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艺术的海洋里,我永远是一艘小船。”阎文喜如是说。带着这份自始至终的谦逊,他完成了一批重大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创作。《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六届六中全会》《延安文艺座谈会》《丝路古道驼铃声》《巨龙》等作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承载着时代烙印,闪烁着明亮的光彩。可以说,这辉光和色彩,源于人民,也属于人民。
阎文喜将艺术的色彩留给了中国革命史。中国革命史,蕴含着中华民族战胜一切困难的巨大精神力量。虽然文字和影像资料已记录下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但艺术家通过艺术手法再现历史,可以使其发挥文字影像难以传递出的感召力,带给观者更深层的审美体验。阎文喜通过大事件、大场面、大气势,向世人昭示中国共产党何以成为拥有8900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当代中国为何能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秋收起义》描绘红旗漫卷燃起星星之火;《转战陕北》呈现战略部署的深远内涵;《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巧妙构图再现了这场重要会议……这些革命历史题材油画,虽然描绘的是历史场景,却饱含现实生活气息。以《延安文艺座谈会》为例,强烈的画面真实感,来源于阎文喜孜孜不倦、严谨求实的创作态度。在创作过程中,他查阅了大量相关历史资料,也曾深入陕北进行现场考察,与曾参会的老艺术家对话交流。自萌生创作念头到作品最终完成,耗时将近5年。从画面构图到人物形象,无不经过多次下笔、推翻、再下笔、再推翻的过程。阎文喜将个人情感与民族情感凝注于作品中,展现了自己对中国革命的深刻理解,令观众不经意间就走入作品中。对“笔墨当随时代”的深度思考、扎根人民的创作态度和日积月累的经验,使阎文喜的革命历史题材油画,具有了直击人心的视觉冲击力和精神震撼力。
阎文喜将艺术的色彩留给了祖国大地。出生于中原,成长于广州,长期工作于陕西。这样的生活经历使阎文喜在绘画创作中逐渐形成了苍茫沉郁、浩渺质朴的艺术风格。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西部电影”“西部文学”蔚然成风。时任西北美术院院长的阎文喜,适时提出“中国西部画风”的命题。在这一理念基础上,他身体力行,创作出一系列独具西北风情真诚动人的作品。《无声的古原》将高原精神融汇于笔下,挥洒于画面中,苍茫寂寥的北国风光被展现得淋漓尽致。画面左下方两个弓腰背着草垛前行的人,体现着画家对黄土高原人民的无限关切与深情注视。他笔下的陕北汉子、祁连姑娘、天祝少女等人物形象更极富个性,乍一看朴实无华,细节处却尽显风情与力道。每件作品都展现了扎根于黄土中的时代生活。对于人民、土地的关注,也使阎文喜在油画创作道路上走得格外稳健扎实。几十年来,他坚持深入基层写生,一些人物速写一挥而就,却在寥寥几笔中抓住了人物形象关键,勾勒出人物的神韵。这得益于他长年不懈的创作训练和对艺术的一腔赤诚。随着照相技术的发展,许多艺术家对照片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甚至把照片变成了油画。阎文喜没有这样做,他的每一幅作品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写生故事。如《冰山情话》(见图二)描写的就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热恋中的姑娘正在为远处冰山上的恋人——一位边防战士绣花。阎文喜捕捉到了这刹那微妙的情愫,以俯视角度聚焦绣花的场景,给观者以无尽的欣赏意味。阎文喜对生活细节的捕捉与艺术表现,可谓是对“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创作观的实践,为当代油画民族化提供了有益探索。
阎文喜还将艺术的色彩留给了中国精神。近年来,阎文喜进一步将自己对国家、民族、文化的思考融汇于笔端,不断汲取传统精华,创作出一批优秀作品。如在《巨龙》的创作中,阎文喜抓住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将长城以巨龙之势呈现于画面,表达出强烈的文化身份意识。画面整体充满“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神韵和“象外之象”的意境,展现了中国之道。阎文喜以东方美学观照世界。在他的作品中,即使是外国风景写生,如《美国书房》《费城的傍晚》《欢声笑语威尼斯》等,也蕴含着东方审美情趣。这些来自传统又面向当代的图像语言与表达方式,将中国精神融入艺术创作,展现了一个画家为时代而绘、为民族而绘的艺术担当。
阎文喜以饱含激情的作品,表达着老一辈美术工作者对艺术、人民、土地的真挚情感。从他的作品中,既可以看到上世纪50年代以来历史题材、现实主义题材等主题性创作的发展进程,也可以感受到时代的气息与历史的亲切。正如评论家所说,阎文喜的油画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人文感,凸显对时代真正的思考、对人民真诚的投入,是高品位、“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当前,我们正处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新时代,阎文喜的油画艺术正印证着,唯有秉持对生活、对艺术的真诚,胸怀民族情感和爱国主义情怀,才能创作出无愧于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
(作者为深圳大学文学院首任院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