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上海四重奏、法国希尔巴八重奏、德国三重奏……过去一周,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大师云集。歌德曾把弦乐四重奏比喻成四个聪明人的谈话。室内乐艺术注重合作精神,演奏者们要学会聆听与配合,以寻求高度的和谐与统一。
“融合·乐享”2023第十二届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国际室内乐艺术节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家们,为14所国内外专业音乐院校师生带来80余场大师课、1场专题研讨会、3场音乐会和3场专家讲座,探讨和交流青少年室内乐教学及演奏艺术。
开幕式上,法国希尔巴八重奏在上音附中小音乐厅带来东欧民间音乐的狂想律动。这支组合成员均为法国顶尖乐团成员及民族乐器演奏家,他们将民间乐器钦巴龙扬琴与管弦乐、室内乐结合,形成独特的音乐风格,惊艳了现场观众。
上音附中三位学生杨雨恬、钱致远、文成月也登台带来门德尔松《d小调第一钢琴三重奏》第一乐章。他们都在今年年初在俄罗斯举行的第十一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青少年音乐比赛中斩获奖项。“00后”年轻人的表现,也令法国希尔巴八重奏的成员赞叹。
小提琴演奏家李伟纲回到母校,连线上海四重奏另外三位成员——第二小提琴于翔、中提琴李宏刚和大提琴尼古拉斯·萨瓦拉斯,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上音学子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大师课。
今年是上海四重奏成团40周年,李伟纲感慨:“以前我们回国演出,经常会听到别人介绍,这是中国最牛的四重奏。但当时,国内也就我们一支四重奏。如今,随着中国室内乐快速发展,少说也有三十支室内乐组合。我们期待更多年轻人能够创造美妙的音乐,培养下一代任重道远。”
大提琴演奏家王健的大师课,也是室内乐艺术节的重头戏之一。看到室内乐艺术节热闹举行,王健很羡慕,他小时候在附中就读时,还没有这样玩室内乐的机会。1990年代,二十出头的他和法国小提琴家杜梅、葡萄牙钢琴家皮蕾斯组成三重奏。跟两位“前辈”并肩拉琴,让王健进步飞速。
上海音乐学院即将迎来96岁生日,校庆音乐会上,王健将带一位小提琴学生、一位钢琴学生上台,组一个三重奏。“古典音乐最重的一块是室内乐,室内乐带来的启蒙也是最大的。好比‘乐器之王’钢琴,独奏曲、协奏曲已经很多了,但还是不能和庞大的室内乐曲库比。”
近年来,上音附中越来越重视室内乐教学,从小培养学生们聆听与合作的理念。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冯磊介绍,上音附中的室内乐学科荣获了“上海教学成果一等奖”,也是上海市级的开放课程之一,为中国青少年教育事业,乃至全球青少年教育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艺术节期间有三场音乐会举行,展现了上音附中的室内乐水平。其中,钢琴家、羽管键琴家盛原、周挺携手上音附中弦乐专业学子们于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为听众们带来了一场名为“相遇200年从‘巴赫到巴托克’师生音乐会”。
“相遇200年从‘巴赫到巴托克’师生音乐会”上
⽻管键琴欧洲是早期键盘乐器的⼀种,兴盛于巴洛克时期,却和钢琴的发声原理截然不同。它是一种弹拨乐器,有着独特的清脆纤细的⾳⾊,充满金属光泽。盛原、周挺携手带来《双羽管键琴协奏曲》,两架琴的对话错落有致,音效如天鹅绒一般丝滑。上音附中弦乐专业的学生们也贡献了精彩的表演。
本届艺术节还增设了室内乐比赛,来自全国11所同类音乐院校的选手们按钢琴三重奏和弦乐四重奏的分类,进行自选作品和指定作品的演绎。比赛结束后,全体评委对所有参赛组进行了一对一点评。闭幕式上,比赛评委会主席保罗·霍斯金斯宣布了获奖名单。
颁奖仪式后,音乐家和师生们带来一场室内乐音乐会,上演贝多芬、舒曼、德沃夏克、德彪西数位作曲家的室内乐佳作。音乐会尾声,在上音附中室内乐科科主任、指挥家赵晓鸥的执棒下,所有选手共同演绎上音附中作曲科彭荣鑫老师创编的《友谊地久天长》。
上音附中校长丁缨说:“希望能通过艺术节搭建国内、国际青少年室内乐教育合作平台,开展更多的校际合作、交流,更多的研究、探索,分享室内乐的魅力。为有热爱、有梦想的未来音乐家们的全面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