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族乐团2018年原创新作《共同家园》作为第20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剧目,将于11月5日至6日在上海大剧院上演。依托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海派民乐将与来自五大洲的多种代表性乐器融合,展现人类历史变迁和文明的发展交融。
“中国民族乐器一亮相(外型)就充满古老的东方智慧,进行文化表达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罗小慈表示,本次音乐会是民乐创作历史上第一次与如此多风格的世界乐器合作演出,来自九个国度的109位演奏家、67种不同乐器将齐聚《共同家园》。从神秘悠远的极地之风,到赤热浩瀚的撒哈拉,从非洲鼓乐的生命呐喊,到弗拉明戈的激情宣泄。音乐与数字多媒体的巧妙融合也将带来全新的视听现场……这将是一次全然不同的音乐体验。
以音乐之“和”展现“天地人和”
罗小慈介绍,创作《共同家园》始于2017年初,确定第一篇章的风格耗费了大半年时间,主创团队听了上千首世界音乐的素材,转化为自身的音乐语言进行全新创作,才奠定作品的原创气质。
音乐会将分为《万物之源》《文明之光》《和合相谐》《共同家园》四个篇章,与前作《海上生民乐》的四个板块相呼应,以“天地人和”沟通人类历史中代表性的时代和音乐,构思颇具文学性。民乐将张开怀抱,与电子音乐、前卫金属、重打击乐等世界各类音乐风格碰撞,带观众展开关于人类起源、文明发展、社会变迁、世界融合等思考。
发布会上,民乐演奏家们现场演绎了《文明之光》中的《传奇》片段。阮从埃及带来法老王的古歌,打击乐召唤出巴比伦的历史足印……动人的音乐仿佛生命与大地的共振。
中国传统的“和”文化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则体现了新时代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担当。罗小慈表示,中国民族音乐与世界音乐有机融合,希望能以音乐上的“和”来体现建设人类共同家园的重要意义。
与世界音乐碰撞,开拓民乐创作空间
不同乐器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但人类对世界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民乐的魅力中超越了文化隔阂。对演奏家而言,突破惯用表达、感受其他民族乐器、触及不同文化,也能丰富其艺术生涯。比如此次将由笛子演奏家金锴吹奏的尺八,虽然与萧同为竖管吹奏乐器,但气息运用与口风吹法都颇为不同。
还有完全把力量集中于指尖,演奏时在地上盘膝而坐的塔布拉鼓。为了这件不同于大多数运用手腕力量、身体语言丰富的打击乐器,演奏家王音睿练到手脚抽筋……
短短几个月间,不仅要尝试从头学起,还与青年作曲家和外国演奏家共同参与创作,反复推敲节奏、气息、眼神的每个细微变化,上海民族乐团的演奏家们都拼命超越自我,以求将手中原本娴熟的传统乐器玩出新花样,让观众获得既有趣,又有深远韵味的新体验。
“《共同家园》定位于‘世界音乐(world music)’,乐曲概念、风格和编制选择都有别于普通民乐音乐会,比如与电声等现代前卫音乐的融合,会带来不少新的挑战。”青年作曲家韩闻赫透露。即将演出的18首作品风格多元,多为原创新作,小部分根据经典重新编排,进一步开拓了民乐的创作空间。在发挥民族乐器特性的同时融入多元的异域风格,从音乐律动节奏设计到现场演出都会带来不同以往的感受。
民乐国际化的全新尝试
今年5月,上海民族乐团的阮重奏组合作为中国代表参加第39届欧洲广播民乐节,俄罗斯观众反响热烈。“当时我们就有一个创意,俄罗斯的三角琴也有高中低的乐器体系。如果和中国的阮族乐器搁到一块,一定特别有意思。”罗小慈介绍《共同家园》第三篇章中《相遇》的缘起,弹拨之间是琴弦的跃动,更是心灵的相遇、文化的交融。中国阮和俄罗斯三角琴交相辉映,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和《卡琳卡》的曲调弹出了新的风韵。
“音乐语言是共通的,排练中我们与中国阮演奏家彼此理解、配合默契,乐器也非常契合。”来自俄罗斯奥西波夫民族乐团的三角琴演奏家帕维尔·卢科亚诺夫表示。
一件特殊的乐器也将在《共同家园》中亮相:根据敦煌壁画中飞天琵琶造型制作的五弦琵琶。
琵琶演奏家俞冰表示,五弦琵琶造型颇具仪式感、音色更为复古空灵,将引导观众聆听古印度神秘悠远的回声,并与西方弹拨乐之王吉他在弗拉明戈舞曲中展开跨界对话,表达对东西方文化渗透性的理解与感悟。
“这是推动民乐当代化、国际化的又一次全新尝试。我们希望让中国民乐在推动世界音乐的融合与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罗小慈说。
作者:吴钰
图片来源:上海民族乐团供图
编辑:吴钰
责任编辑:邵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0