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首页 > 展演与活动 > 展播

学音乐需要天赋,以及无休止的推翻和推敲

2021-09-02
  “有一个‘知音’的典故,伯牙弹什么子期就能听出什么,我非常羡慕伯牙有这么一个‘粉丝’,这只是传说,但这个典故一直影响着中国的审美,就是我要懂(音乐),如果我不懂,那我就是一头牛,就是对牛弹琴。”
  一次讲座上,小提琴家陈曦和北大学生对坐一堂,探讨了一番古典音乐的聆听问题。
  对大部分人来说,古典音乐遥远又高大上,“
  如果莫扎特和贝多芬想把这门学问搞那么难,他们的作品不会每天都在音乐厅演出,也不会流芳百世。听音乐不要带着负担或课题,那样你会离得越来越远。当音乐响起,你们有一些心理上的化学反应,就说明你们已经懂得音乐,已经和音乐产生了对话。
  一番深入浅出的讲解,瞬间拉近了学生和古典音乐的距离——身为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陈曦常年和学生打交道,这对他来说是手到擒来之事。
  11月6日,陈曦将来到山东省会大剧院开专场音乐会,献上柴可夫斯基、勃拉姆斯、克莱斯勒、帕格尼尼、陈钢、黎国荃等作曲家的名曲,同台的还有钢琴家尹一迦。两位演奏家都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这是一次高手过招,也是一场小提琴和钢琴的对话。
  陈曦在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
  17岁勇夺老柴比赛银奖
  陈曦的音乐之路是一个标准琴童的故事。
  父亲是沈空文工团的一名小提琴手,为培养孩子对音乐的敏感,用录音机编辑了一盘带子,每天放莫扎特、贝多芬、柴可夫斯基。耳濡目染,陈曦喜欢扒着录音机手舞足蹈,两岁已经咬着大舌头给人弹莫扎特了。
  三岁半,陈曦收到父亲送的一把定制迷你小提琴,不久便随沈阳音乐学院教授王冠学琴。王老师在左手方面给了他有条有理的训练,在他的鼓励下,1995年,陈曦由母亲陪同来到北京,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师从赵薇。
  赵老师非常注重对孩子音乐兴趣的培养,特别会哄小孩。陈曦一直把她当成大朋友,上课时也和老师平起平坐谈论音乐,对音乐的想象力大大提升了。
  不久,他又开始跟隋祟克强学习,演奏水平发生质变,琴声变得日益老道而又厚实。隋老师将他的右手完全解脱、放松了下来,“
  以前觉得右手非常紧,跟他学琴不到一年,我知道该怎么用右手来拉琴了。
  1999年,陈曦转到林耀基门下。“
  每天都要从零开始,每天都要换血。
  ”林老师以严厉著称,给陈曦带来了扎实的基本功训练。在他看来,一位优秀演奏家的技巧应该像优质的建筑一样,能承受得住十三级台风,同时,技巧需和音乐交融,达到“人琴合一”。
  “人琴合一”这一天很曲折地来了
  那是2001年,中国爱乐乐团成立不久,音乐总监余隆请林老师推荐新星,林老师推了陈曦。陈曦要和乐团合演拉威尔《茨冈狂想曲》,一首描写流浪吉普赛人的名曲,来自德国的克劳茨·韦瑟担纲指挥。
  有一次合排,他说,茨冈完全是个小偷,他在骗你,给你算命。我突然发现,音乐是非常形象的。
  ”陈曦开始想象,大雪纷飞,一个衣不蔽体的流浪部族在艰难前行,“
  虽然苦难,但他们还是想追求自由,随着乐队加入变成了舞蹈,一个人舞蹈,两个人舞蹈,三个人舞蹈……最后变成集体性的舞蹈狂欢,非常野性。
  ”回去以后,陈曦整个人都变了,林老师说,这孩子终于开悟了。
  踌躇满志的陈曦开始向国际乐坛冲刺。2002年,17岁的陈曦参加了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那一年,小提琴赛第一名空缺,陈曦赢得了第二名,还有评委、观众长达数分钟的鼓掌,很多观众捂着心脏对陈曦说,“
  你拉得太好了!
  ”后来,陈曦的获奖照片还被坐落在柴科夫斯基故居的纪念馆收藏并对外展示。
  陈曦在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
  比赛是小提琴家的试金石
  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毕业后,陈曦考入了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由于演奏博得所有评委的一致选择,他成为少有的可以反向选择老师的学生。本科毕业,他又以全额奖学金的身份,进入耶鲁大学深造,最后选择回到母校中央音乐学院,成为一名老师。
  当老师时,小到每一节课,大到安排学生去哪里参加哪一场比赛,陈曦都会为学生们细心考虑。对学生同样高标准严要求的他说,演奏小提琴其实是“半脑力半竞技”的活动。
  国际比赛是检验优秀小提琴家的试金石。
  ”陈曦认为,学生们不应该仅仅只在家里练琴,演出和大赛经验同样重要,甚至可以说更为重要。
  如何在国际大赛中打动听众的心
  参加比赛和演奏音乐会、录制唱片不同,技术的展现要更加仔细,风格的处理要相当严谨。
  ”陈曦举例,演奏外国作曲家的作品时要格外注意,需要学习和理解欧洲文化,要和欧洲当下流行的演奏风格接轨,还要知道什么是最新的风格趋势,什么是比较保守的演奏风格。当然,前提是万无一失的音准和节奏,以及华丽的音色。
  陈曦和尹一迦
  越是顶级的比赛,越是要求每位选手的应变能力要非常强。
  ”几年前,陈曦带学生参加柴科夫斯基国际青少年国际比赛时,就遇到了“突发状况”——聆听其他选手比赛,陈曦发现,柴科夫斯基《谐谑曲》相较他当年比赛,在速度上已经有了很大变化,绝大多数选手的演奏速度非常快,“
  我们临时决定加速,这要求选手必须具有相当好的技术作为坚强后盾,不然贸然提速,会将你的技术、音准、节奏以及演奏风格完全打乱。
  “很多人问学音乐需不需要天赋,我说需要。但什么是天赋呢?我觉得是耳朵要听到什么是音准,你的心里应该有音乐的悲欢离合,你的大脑是否清楚你的节奏,还有双手是否有协调性,手指的机能好不好,但更重要的是,懂得刻苦。”
  从三四岁开始,陈曦基本每天练琴四五个小时,非常苦,而这种苦在他看来是值得回忆的,因为苦让他获益良多。例如,让他体会到音乐是神圣的;其次是探索的欲望——音乐无止境,没有终极答案,演奏家的每一次演奏都会推翻上一次,这种无休止的推翻和推敲,对自己、对音乐都是一次深度挖掘;再就是会让人勇敢起来,对锻炼人的心态有很大的帮助。
 

 

0

  • 上一篇:藏在云南边陲的小镇:一首唱出大山,村子里人人都会一门乐器
  • 下一篇:北大附属宿迁实验学校小学部师生在第十四届上海国际青少年钢琴大赛中荣获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