演暨第五届欧阳予倩艺术节圆满闭幕,120万人过足戏瘾。
       人民需要文艺,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刻存在。湖南艺术节只是一个缩影。
       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副厅长禹新荣透露,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定期举办了“欢乐潇湘”全省大型群众文艺汇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湖南省原创广场舞等活动。
       作为湖南近年来演出规模最大、时间跨度最长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欢乐潇湘”自2013年举办以来,已成为了三湘百姓的“星光大道”。每一届“欢乐潇湘”都会吸引上万个群众文艺团队和数十万演员参与,千万余群众观看。一波波欢笑的浪潮,从田间地头涌来,从街道社区涌来,汇合到了“欢乐潇湘”群众大舞台。黄发垂髫,青春少年,纷纷上台秀艺,欢声笑语洒满三湘大地。
       禹新荣认为,“欢乐潇湘”全省大型群众文艺汇演最值得称道的是让群众从中获得了快乐,有了文化获得感。同时,“欢乐潇湘”把活动开展与繁荣创作、培养人才、壮大队伍、保护传承民间文化等巧妙结合起来,通过活动的开展来激发广大群众文化热情,发掘各地各类优秀文艺人才,营造了欢乐和谐、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广场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据介绍,以人民群众最喜闻乐见的方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开来,让舞蹈帮助人们牢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都来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湖南省原创广场舞系列活动的目标。该活动自去年4月启动以来,历时3个多月征集300首作品,组委会从中选择20首进行了舞蹈编创。为了更好地普及这20支原创广场舞,编创人员分赴市州开展培训,让健康快乐的原创广场舞遍布全省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通过教、学、编,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系列活动中来。同时组委会通过网络向全国推广,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学习湖南省原创广场舞的群众达到400多万人,《湖南省原创广场舞》教材网上点击率达到780多万人次。
       延续湖南艺术节的热度,11月1日晚,第二届全国花鼓戏优秀剧目展演在长沙拉开序幕。此次展演将演出6台大戏,10个小戏,其中涵盖湖北、安徽、河南及长沙、岳阳、湘潭、益阳、衡阳、邵阳、攸县等多个省、市、县创作的优秀作品。
       本次展演作品,既有省内外脍炙人口的大型优秀剧目,也有名家经典小戏和第六届湖南艺术节新创获奖佳作,展演期间还将举办名家座谈会和戏迷喜乐会,通过专家点评和戏迷互动参与,推动花鼓戏剧目创作演出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
       湖南文艺谱写新的华彩篇章,三湘百姓共享文化艺术盛宴,真切感受到文化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0

  • 上一篇:赏乐人生:周志文教授音乐随笔集《冬夜繁星》出版
  • 下一篇:“中国概念”遍地开花 这个音乐节很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